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廉政文化教育是弥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有效途径

2014-08-27廖斌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4年7期
关键词:廉政思想大学生

廖斌

所谓廉政,顾名思义是廉洁从政。廉洁,既是一种从政行为,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是一种道德观念,也是一种价值尺度。廉政文化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审视廉洁,用廉洁的尺度来评判社会。廉政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文化,它是一种社会体系,一种廉政理念。它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内在地传播健康向上、积极进取、清正廉洁、有益于社会的价值观。概括地说,“廉政文化就是以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要求,进一步拓宽反腐倡廉教育的覆盖面,积极倡导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相承接,与时代精神相统一的廉洁文化[1]。

廉洁的思想,古已有之,影响深远。历代历朝都不乏一些经典的警句名言,如“大吏廉洁,小吏则自然效法。”“住世一日,则做一日好人;居官一日,则做一日好事。”“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等等,这些传统思想,是今天我们进行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和宝贵财富,其一脉相承的精髓应发扬光大。

大学生是未来公职人员和各种职业的基本盘,尽快启动针对大学生的廉政教育,为他们提前接种“反腐疫苗”,使其具有拒腐防变的免疫力,确保成长为健康的社会主流力量,不仅是全社会反腐倡廉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自我实现的内在需求。

一当代大学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现实依据

目前,高校的确存在“道器分离”现象,这与工具理性、实用主义和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分不开。“工具理性”由追求功利所驱动,行动借助理性达到自己需要的目的,行动者纯粹从效果最大化的角度考虑,而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与之相对的是价值理性,强调动机的纯正和选择正确的手段去实现自己意欲达到的目的,而不管其结果如何。对照观之,工具理性则近似于“器”之用,价值理性近似“道”之道。工具理性与实用主义一拍即合,主要表现为功利主义价值观。反映在学生身上就是重分数、轻能力,重实用、轻理论,重科技、轻人文,一句话,重“为学轻“为人”,从现实来看,当今大学生在“会做人”方面,表现得欠缺,主要表现为对他人马列主义,对自己自由主义;说到反腐倡廉,每个人都显得义愤填膺,落实到自身,人人都希望能够享受特权。

当今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公民人格,而廉政教育缺位。具体而言,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落实到学校,即进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等,但殊不知,在这些宏大的教育体系中,廉政教育一环的缺失由来已久,我们在关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化、普泛化的同时,往往容易忽略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和亟待补充的内容———廉政文化教育。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要求“积极推动廉政文化进社区、家庭、学校、企业和农村”。何勇2004年9月到教育部调研时强调,教育系统“要在加强廉政文化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要在学校广泛宣传廉政文化,传播廉政知识,弘扬廉政精神,营造良好的廉政氛围,让健康向上的廉政文化充实学生的精神世界。”刘峰岩在2005年4月教育部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研讨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廉政文化进校园和青少年廉洁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廉洁教育与德育结合起来,大力加强青少年廉洁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领导同志的讲话和工作要求,为大学开展廉政文化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第一,对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有其必要性。多年来,人们有个错误的思想认识,即廉政文化教育的对象应该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而与尚未踏入社会的大学生无关,他们既无显赫的地位,亦无任何权力可以支配。这种“无关论”忽略了一个重要的事实,那就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也是从青年、从大学生的优秀者中脱颖而出,慢慢成长起来的。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大学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所说的一句至理名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看明日之中国,且看今日之少年。”列宁指出,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可见,在大学里实施廉政文化教育,不仅是必要的,更是急需的。

第二,对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有其现实性。当今社会,的确存在道德失范、社会失序的现象,社会上的各种消极思潮不可避免第侵入到校园。一份调查资料表明,[2]千千万万大学生对考公务员之所以趋之若鹜,一个重要的理由就是公务员体制背后所代表和象征的社会地位、较高的收入、公权力的支配甚至是权力寻租、吃喝玩乐等腐败消极思想的残余影响。客观地说,消极腐败思想已经畅通无阻地进入到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对大学生进行应有的廉政文化教育,有其现实基础和重要意义。

第三,对学生的廉政文化教育有其迫切性。在校内,对广大教师进行廉政从教的教育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国家教育中长期规划中,对教师队伍建设,开篇明义就指出,要“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可见,对师德师风的要求就是大学廉政教育的一部分。但是,对学生廉政从学,实施廉政文化教育,大部分高校做得很少或基本缺失,这不能不说,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严重失调。现在,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里,更多的还是那些抽象、宏大的,甚至有些高不可攀的教条和条条框框,而对于基本为人准则、处世方法、会做人的教育则显得较少乃至苍白无力。现如今,大学校园里,团委、学生会等学生组织已经被严重污名化,因为,一些学生干部,已经完全“社会化”了,社会、官场、商场上的那些手段、权谋早已成为某些学生干部娴熟运用的、融入血脉的东西,这些学生干部,善于交际、左右逢源、八面玲珑、呼风唤雨、如鱼得水,他们逐渐形成畸形的人生哲学、处世之道:为了出人投地、为了将来升官发财,他们处心积虑、投机取巧、欺骗同学、取悦师长,并谙熟封建官场文化,藏着“官本位”的思想。至于普通同学,在入党入团、评先选优、助学贷款申请、各级各类考试、免推直博等方面,也有不少消极行为。正如有专家指出,“当今世界,各种思想互相激荡,大学生思维活跃、获取信息快捷畅通,更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一方面,他们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非常关注,尤其对腐败现象和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他们非常痛恨;另一方面,他们又对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一些常见的细节问题上的不正之风、不良习气见怪不怪。不少学生把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当成唯一目标,容易忽视对自己思想政治方面的要求;不少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表现出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动向,但其中也有人是为在毕业时找到理想工作而增添砝码;还有一些大学生误认为就业最主要的条件是有关系、有靠山,只要关系够硬,即使成绩不好、能力不强也照样可以找到好工作。除此之外,考试作弊、为当上学生干部与老师、同学拉关系等都是当前大学生中存在的一些不良风气。这些思想和行为的存在,也使高校的廉政文化建设面临挑战。”[3]endprint

第四,对大学生进行廉政文化教育有其可行性。高等学校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一环,除了在学校对学生授业、解惑,还有更为重要的“传道”任务。因此,传道、授业、解惑在大学里是三位一体,并行不悖的。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做人会应用会创新”,其中,传道、会做人等教育环节无不包含着廉政文化教育的内容。习近平近日考察天津时指出,做实际工作情商很重要。[4]笔者认为,情商,本是每个人品质的自然表现。然而,在中国,因为制度与文化的缺失,情商却在很大程度上被误读了。很多人认为八面玲珑、溜须拍马、阿谀奉承就是情商,这种肤浅而庸俗的认知对不少人造成了误导。情商低被曲解为“不会做人”,转而成为用人制度中选择利己人才和压制人才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其实,情商教育,既包含对自我情感、情绪的调解、控制和积极态度,也囊括重要的、对廉政的文化、精神、行为以及制度的正确认同和恪守。这种对廉政的高度尊崇,其实就是对贪、痴、嗔的放下和否定。因此,将廉政文化教育纳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与结构中,嵌入到会做人教育、情商教育中,不仅是可行的,也是题中应有之义。

二廉政文化教育进校园的路径与实施策略

杨玉良指出,缺乏人文思想教育必将造成学生目光短浅、流于平庸,不能保持对所学领域的强烈兴趣,也就失去未来担当起重任的能力。[5]廉政、廉洁文化就是人文教育的重要支流,是保护人一生平安的极端重要的基础教育。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缺乏廉政、廉洁文化教育的学生,很难说是优等品,充其量只是合格品。如果隐藏甚至沾染腐败思想,可能就是次品、危险品。

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廉政文化进校园建设和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忠于党的教育事业,“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政治高度,切实把此项工作做好。加强廉政文化进校园,要以刻不容缓的态度,立即抓,全面铺开,务求实效,既要“从娃娃抓起”,做到廉政文化教育的端口前移,更要确保可持续、重成效。

第一,明确将廉政文化教育列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保证师资、课时,确保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当前,各校都已经意识到廉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也开始初步尝试。但是,在“教什么”、“怎么教”等方面,还没有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因此,学校应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物质保障。一是将廉政文化教育融入大思政体系,构建大思政的工作格局。思想政治教育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过程,廉政文化教育应从“娃娃抓起”。应将廉政文化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课、第二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勤工助学、党课等教育教学中,贯穿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二是各高校应成立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思想政治教育部门牵头组织,纪检监察部门积极协调,教学部门负责落实,学生工作、共青团、关工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组织密切配合,广大干部师生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三是在具体实施中,尝试将廉政文化教育列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的组成部分中去,在课时保证、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实践基地建设、绩效评估等方面,进行明确要求和规定。要根据大学不同年级的具体情况,确立不同的教育目标和具有内容,比如,一年级开展公民教育,让学生知晓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二年级实施考风考纪教育,三年级进行诚信教育,四年级落实廉洁自律教育,等等,分层实施,分类指导,使之成为一个具有实操性的课程内容体系。

有学者认为,“大学生的廉洁意识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标志。同时,大学时代是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进行廉洁教育可以发挥两方面作用: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踏入社会之前就具有抵抗腐败的免疫力,使‘清正廉洁成为每个人的立身立业之基,进而端正其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另一方面对社会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促进全社会廉政文化的形成,对保证今后社会发展的大方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6]

第二,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突出廉政文化教育内容。有专家指出,“廉政文化建设应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7]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群体文化,它包括:以青年学生为代表的文化观念以及有所规范的学生特有的思维特征、行为特征和方式;学生课余生活中一切以群体形式出现的文化活动,其中最能体现校园文化本质内容的是校园风气或校园精神;也包括学校的传统、校风、学风、人际关系、集体舆论、心理氛围以及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成员在共同活动交往中形成的非明文规范的行为准则。2001年5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朱镕基为该学院题写校训:“不做假账”。笔者认为,这四个字,不仅是会计学院的学生要牢记躬行,其中所体现的诚信精神、信用制度、廉洁自律,就这所学校文化的精义所在,也是今后办学当中应突显和发扬的。这是显性的廉政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二合一的例子。其实,在现实中,各个大学不论弘扬怎样的主旋律,其中一定不要忽略了作为公民教育基本的廉政、廉洁文化教育。一是应该廉政文化纳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共同计划、共同实施,共同规划,共同推进,共同评估;二是要注重学生的“三自教育”,即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大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突出廉政教育的内容,使得学生养成自觉、自律的廉洁习惯,并内化为道德操守和人生信条。正如有人指出,“良好的习惯,是人们存在于神经系统中的一种道德资本。这种资本是不断增长的,所以它的利息也是人们终身取之不尽的。”[8]三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单位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在学校张贴以廉政警句、格言为内容的标语,建立反腐倡廉网站,增设廉政文化栏目,宣传古今廉政人物、格言警句、廉政故事;在校报、广播台、电视台、宣传栏开辟廉政教育专栏;利用宣传橱窗举办反腐倡廉图片展、书画展;建设廉政、廉洁长廊;组织学生举办和参加党风廉政教育专题讲座、专题座谈、模拟法庭、辩论会、擂台赛、赛歌会、公益广告大赛和戏剧小品表演、廉政短信撰写比赛等;组织学生观看反腐倡廉电影片、电视片;开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征文比赛等活动。endprint

第三,创新廉政文化教育的载体和形式。一是拓展虚拟空间,创新教育载体。可尝试建立建设融警示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廉政文化教育活动,加强正面引导。通过网络互动,形成廉政文化教育合力,使网络成为弘扬主旋律、开展廉政文化教育的重要载体。利用校园网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廉政文化教育的渠道和空间。二是延伸手臂,创新教育的形式。思想政治教育,讲究的是实效性、长效性。除了重视第一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还可尝试建立廉政文化教育的实践基地。利用学校周边的公检法司以及监狱等单位,进行共建和合作,建立长效的警示教育基地,作为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现在,已经有一些高校将“青马工程”学员拉到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接受廉政文化教育。但这只是“精英教育”,今后,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应扩大受益面,通过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延伸教育手臂,增强教育效果。三是善用新媒体。可以依托新媒体,举办诸如微信报、官方微博等,扩大学生的受益面。微信报作为新媒体的重要新形式,很受学生欢迎。主要表现为免费、即时、信息量大、生动活泼、覆盖面广等。有的学校尝试举办手机微信报,面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天气服务、新闻传送、热点图片等,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而,在手机微信报里开辟“廉政短信”、“警言警句”、“廉政小故事”等栏目,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进行教育,未尝不是一件着眼当下,收益长远的好事。

第四,将廉洁文化教育与师德师风教育、学生的学风建设融合起来。首先是优良师德师风的培育。当今,高等学校不再是世外桃源,有偿家教、论文剽窃、权钱交易等消极腐败现象屡见不鲜。大到学校工程基建、招生、采购,小到班级评优评先、入党推优、缓考补考、转专业等,无不存在寻租的风险点,存在腐蚀师德师风的隐秘、灰色地带。中国每年成千亿元以上的科学研究开发和高等教育经费,有成百亿元以上被学术腐败吞噬掉。[9]身正为范的教师,在对学生的影响上,应是正面阳光且持久强烈的。这就要求教师要“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率先垂范,以优良的师德师风和人格魅力、渊博学识,教育和感染学生。其次是要与学生的日常教育结合起来。现今大学生思维多元,视野开阔,自我意识强,但由于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不了解国情民情,易受社会上奢靡享乐之风的影响,对反腐败斗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有些大学生将廉洁自律抛之脑后,论文抄袭、考试舞弊、偷窃图书、借钱高消费、违反校规校纪等现象频频发生,成为以后腐败的根源和隐患。因此,要通过廉政教育,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就应树立廉洁自律的观念。再次,要特别从学生的学风建设切入。学生以学为本,如果学风建设出了问题,相当于全盘皆输。学风,指的是学生学习的风气、行为、习惯等。无须讳言,当今大学学风建设不同程度存在“腐败”,如论文、作业的剽窃、抄袭等,要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品德和才学兼优的人,才能够称之为“人才”,才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

第五,廉政文化教育,要防止“一边倒”,要从“审丑”中学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廉政文化教育不可避免要触及到一些消极腐败的实例,加之网络空间的炒作、现实社会的“样榜”、周遭人的愤世嫉俗、自身的遭遇等都会让青年学生误以为“天下乌鸦一般黑”,从而产生一些偏激的看法甚至自暴自弃、仇视社会、玩世不恭等。因此,在廉政文化教育的过程中:一是要切实把握好“度”,要让青年学生批判丑恶的同时,看到光明与未来。毛泽东同志曾说:“真的、善的、美的东西总是在同假的、恶的、丑的东西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要注意引导和把握,教会学生辩证地看待社会中出现的丑恶现象,从主流和主旋律出发,防止“抹黑”和“一边倒”。二是在教会学生“审丑”的基础上,让学生习得符合社会基本价值准则的判断,并远离、拒绝和批判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审丑”,实质上是对丑恶现象的道德评价,是人们对丑恶现象作出符合公认的道德规范准则体系的是非、善恶价值判断。学校教育,要高度重视社会消极腐败现象的冲击,其抵消正能量的潜力不可忽视,俗话说:“学校教育三年,不如社会教育一日”。要让学生杜绝“审丑疲劳”和麻木冷漠,坚决消除美丑颠倒,以丑为美,以丑为荣的社会现象。“审丑疲劳”是近年来出现并日趋升温的一种社会现象,表现为社会成员不再对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丑恶现象感到威胁与不适,反而麻木和认可甚至追捧效仿丑恶行为,严重冲击道德底线,颠倒是非价值判断、混淆美丑尺度界限,弱化学生判断力,扭曲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学校、社会文明健康风尚构建过程中的一大障碍。三是要从“审丑”中,学会对真善美的追求。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追求真善美是人性永恒的辉光。要在廉政文化教育中加强对正面人物、事件的宣传、报道。近年来的“感动中国人物”、“最美乡村女教师(消防员)”等的评选,一改过去空洞的说教,进一步弘扬了社会正义、肃清了社会流毒,也以“叙事”的最有效的方式使得廉政文化教育效果最大化。

第六,加强和改进廉政文化教育的方式方法。在笔者对学生所进行的调查中,当代大学生对古代廉政文化的典范,印记最深刻的当属包拯包青天,其次是大明清官海瑞、东汉“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的杨震,而对近现代廉政、廉洁名人则语焉不详、知之甚少,他们开出的一长串名单里有雷锋、周恩来、毛泽东……。由此可见,当今大中小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注重的是“英雄”教育,这些英雄当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生动活泼的正面教材,但是,这也反过来说明我们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习焉不察的缺失:重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爱党的教育,对于“英雄”的弘扬与宣传,当然有其廉政的一面,但因其性格和品质的主要侧面是“敢于牺牲”、“勇于奉献”、“公而忘私”等强势话语,它们有着太强烈的光晕效应,势必遮蔽其“廉洁自律”、“敬业乐群”等“小”的闪光点。一直以来,学校思想教育的确忽略了作为公民教育中重要的元素:遵纪守法———诚实守信、自食其力、团结互助等普遍人性中的东西。长期以来,不断有学者诟病,各级各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亟待改进和加强的地方,这是我们作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警惕的。endprint

因此,有必要改进廉政文化教育的方式和方法。2006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锦涛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荣辱观”,其“标准”并非高不可攀,而是面向广大民众,不仅具有普适性,而且浅显易懂,倡导和践行的就是公民教育的基本内容,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这是公民教育第一次转化为朗朗上口、好懂易记的方式,深入千家万户,“八荣八耻”由此成为流行语,并从“道德规范”进阶为“伦理建构”。是否也应该将廉政、廉洁文化教育分层化、通俗化,分解为不同层次的目标点,由低而高,逐渐深入,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值得思考的问题。

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尤其要克服“无关论”、“无用论”和“无益论”等错误认识,切实把廉政文化教育摆上高校发展的议事日程。高校廉政文化教育在我们国家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也仅仅是一种常识性的探索,许多规律性的东西还没有完全掌握,要深入推进高校廉政文化教育,不仅需要加强理论研究,更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创新。

参考文献

[1]吴官正.在《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座谈会上的讲话.

[2]大学生为什么趋之若鹜去考公务员.http://www.xici.net/ d184513118.htm.

[3]吉克跃林.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4]人民网:http://leaders.people.com.cn/n/2013/0520/ c58278-21540963.html.

[5]商靖.复旦“第一课”.校长反思功利主义[N].潇湘晨报, 2011-09-03(A03).

[6]宋波.高校廉政文化内容体系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

[7]许国彬.对廉政文化进校园和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8).

[8]懂君.把清正廉洁当作一种习惯[EB/OL].2006.11-02.http://new.enorth.com.cn.

[9]洪可柱.各校沦为教育抽血器[N].燕赵都市报,2007-03-03.endprint

猜你喜欢

廉政思想大学生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党的廉政思想“听得懂”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廉政之歌
大学生之歌
明朝初期的廉政教科书
种好“责任田” 不越廉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