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

2014-08-31汤玉英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妇科切口腹腔镜

汤玉英

(四川省双流县中医医院 妇产科, 四川 双流, 610200)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对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影响小等优点,在妇科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切口疼痛、膈下疼痛是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较常见症状。妇科腹腔镜患者术后疼痛若不能得到有效缓解,不仅给患者心理蒙上阴影,而且影响到患者的呼吸和下床活动等,引发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近年来疼痛护理干预较多应用于临床中,其人性化的护理原则,降低了患者病痛,减轻了各器官的代谢负担。本院2012年12月—2013年6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疼痛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妇科腹腔镜患者,纳入标准:主要脏器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均为已婚妇女;均志愿参与研究,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无内分泌及免疫系统疾病;无精神障碍,具有一定的认知学习能力,可进行有效沟通、交流;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患者;心、肝、肾、循环、呼吸、神经、代谢等方面的功能严重紊乱者;血液系统疾病、严重感染、糖尿病者;有精神病史、神经系统疾病;术后出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年龄25~68岁,平均(38.5±15.6)岁。手术原因:子宫肌瘤8例,卵巢肿瘤27例,异位妊娠28例,附件包块、盆腔炎等26例,输卵管积水11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随机健康教育、术后生命体征观察、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康复指导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疼痛护理干预。

1.3 疼痛护理干预

1.3.1 术前疼痛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疼痛的概念、原因、类型(切口疼痛和非切口疼痛)、术后镇痛的方法(药物和非药物,非药物如:吸氧、体位、局部按摩等)以及自身疼痛程度的判定[1],增加患者术后疼痛的认知及接受度。告知患者术后会有专门的护理进行疼痛护理干预以及干预可能达到的效果,增加患者的配合。

1.3.2 术后疼痛护理干预: ① 吸氧:术后常规低流量吸氧,由传统吸氧时间6 h以内增加到术后吸氧6~10 h, 氧流量为3 L/min; ② 局部按摩:术后3 d内按摩患者的肩背部(手指并拢放在肩上向前向后转动肩关节以及左右手交叉捏拿左右肩肌群)、季肋部,按摩动作要轻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每次按摩时间为10 min; ③ 切口冰敷:术后24 h内调整腹带,手术切口周围予冰袋冷敷,在冰敷时保持冰袋固定在位,定时更换,做好床头交接班,防止冻伤[2]; ④ 体位护理:患者术后12 h拔除导尿管后,由责任护士指导患者进行110~145°侧卧位[3], 疼痛较重者先朝下,上膝关节在前,下膝关节在后,上膝关节屈曲90~135°, 下膝关节屈曲90~180°, 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20~30 min/次, 2次/d, 连续3 d; ⑤ 呼吸锻炼:术后3 d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平卧位两膝半屈使腹肌放松,两手分别放在前胸和上腹部,吸气与呼气的频率为1∶2, 频率为7~8次/min, 主动、缓慢地用鼻深吸气,呼气时口唇缩成口哨状,缓慢的呼出气体,每次练习20 min, 3次/d, 连续3 d; ⑥ 早期运动:患者清醒后,每2 h由2名护士协助翻身,术后1 d协助患者进行上肢运动和下肢运动,循序渐进地进行,在患者的耐受程度之内。术后2 d后指导患者进行全身运动和床边坐起联系,视患者的情况进行下床活动,由坐位练习和站位练习,逐渐过渡到室内及室外行走,然后过度到正常活动; ⑦ 心理护理:鼓励患者说出手术带给自己的创伤感受,给予患者病情康复的自信心及鼓励,努力让患者感到舒适及满足。告知患者术后疼痛是正常的,指导患者通过看电视、听音乐、深呼吸等方式,分散注意力,减轻疼痛。请性格开朗、乐观的患者与病房中的其他患者进行交流,相互分享手术及应对疼痛的经验,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创造良好的身体恢复氛围。鼓励患者的家属多关心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被关心、被爱护,提高疼痛阈值。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呼吸道感染、胃肠功能障碍、皮下气肿等)、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疼痛,共评分0~10分,0分为无痛, 10分为剧痛, 1~3分为轻度疼痛,可以忍受,不影响正常睡眠; 4~7分为中度疼痛,能忍受,也不会对睡眠造成影响, 8~10分为重度疼痛,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被动体位,对患者睡眠造成很大影响,通常无法正常睡眠或极易从睡眠中痛醒,要求服用止痛药。两组患者出院时让患者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程度评价术后的疼痛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四川省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标准为基础,结合科室实际情况,制定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共20项护理相关内容,在患者出院前进行调查,该问卷满分为100分。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轻度疼痛和中度疼痛的比例高于对照组,重度疼痛的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比较

2.2 2组患者术后恢复及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术后的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术后恢复剂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具有相对微创和便捷的双重优点,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开腹手术,成为手术治疗的新趋势。虽然该手术方式可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但由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体位和术中人工气腹的建立会对患者产生各种病理、生理的影响。患者术后切口和非切口疼痛问题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疼痛护理干预是术后护理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减少患者术后的不适感,减少患者的不良体验,促进术后康复。随着人们对疼痛认知逐渐加强,术后疼痛护理越来越受到临床上的重视。陈金美等研究显示,采用改进的疼痛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减轻妇科腹腔镜术后的非切口疼痛的比例、程度和疼痛持续时间。本研究综合前人的研究,对妇科腹腔镜实施疼痛干预措施,主要措施有术前健康教育,术后的吸氧、切口冰敷、局部按摩、体位护理、呼吸锻炼、早期运动、心理护理,其中术前健康教育有利于增加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疼痛的应对能力,主动配合护士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吸氧可以加速腹腔CO2残余气体的吸收,适当延长吸氧时间,降低腹腔CO2含量[4]。切口冰敷可降低患肢皮肤神经敏感度,抑制细胞活动,提高疼痛阈值。按摩运用中医经络理论,疏通经络,行气血,减轻疼痛,同时还能明显调整脏腑机能。体位护理可使聚集的气体缓慢向侧卧的另一侧扩散、吸收,防止气体积聚在隔下刺激膈神经[5]。呼吸锻炼可增加肺活量和肺泡的通气量,提高肺的顺应性,从而增加吸入的氧气量,提高氧分压,降低CO2含量[6]。术后早期活动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不仅可预防非切口引起不同程度的疼痛,而且还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心理护理能够调动其自身机体内在的抗痛能力,帮助患者建立其心理防御机制,以切断疼痛→消极反应→加重疼痛的恶性循环[7]。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疼痛护理干预组的患者术后疼痛、术后的并发症、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少,护理满意度较高。

[1]曾燕, 韦喜艳. 术前疼痛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1, 17(2): 67.

[2]罗丽霞. 个体化疼痛护理对手术后切口疼痛及止痛药物用量的影响[J]. 当代护士: 综合版, 2011, 5(12): 42.

[3]黄彩娟. 110~145°侧卧位对缓解妇科腹腔镜术后非切口疼痛的效果观察[J]. 护理研究, 2012, 26(3): 235.

[4]吴海波, 黄叶莉.吸氧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2, 16(14): 62.

[5]田莉梅, 张莉. 腹部择期切口手术患者的疼痛护理干预模式的探讨[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13, 32(3): 455.

[6]赵淑萍, 韩艳杰, 宋任游. CO2气腹腹腔镜手术后患者肩部疼痛的护理干预[J]. 实用肿瘤学杂志, 2010, 24(5): 470.

[7]廉伟, 吴艳, 胡芳. 呼吸训练缓解妇科腹腔镜手术后膈下疼痛的效果观察[J]. 中华护理杂志, 2010, 45(10): 905.

猜你喜欢

妇科切口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Effects of Fuke Qianjin Formula on hormones and their receptors and metabonomics study in uterine fibroids model rats
立法小切口破解停车大难题
秒懂妇科体检报告 这个可以有!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妇科手术后常见问题解答
初中历史“小切口”的教学实践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自制小切口拉钩在腹腔镜手术戳孔切口缝合中的应用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