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道德冷漠环境下的教育思考

2014-08-27骆佳圆

卷宗 2014年7期

骆佳圆

摘 要:近些年,无视生命的呐喊,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事件已屡屡报端在人们的视野中,这些问题无不透漏出道德的冷漠。所以本文旨在分析道德冷漠的教育成因以及减少道德冷漠的教育可能。

关键词: 道德冷漠;教育反思;教育定位

近年来道德冷漠现象的屡屡报端,不禁让我们一再深思我们身处的社会是否进入一种病态。在有139010人参与的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如果遇到老人倒地,公众的第一反应会是什么?”这项调查中,55.5%的人选择直接走开,23.4%的人选择留下证据或找到证人后再扶,12.6%的人选择拨打110并等待,仅有5.4%的人选择毫不犹豫主动扶起来。试想,一个曾以“仁义礼智信”为美德的国家、一个数千年来都遵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国家,为何“扶不扶”这种原本朴素的道理竟会成为一个需要加以衡量的选择问题。

1 道德冷漠的教育成因

對于学生而言,冷漠的环境猛于虎,当大家不再将他们看作一个唇齿相依的共同体,而是看作相互竞争、相互敌对的原子时,那么,我们对道德的期望只能越来越低。我们只能要求互不伤害,而不能要求互相帮助。现在我们能经常发现许多学生对自己的父母动辄吆喝;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老师动辄出言不逊,拜金主义有所滋长。如果我们民族的希望也开始变得无情无礼无仁无义,失去同情、感恩、怜悯、仁义之心。那我们不禁要反问:“我们的道德教育怎么了?以下,便是对我们当今的道德冷漠现象教育成因的思考

1.1 教育内容过于追求“有用性”造成教育的功利化

如果要用一个字来描述我们当下的教育生活,那便是“忙”,教育行动被机械化,每个人按部就班履行各自的职责,道德的成长空间被严重挤压。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当中学思想品德课与数理化课冲突时,学校会毫不犹豫地砍掉品德课;在大学,技术性课程比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受到实质性的重视;在各类评奖中,成绩永远是第一位的,而道德评定成为一个必备的装饰。现代的我们其实更多地局限在小我中,理性的算计取代了生命的整体智慧,成为个体行动的基本依据,从而使得我们无法真正超越自我,走向他者,担负起个体行动的道德责任。

1.2 教育定位偏误造成人的主体性的渐弱

我们现在的教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就像洗衣机里飞速旋转的滚筒,把每个人都卷入其中,使得我们今天的教育愈加成为一个干净整齐、千篇一律地适应竞争和讲求效率的教育工厂。在这个背景下,学生的发展先天性地就被局限在这种教育工厂所设定的模式之下,教育竞争就成为了生活的根本主题。此外,我国目前的道德教育往往习惯从“我们要培养……的人”这个角度来考虑问题,着眼于社会要求,把德育过程看作是一种对学生施加外部道德影响的过程,要求学生服从既定的道德规范。在实施教育过程中,往往要求学生服从规章制度,将学生管住,不让学生出事,并以此为德育的目标。

所以说教育遭遇的核心问题是教育自身理想在一定程度的破灭,全然沦为世俗生活的工具。真正的教育本是培养人的德性以及对生命的尊严感,教育的根本目标应该是用知识来守护人性,孕育德性。然而现代教育整体倾向于对社会的适应,教育的目标自觉不自觉的转向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成功。教育的功能变成主要为适用世俗化的生活做准备,这无疑摸灭了教育的真正意义。

1.3 教育方式偏执致教育实效低下

有人曾对我们的道德教育作出如下总结:幼儿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小学进行国际主义教育,中学进行社会主义教育,大学进行行为规范和文明礼仪教育。说法有点夸张,但一方面表现了道德教育的严重错位,另一方面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我们道德教育中的假大虚空现象,最后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学生学得再多,一到现实,也全都破灭,虽然这样的教育的目的是意图让学生人生观纯粹,但大了空了多了却适得其反。所以总的来说是我们的道德教育还流于形式主义,存在“高大全”和“假大空”现象,教育方式实效性甚低。

我们往往认为德育是向学生施加政治、思想、和道德影响的过程,强调的是一种由外而内把特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在这样的认识下,就极容易形成德育方式上的“主知主义”。这种方式明显重“知”轻“情”,没有情感的交汇,又如何做到从知到行,那无疑教育的实际效果自然不尽如人意。没有情感的内化就没有实在的行动,没有有爱的行动,那么社会的道德水平何谈提高。

1.4 道德教育缺乏人文关怀,忽视情感教育

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把教育对象是否“顺从”作为衡量道德教育是否有成效的标准,然而这种道德教育教出的只能是“顺从的一代又一代”,被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可能会逐渐地按照既定的规范敛其行、慎其言、弱其欲,但也逐渐丧失了人的能动性及个性。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檀传宝认为:“当前我国道德教育只是希望建立一些规范,但却很少考虑或没有考虑到,这些行为规范之上或之内的东西到底是什么,没有内核,缺少关怀,这些规范因其价值的无根性而成为一盘散沙,教育对象无法内化”。当代中国著名教育理论家鲁洁教授也同样认为,“由于道德规范、概念被抽去了人性的本质内涵,成为一种空洞、抽象的行为规定,受教育者无法从这种空壳化的规范中领悟到道德的根本”。所以说忽视情感教育的道德教育,必是缺乏认为关怀,没有内核。

道德的深层本质应当是发于情,出于自愿的行为。由于道德教育忽视情感教育,从而导致教育对象知与行脱节,甚至出现“知其善而不为”、“知其不善而为之”的现象。总而言之,正如朱小蔓教授所说“动情是德育的关键”,“当把情感从德育中抽离出来,只剩下干巴巴的道德规范知识的传授的时候,德育就从根本上丧失了它的魅力。

2 减少道德冷漠的教育可能

爱因斯坦曾这样说,“我们切莫忘记,仅凭知识和技巧并不能给人类的生活带来幸福和尊严”,教育的本源就是用知识守护人性,孕育德性,开启个体人生的尊严感与幸福,重申知识即美德,就是守护知识的尊严,守护知识的尊严就是守护我们做人的尊严。

2.1 提升“以人为本”的理念,注重道德情感的塑造

人的发展始终是德育最根本的,现代的德育应是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完整而全面地关照人的发展,而不能一味地从社会需要出发来考虑道德教育问题。现代的德育不是约束人、管理人、控制人,而是创造条件发展人。它的核心在于对人性的充分肯定和尊重,这样才能最广泛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来做出道德行为。无论多么先进的教育手段都不能否定面对面的教育工作,无论现代传媒多么发达都不能代替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和交流,无论各项制度多么完善,也都不能忽视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感。每一位老师都负有“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不仅在知识上还在生活中和思想上。美国心理专家罗斯杰说:“良好的师生关系本身就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具有促进学生成长的作用。当学生感到被理解、被关怀、被真摯相待时,他们才会主动和老师沟通。”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思泰洛齐也说:“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们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他们微笑而微笑。”从这一角度讲,学生美好的人生是为爱所唤起,学生美好人生一开始应当掌握在教师手中。所以说德育要用伟大的爱心融化学生心中冰层,爱是教育的核心,情是教育的生命。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情。没有爱的教育是死亡的教育,不能培养情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2.2 转变教育方式,让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让道

教育是一种“慢艺术”,在这种慢艺术中,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也没有很多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应该认识到当人们对升学率的追求大过于对学生本身的关注的时候,教育就越来越趋于功利化,我们的基础教育则会越偏离教育的根本要义。所以说,要让德育教育回归地面,切忌“高大全,假大空”,它应该回归生活,回到孩子伸手可及的现实中,我们要做的就是摒弃照本宣科、空洞说教的德育教育。

苏州大学朱永新教授说:“德育,最重要的是研究人德性的形成规律。人的德性必须在自然活动中形成,这是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这也说明德育的教育方式的重要性,道德教育不在于集体灌输与外在强制学习,关键在于隐形渗。所以道德教育不要给学生明确、具体的道德知识,要重视道德的潜移默化,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的提高。在我国道德实践与道德信仰的教育受到忽视,这就是问题所在。思想道德不单是认知或心理问题, 更重要的是践履问题。

2.3 重申传统的古典美德教育

余秋雨曾说:文化可以改变人的心态,我们的古典仁爱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孔子提出“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有所养”;孟子大力提倡“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这些仁爱思想养成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忠信豪爽、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这些无疑可成为塑造当今个人德性的良方,这些古典的美德往往能传递一种朴素、温暖的生活态度。几十年来,中国惟有一个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有媒体报道说,莫言没上过大学,他是自学成才的。他最早起蒙的教材居然是《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之类的“小人书”。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传统的古典美德在呵护人的德性上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据统计现在几乎每个德国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书,其普及度远远超过老子自己的家乡。而且为什么现在许多国家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在内的西方大国,都开始普及“以儒学救世”和“以儒治国”的理念,而我们却硬要活生生地丢掉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这用不着我们多说,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所以说,我们的教育同样要把传统文化的情怀传达给所有的个体,培育大家的德性,从感悟古典的“爱”,到做一个有爱的人。

2.4 深化责任教育

现今道德冷漠反应出的主要问题是社会成员缺乏基本的道德行动动力,面临突发情形时,不出手相救而仅充当“看客”,作为漠然的“局外人”,“贵”在不参与,信任危机与道德悲剧不断呈现。为此,道德教育的另一重点是促使个体能够做出道德行动。每个有道德能力的人都是道德的主体,都应该进行负责任的道德选择,而不是挥动道德的准绳去任意评论别人的行为,否则道德责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道德根基,道德冷漠的存在就随之成为普遍。2011年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中,当两岁的小悦悦相继被两车碾压之后,短短7分钟内路过的18名路人都视而不见,漠然离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上前施以援手。这可以说是一种责任分散,大家普遍存在“我不去救,有别人去救”的心理状态,然而,当大家都认为别人会承担某种责任的时候,恰恰没人承担。我们共同承担的责任被不断地肢解,割裂,甚至消解,因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律条竟然成为多数人的道德信仰,使得道德资源变得稀缺,人格变得平庸。

所以说要克服由责任分散效应带来的无意识道德冷漠,道德教育必须担负起职责,教育社会和民众,每个人的责任都是至高和神圣的,责任是不能转移、无法替代的。

总之,教育活动不像种田或者工厂里流水线上的生产,它不是冷冰冰的,缺少生命的温情,它必须成为一种有意义的活动。就如刘铁芳教授所说:必须激活个体在教育中的存在,把个体置于与他人、世界的关系之中,让个体知道如何在个人与世界的关涉中认识自己,积极拓展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公共领域的生命联系,拓展现实的交往,在走向他者的过程中,启迪爱的品质,那么道德冷漠最终将与我们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檀传宝.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高德胜.道德冷漠与道德教育[J],教育学报,2009(3):7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