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中护理干预的效果

2014-08-31徐婵玲吴汉玉孙业安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全程胃镜心率

徐婵玲, 吴汉玉, 孙业安

(广东省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 手术室, 广东 汕头, 515000)

无痛胃镜指在患者清醒镇静或浅睡状态下完成整个胃镜的操作过程,其对于消除受检者紧张情绪、提高检查耐受性有显著的优点[1]。但研究发现,老年人对麻醉的耐受力低,其中枢神经系统对静脉药的敏感性比青年人偏高,易出现呼吸循环抑制等不良反应,且行无痛胃镜是在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等保护性反射消失,易引起反流甚至误吸,这无形中增加了无痛胃镜检查的危险性[2]。因此,为了减少老年患者行无痛胃镜检查时的不良反应和提高其安全性,本研究对2012年6月—2013年6月行无痛胃镜的老年患者配合全程护理干预进行了效果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l.1 一般资料

将本组70例老年患者随机等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60~76岁,平均(65.8±4.1)岁;体质量51~75 kg,平均(63.0±7.4) kg。对照组中,男18例,女17例,年龄61~75岁,平均(67.5±4.4)岁;体质量58~78 kg, 平均(61.9±7.1) kg。所有患者检查前均行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排除严重的心肺疾病。2组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无痛胃镜的备物和操作:术前备齐各种器械和必需抢救药品,如胃镜、氧气、面罩气囊、多功能监护仪、吸引器等,并准备好阿托品、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操作前予患者利多卡因喷雾,建立静脉通道,给予心电监护,常规监测心率、心律、血压、血氧饱和度。2组患者均使用奥林巴斯260电子胃镜,并由相同医师操作、相同麻醉师给药。2组均持续吸氧,待建立静脉通道后,缓慢注射丙泊酚,待患者安静入睡、睫毛反射消失、呼吸平稳即停止注药,开始胃镜操作,操作过程中视检查时问长短及患者反应酌情追加丙泊酚用量。对照组行常规无痛胃镜操作,并于胃痛胃镜操作前、中、后过程中监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患者呛咳、流涎、恶心等情况,并对患者焦虑、抑郁、躯体化程度进行统计,于检查完成后询问患者感受和是否愿意再次接受胃镜检查;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再增加全程护理干预。

1.2.2 全程护理干预: ① 检查前干预。包括建立情感干预、认知干预及行为干预3方面。情感干预方面指术前积极、热情向患者介绍操作医师的情况及内镜室的环境,让患者有良好的心理准备,放心接受检查。认知干预是指执行护士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医学知识,并说明检查的目的和安全性,并介绍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做到使患者心中有数、放松心情配合检查;同时告知患者,行无痛胃镜过程中有执行护士陪同,从而使患者有充分信任感; ② 检查中干预。包括执行护士陪同并在检查台旁观察和记录监护仪屏幕上SBP、DBP、SpO2、HR的变化情况和患者的不良反应次数。术中给患者固定口垫,防止患者躁动时咬伤镜身或拔管,把患者头稍微后仰,抬高下颌;给患者持续面罩吸氧,推药停止后45~60 s, 患者舌根无抵抗,再缓慢进镜检查。检查过程根据需要追加丙泊酚的量,既满足检查需要又可控制用药量。同时,细致观察患者血压、心率、呼吸、SpO2, 其中有4例患者心率由75~95 次/min下降至48~52 次/min, 予静脉注射阿托品0.25 mg, 心率恢复至68~85次/min。特别注意SpO2, 变化,若下降90%以下,加大氧流量,托起下颌,有痰液即吸干净,保持呼吸道通畅,如果SpO2仍然不升并发绀等,应拨出胃镜,停止检查; ③ 检查后干预。执行护士协助患者到观察床上休息,并告诉患者及家属检查后禁食禁饮等注意事项[3], 2 h后可进温凉流质,若无呛咳可适量进食,以清淡软食为主;必要时继续吸氧,完全清醒后由家属陪同离开,当天不能驾车及高空作业。

1.2.3 患者不良反应统计及心理情况评价: 2组患者于行无痛胃镜前、后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焦虑、抑郁和躯体化3个因子及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4]20项进行评估;记录2组行无痛胃镜全程中患者流涎、呛咳、恶心等不良反应,并于检查结束后询问患者感受及是否愿意再次进行检查。

2 结 果

干预组检出黏膜炎症16例,消化性溃疡11例,肿瘤6例,其他2例;对照组检出黏膜炎症10例,消化性溃疡15例,肿瘤4例,其他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检查前、检查中的SBP、DBP、SpO2、HR的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但2组间检查后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组抑郁、焦虑及躯体化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不良反应较少,流涎、呛咳、恶心、不适等反应比例较小,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2、表3。

表1 2组患者血压、SpO2、HR变化比较

表2 2组患者术前、术后焦虑抑郁躯体化及SAS评分比较

表3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及是否愿意再次接受检查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胃镜检查是目前临床上消化道疾病常用的诊断方法之一,但是传统胃镜检查往往因其巨大不适感使患者因惧怕而拒绝检查,导致了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无痛胃镜因整个过程舒适、无痛苦、带给患者的不良反应小而被广大患者认可和接受,加上麻醉剂的运用使患者不自觉躁动少,且胃肠道蠕动减慢,方便内镜医师操作、诊断,提高了检查成功率。但无痛胃镜仍有一定风险存在,甚至可能出现并发症,因此其目前在高危人群中检查的安全性仍然是临床医师关注的问题之一[5]。老年患者因全身生理功能减退,耐受差,行胃镜检查时常会诱发许多不良反应,因此舒适、安全地进行胃镜检查显得更为重要。刘威等[6]研究指出,对无痛胃镜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可以给患者充分的心理准备,有效减轻或避免由于胃镜术造成的生理变化和心理反应,降低患者对胃镜术的抑郁、焦虑程度。本实验同样提示干预组在检查前及检查后的焦虑、抑郁、躯体化评分、SAS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精神紧张易引起老年人躯体性应激,表现为恶心及血压、脉搏变化,而且可引起心理性应激的发生,出现精神紧张、恐惧等,同时两者又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协同[7-8]。本研究发现,通过全程护理干预,老年患者在检查前、检查中的舒张压、收缩压、心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降低(P<0.05); 流涎、呛咳、恶心、不适比例较对照组要低,而是否愿意再次检查等比例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全程护理干预在一定程度上使老年患者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减轻其对胃镜术的恐惧感,缓解了其焦虑情绪,有利于无痛胃镜的顺利实施。

[1] 姜希望. 无痛性消化道内镜术[M]. 武汉: 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2: 5.

[2] 王丽. 无痛胃镜在高危人群中应用的安全性[J].中国综合临床, 2013, 29(5): 553.

[3] 於常兰. 无痛胃镜术中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 现代医药卫生, 2006, 22(2): 172.

[4] 李远贵. 临床护理科研原理与方法[M]. 西安: 世界图书出版西安公司, 1996: 222.

[5] 田春阳, 陈娅蓉, 孙杨. 生活习惯和心理因素与胃镜下常见疾病的关系[J]. 中华全科医学, 2011, 9(11): 1776.

[6] 刘威, 陈天铃, 刘佳, 等. 舒适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术麻醉效果的影响研究[J].中国中医药资讯,2010,2(16):23.

[7] 王成, 龙焱华, 罗蔓. 老年超重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呼吸道并发症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27): 3284.

[8] 杨黎鸿, 梅浙川, 吕琳, 等. 无痛胃镜给氧模式的探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17): 1865.

猜你喜欢

全程胃镜心率
心率多少才健康
全程“录像”,写观察日记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解开胃镜报告上的纠结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手工制鞋全程LOOK
全程监控的更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