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传承贯穿始终 非遗保护深入人心

2014-08-28李媛媛

文化月刊·下旬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月刊文化遗产民间

李媛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精华最集中的体现。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传统农耕文明时期薪火相传的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快速消失,急需保护。在这个背景下,文化月刊社决定继2011年成功举办全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之后,在2013年9月-2014年5月,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举办“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文化遗产保护是全民的事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更加依赖于民间社会的文化自觉。因此,本竞赛不分地域,不分行业,不限身份,全民皆可参与。

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自举办以来,历时7个月,共在《文化月刊》刊登15期,同时与网易、中国文物网合作刊登网上专页;在举办知识竞赛的同时,作为大赛的附属宣传活动,主办方还在全国各地组织了十余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讲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此次大赛共收到参赛答卷一万余件,154人获奖。获奖者中,有基层文化工作者、有高校的教师与学生、有医生、有护林员、有保洁员……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知识竞赛中有一对母女获奖,母亲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计生统计员,却获得了一等奖,她的女儿获得二等奖。母亲齐金娥告诉记者,她一直非常喜爱传统文化,女儿上学学习的是历史相关专业,她常常跟女儿讨论,参加知识竞赛答题就是受到了女儿的鼓励。这是母女间文化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除了传承遗产本身,更需要这样的参与精神的传承。

非遗保护走过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非遗保护理念日渐深入人心,更是涌现出许多充满热情的非遗民间保护团队,然而光有热情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正确保护理念的指引。正如出题人所说:“近10年来非遗保护所取得的成绩,远不是评选出多少项目、指定多少文化生态保护区所能涵盖的。”在他看来,非遗保护的最大成就,恐怕还是唤醒了中国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激发起了中国人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从这两次全国性非遗知识竞赛也可看出,民间社会已经成为非遗保护队伍中的重要一支,他们在非遗宣传、普查、保护等方面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此外,民间社会在非遗理论的探索上,也具有相当大的潜能。作为民间智库的一种全新类型,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重要依据。但从这次竞赛也不难看出,中国民间社会虽然不乏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热情,但在遗产保护理念上,仍有相当大的提升空间。

本次大赛的举办正是旨在普及非遗知识,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的讨论中来,激发全社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而对于非遗保护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来说,则是厘清基本概念,树立科学理念,进而实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保护。

为了更好地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在第9个文化遗产日到来前夕,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文化月刊社与北京联合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颁奖仪式于2014年6月8日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国文化传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兼中国文化报社社长刘承萱;文化部非遗司原副司长屈盛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晓帆;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副社长,文化月刊主编杨胜生;北京联合大学副校长兼应用文理学院党委书记张连城;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张宝秀等领导莅临并颁奖。刘庆柱、闵庆文、项阳、苑利等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知名专家就今年文化遗产日的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发表了学术演讲。来自全国各地的获奖代表、非遗保护工作者、高校文化遗产保护学生社团成员等参加了此次盛会。

在知识竞赛举办的过程中,不断接到来信、来电,对本次大赛给予极大的关注。正是这些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鼓励,让我们更加坚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理念会更加深入人心。

猜你喜欢

月刊文化遗产民间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画与理
画与理
画与理
Tough Nut to Crack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