APP下载

细嚼品真味

2014-09-01秦晓光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4年8期
关键词:不幸者杨绛文本

秦晓光

执教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老王》时,笔者以教者、读者、学生三重身份投入文本,通过裸读、复读、研读、回读等方式细嚼揣摩,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嚼出了文本的味道,体味到了那种含而不露、极其微妙的情感。

一、裸读捕捉第一感觉

不借助任何资料,能独立、准确地理解文本内涵,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老王》是杨绛先生写于1984年的一篇散文,讲述的是杨绛一家人和忠厚善良的三轮车夫老王交往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这位不幸者的同情和敬重。

从教师的视角来阅读,本文都是平常的生活叙述,内容并不深奥。通览全篇后,只要调动自己的阅读经验和积累,即使不看教参和各种资料,也能读懂文本大意。懂了,只是文本解读的底线,如何教这篇散文,还需要教师根据阅读时的理解与体会,对文本的重点、难点和突破点加以预判,并富有想象力地把文本初步分解成目标、方法、过程等,为设计教学方案奠定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再次阅读文本时,我清空了先入之见,以初读的心态走进文本,寻找教学的切口。文章结尾一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很快进入了我的教学设计视野。这句话中的三个关键词“幸运”“不幸”“愧怍”,分别从不同角度揭示了文本的内涵。以三个关键词为切入点,把文本中有价值的素材挖掘出来,串联成教学步骤和学习过程,应该是教学《老王》的重点。

二、复读把握教学难点

教师读了课文,有了真体验,可以梳理出牵动全篇的线索。如果再花时间、想办法帮助学生解决疑难点,解读就更有深度。

文眼“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的愧怍”这句话,表意非常明确。谁是幸运的人,谁是不幸者?学生很快就能对号入座。问题是,这样对号入座准确吗?老王的不幸,引导学生从外貌特征、身体状况、职业和家庭状况分析,一目了然,但杨绛是个“幸运的人”吗?课文第6段写道,“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还说“我自己不敢乘三轮,挤公共汽车到医院门口等待”。那么,钱先生是什么原因“腿走不得路了”,杨绛又为何不敢乘三轮了?细细品读,在段首找到了原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原来,在文革期间,钱钟书、杨绛均作为“资产阶级学术权威”被“揪出”,被迫去“五七干校”劳动锻炼,钱钟书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腿走不得路了”;同样境地,作为“资本家”的知识分子,谁还敢坐劳苦大众的车呢?文中接下来写,老王把默存拉到了医院,“我”一定要给他钱,老王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文中还提到,“老先生自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这些事实表明,那时候的杨绛一家,并不是真正“幸运的人”,只是相比较而言,作者认为比“老王”幸运一些而已。

至于“愧怍”一词,更值得咀嚼。一个社会总有幸运的人和不幸的人,幸运者关爱不幸者,是一种责任。从“我”一直关照老王的生意,女儿送大瓶鱼肝油给老王治夜盲症,平时也总是询问老王的生活状况等来看,杨绛一家对老王这个社会底层的车夫如此关心,已经很让人敬佩了,可作者为什么还觉得“愧怍”呢?是因为老王的不幸,抑或是因无法改变老王的不幸而自责?再读文本,感觉如此解读太过肤浅。如果看看老王给杨绛一家送冰,送人,送香油、鸡蛋,再瞧瞧在作者看来是如此吝啬的回报,就能弄清“我”愧怍的真因了。杨绛的愧怍,是自我解剖,更是自我批判,需要极大的勇气,所以让人敬佩。

三、研读关注精彩细节

文学作品的魅力有时隐藏在细节里面。在深入研读文本和实际教学过程中,有一处看似随意却耐人寻味的细节,引起了我的深思。

这一细节出现在第3段,作者描述老王身体上的残疾——“瞎眼”时,用了近一段笔墨。对一向用笔俭省的杨绛来说,这实属难得。其中有一句“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初读时,我百思不得其解:营养不良而导致视力失明和得了恶病而失明,在本质上没有不同呀,都能昭示出老王的不幸。作者为什么偏要说,得了恶病是更深的不幸呢?仔细研读,发现在这句话前面,有一句看似随意的交代:“有人说,这老光棍大约年轻时不老实,害了什么恶病,瞎掉了一只眼。”这句交代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因为所有的根据都来自恶意的臆测:“大约”——乱猜疑,“什么恶病”——瞎估计,“老光棍”——断言“年轻时不老实”。这如同鲁迅《孔乙己》中的看客把孔乙己脸上的伤疤当茶余饭后的谈资和嘲笑的把柄一样。老王除了要忍受身体残疾的不幸之外,还要忍受“更深的不幸”——起码的做人尊严被欺侮、被凌辱、被践踏!所以,杨绛认为,同是不幸,得了恶病反而是更深的不幸。

四、回读拓展作品主题

文学作品往往有留白之处,一味地对文本进行“耙地式”解读,就可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难以体味到文本更深的内涵。如果从文本中跳出来,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现实,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人和事,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对待像老王一样的弱者和不幸者,就会拓展对作品主题的理解。

《老王》是一篇卒章显志的文章,“愧怍”是文章之“志”。追问一句,在那个真情缺失的时代,在那样一个病态的社会环境里,谁最应该有愧?是那些昧着良心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大判“葫芦案”的人啊。这些人如果不“愧怍”,不反思,文革的历史就有可能重演。或者说,文化大革命过后,应该“愧怍”的不仅仅是杨绛一个小“我”,每一个比老王相对幸运的人都应该“愧怍”。回读文本,我们不难明白,作者是在借反思自己来反思知识分子,批判文革的忏悔健忘者,呼唤善良人性的回归,呼唤社会的共同反省。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可贵的本色,也是读者应该从作者身上学习的可贵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上好一堂课,你一辈子都在备课。面对文本,教师如果从多个角度细细品味,反复咀嚼,就会越嚼越有味。这样,课也一定能上得精彩。

责任编辑 姜楚华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幸者杨绛文本
选择
选择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杨绛:高雅如兰 静若止水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杨绛老人的减压法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