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建设与非遗保护同行

2014-08-28仇有根徐小龙赖志宏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桐庐古村落文化遗产

仇有根 徐小龙 赖志宏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进而全国各地掀起了“美丽乡村”的建设热潮。从根本上说,政府倡导“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更好地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使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农村现代化,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统一到乡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实现农村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03年,浙江省委作出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重大决策,由此揭开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序幕。2013年10月,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在桐庐召开。十年间,“美丽乡村”已成为浙江的一张金名片。

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散落在村中、富有地方特色的祠堂、商铺、作坊、桥梁等传统建筑慢慢消失,一个个典型的古村落在“破旧立新”中破得没了一点“古”味,新农村建设变成了“新村建设”,求新求洋,千村一面。

在当前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古村落、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迫在眉睫。如何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留住乡愁,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锦上添花,值得探讨。

“非遗”与“美丽乡村”的同时提出不是巧合,而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彼此之间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需要趁这个契机运用好彼此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美丽乡村注入新的力量。

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误区

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一大批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一大批具有浓厚乡土特色的文化项目得到传承和培育。但是,依然不能忽视一些古村落、古建筑尚未得到有效保护,一些文化遗产在村庄整治和迁建中销声匿迹,一些人文传统、风俗民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农村文化生活仍然比较单调,农民共有的精神家园建设尚未得到足够重视等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非遗文化的运用也存在很多误区。

重物质 轻精神

中国现在有凸显物质轻精神的现象,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非物质文化遗产固然源自于农村,各种传统民俗生活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在还原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应该避免重物质轻精神的现象。在美丽乡村建设上,把硬件设施建设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工作成绩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准,重建设、轻规划,重设施、轻文化。只注重抓大拆大建,在村庄规划上,忽略了本村民俗文化、地方传统建筑风格,往往都是“复制”、“粘贴”,千篇一律、缺乏个性。走进很多建设完成的美丽乡村,宽敞的大道,气派的门楼,大广场几乎成了美丽乡村的标配。有的地方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想办法“炫富”,而这种浮夸的做派已经影响到整个社会,并形成一种文化形态和现象,进而影响到整个文化发展向低俗、媚俗延伸。因此,我们需要端正态度,将非遗与美丽乡村建设提升高度,更要体现非遗的精神价值。

重建设 轻保护

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中,有一条是“生态良好”,其中就包括对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原始生态环境,就是在自然状态下的、未受人为影响和干涉的原始生态或生态原状,其凸显的特征是天然美、自然美、原始美。村落中的原生态,如道路、街巷、桥梁、埠头、水系、古树,以及各种传统生产和生活设施、民间生产工艺等都属于受保护之列。要保护好古村落的原始生态环境,在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时,要考虑采用有利于保护原始生态环境的最佳建设方案。对于原始生态环境保存较好的村庄,建议采用村庄整治的方案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或是采用保留老村、另建新村的办法,不适宜对老村实施大规模的改建、扩建,以免破坏古村落的原生态。

重形式 轻内涵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文化底蕴的不断积累,打造“美丽乡村样板间”所具备的硬件条件已然具备。然而,在美丽乡村建设植入非遗文化时,不能盲目地注重外在形式,忽视其内涵。如西门庆故居、西门庆宅院、 夜郎古国建设等等,这种故居、故里脱离了历史文化本位,俨然变成了利益博弈,追求经济利益如此不择手段,真到了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步。

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对于社会健康发展都不可或缺,而且物质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更需要精神文明提供支撑。倡导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西门庆故居与夜郎古国所展示的人生观、价值观,显然与社会主义人生观、价值观背道而驰。

“非遗”与“美丽乡村”建设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但非遗也有精华与糟粕,在实践过程中,应该善于区分与运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美丽乡村朝着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道路前进。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

坚持规划引领

2011年,浙江省桐庐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潇洒桐庐·秀美乡村”统筹城乡精品工程的实施意见》,欲利用五年时间,全面实施“5525”工程,即:打造5条秀美乡村风情带,开展5大乡村节庆活动,培育25个风情特色村(点),着力打造生态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文化传承深厚、产业特色鲜明、乡村旅游活跃、农民增收致富的“潇洒桐庐·秀美乡村”。

以《实施意见》为统领,桐庐又科学编制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非遗保护规划,划定保护项目,落实保护措施。

坚持保护为先

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保护工作方针,维护当地传统文脉,保持原汁原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桐庐县作为浙江省非遗综合保护试点县和非遗数据库建设试点县,于2009年成立了具有法人资质的县非遗保护中心,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保护工作。近年来,央视《美丽乡村》、《远方的家》等栏目,走进桐庐美丽乡村,对桐庐剪纸、高空狮子、民间武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均进行了宣传报道。

坚持生态立村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应更新发展观念,致力于生态立村,谋划低碳发展,打响生态品牌。如桐庐县江南镇荻浦村,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占地40余亩的古松垅树林进行原生态建设保护,保留了其原始风貌,建成了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公园;并清理了村里20余只造纸槽池遗址,古造纸遗迹被恢复和保存,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较好地传承和展示了祖先留下的珍贵非遗财富。又如环溪村,其依托溪水文化,结合祖先当初独特的地理和风水文化,对青源溪进行治理,沿溪打造了一条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800米风情溪滩水系带,设立民俗展览馆、手工艺展示、自然文化带等一系列景点,打响了“清廉环溪”的文化特色品牌,有力地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

坚持特色驱动

近年来,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桐庐并没有忽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弘扬。富春江沿线10余个村的古村落、古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荻浦村利用废弃的牛栏、猪栏开办了“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留住了乡愁,还深度挖掘民间传统小吃、江鲜、时节等民俗,连线打造古风民俗带。不仅让游客品尝到米馃、麻糍、糊麦馃等地道美食,更加强和激发了当地百姓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促进了村民的增收,推动了美丽乡村游。

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继续把科学规划放在首位,切实处理好维护生态与保护非遗的关系。加强村落文化的维系,充分考虑非遗项目产生、发展的外部环境影响,保持乡风乡俗的原生态。充分挖掘非遗对村民信仰、道德、行为的教化、娱乐功能,积极调动村民群众的自觉保护意识,真正实现“村貌悦目协调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强民富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稳民安和谐美”。

注重保护与发展的双向促进

要转变 “保护即限制发展,发展则轻视保护”的陈旧思维,树立“发展是保护的目的,保护是发展的前提”的新型理念。桐庐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民俗人文活动丰富多彩,这些都可以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得以彰显。非遗资源的利用应统筹兼顾,做到合理利用、适度利用,做到不滥用、不变质。在文化遗产的弘扬与村落保护、产业开发中要找准平衡点,务必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通过保护与发展的相互促进,不断增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使非遗保护得益、农村发展获益、广大农民受益。

注重内容与形式的融合统一

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深入推进县域非遗保护工作的有效途径。要立足村情开展生活、生产和展示保护,通过节庆礼俗、民间艺术等活动把非遗项目串成美丽乡村的闪光项链。在项目保护上,力求内容完整、表现到位,不偏离项目特点、不改变项目本质。在发展方向上,不仅要做到“一村一品”,更应追求有品有质、神形兼备。

注重个体与整体的相互依存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将个体项目保护融入村庄整体建设,以整体规划带动个体项目的传承,更加重视总体上的谋篇布局和局部上的个性凸显,保护推进中突出以点带面,力求小中见大,形成旅游资源优化、传统产业集聚、非遗保护深化的乡村风情。

注重部门与乡村的联动共赢

美丽乡村建设中,非遗保护要做到多部门结合,加强领导,创新思路,落实举措,上下协作。要建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在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的基础上,加大部门与部门、部门与乡村之间的交流联系,把非遗保护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协同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具体工作中,要争取广大农民的支持,使非遗项目保护顺势而动。

总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去做: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发掘和保护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树名木等历史文化遗迹遗存,特别要挖掘和弘扬传统人居文化、农耕文化和山水文化中丰富的生态思想,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浓厚乡土色彩和地方特色的文化项目,又要培育和发展现代文明,优化美化村庄人居环境,建成传统文明和现代文明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

(作者单位:浙江省桐庐县非遗保护中心)

猜你喜欢

桐庐古村落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基于文化符号理论的旅游古村落景观设计研究
福建周宁:古村落保护助力乡村振兴
桐庐县全省首创“企业家日”助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Tough Nut to Crack
姐姐的桐庐
姐姐的桐庐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