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二战时期的苏联“伪军”

2014-08-27徐元宫

华声 2014年15期
关键词:苏联红军俘虏苏军

徐元宫

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于1941年7月沦为德军俘虏后,斯大林依照“第270号命令”下令将儿媳尤利娅作为“祖国叛徒”的家属予以逮捕和流放,其女儿,即斯大林的孙女则被托付给别人抚养。

1941年6月22日,纳粹德国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苏战争。在德军有组织的进攻、包围下,大批苏军官兵惊慌失措,临阵脱逃。1941年9月12日,斯大林亲自口授了一份命令给各方面军,以遏止大规模的溃逃,命令指出:“(1)每一步兵师应建立一支由可靠战士组成的拦截分队,人数不超过一个营。(2)拦截分队的任务为直接帮助指挥人员在全师建立严格的纪律,制止惊慌失措的军人逃跑,为此可以使用武器……”

与此同时,苏军最高统帅部大本营还发布了关于嘉奖英勇作战行为的命令,以恢复和激励全军官兵英勇作战的士气。1941年9月18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会就颁布了第308号命令:“在保卫我们的苏维埃祖国、抗击希特勒法西斯德国匪帮的多次战斗中,第100、127、153和161步兵师……因战功卓著、组织纪律性强和秩序严明,特将上述各师命名为近卫师。自今年9月起,上述各师全体指挥人员增薪一半,战士增薪一倍……”

然而,尽管采取了上述措施,仍有大批苏军被德军俘虏。特别是在战争初期,苏军的一个个集团军、方面军相继被纳粹德军的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分割、包围,成千上万的苏军官兵沦为俘虏。1941年11月希特勒曾宣扬:“我只要说出俘虏的人数,就足以大致说明这场战争的胜利。我们不到半年就俘虏了360万人……”

曾经任俄罗斯政治周刊《新时代》和《消息报》副总编辑的列昂尼德·姆列钦在2000年出版的《历届克格勃主席的命运》一书中,利用解密档案文件分析认为:“战争期间有524万苏联士兵被德国人俘虏,其中380万是在战争爆发后的头几个月里被俘的。”

苏联伪军的构成

背叛祖国、替纳粹德国侵略者效力的苏联军民,主要由以下几类人构成: 第一类是丧失了政权的原沙皇政府的武装力量残余。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仅半年多时间,当14个资本主义国家联手对新生政权进行武装干涉时,这些武装力量残余趁机对苏维埃政权发起了反扑。尽管遭受失败,但企图夺回政权的野心始终存在,只要一有机会,这股残余力量就会冲到反击苏维埃政权的最前线。因此纳粹德国发动的侵苏战争一爆发,这股残余力量立刻站到了侵略者一边。

第二类是曾遭受苏联政权伤害的人。比如,拉脱维亚、立陶宛等归并苏联后,其民族主义者始终认定是苏联侵占了他们的国土,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故上世纪90年代初波罗的海沿岸国家首先宣布独立、脱离苏联,从而揭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这绝不是偶然的。加上当时的苏联政权强制推行集体农庄,民族政策又存在严重缺陷等种种失误,使得这些地区的民族主义者对苏联政权始终抱持仇视、敌对的态度。当纳粹德国侵苏战争打响后,他们认为复仇的时刻到了,甚至当德军还没有完全打进来之际就发动了对苏联红军的袭击。

第三类是不幸在战争中沦为德军俘虏的苏军官兵。由于种种原因,被俘红军官兵中的一部分人同意接受德军的招募,从而走上了一条背叛祖国、与侵略者为伍的不归路。除了自愿站在纳粹分子一边作战的人以外,“绝大多数苏联公民是在饥饿、异常繁重的工作和死亡威胁的影响下穿上德国军服的”,“然而,一旦俄罗斯人同意为敌人工作,他就走上了一条危险的道路,迫使他与德国的军事机器进行更密切的合作只是时间问题……俄罗斯人常常面临痛苦的选择:或站到德国人一边,或被就地枪决。”(尼古拉斯·贝特尔《最后的秘密》)

那么,究竟有多少被俘的苏军官兵接受了德国人的招募,成为侵略者的帮凶呢?德国军事历史学家约·霍夫曼在1986年出版的《弗拉索夫军史》一书中认为:截至1943年中期,德国军队中有90个俄罗斯营、140个人数上相当于团的分队、90个野战营和其他一些小分队。德军中还有大约40万至60万为德军服务的志愿者。然而,这一说法却遭到了苏方研究人员的质疑和驳斥。但遗憾的是,苏方始终没有交待清楚被德军招募的苏联公民的确切人数。

实际上,出现这种状况是很自然的:原因之一,战争期间大批官兵失踪、音讯杳然,很难搞清楚他们是阵亡了还是被俘了,或是“开小差”了。实际上好多人早已阵亡,却被苏联有关方面记录在“祖国叛徒”的名单上。1941年8月16日,斯大林在“第270号命令”中指责第28集团军司令员卡恰洛夫中将、第12集团军司令员波涅杰林少将“屈膝投降”,“这是耻辱”,“必须消灭怕死鬼和逃兵”,并于1941年10月对两位将军进行了公开缺席审判,二人均被判处枪决,并没收个人财产,剥夺所受奖励——苏联勋章。可实际上,卡恰洛夫中将已在1941年8月4日被敌方炮弹直接命中而牺牲,然而直到1956年,他的亲人们还一直背着“叛徒”亲属的骂名并遭受惩处。

原因之二,相当多的苏军官兵尽管沦为俘虏,却宁死不屈。有一份资料显示有250万苏联军人死于德国战俘营,而存活下来的苏军多数拒绝与德国人合作。1941年8月,第12集团军司令员波涅杰林少将在被德军包围且身负重伤、失去知觉的情况下沦为俘虏,尽管他在俘虏营里忍受了长达四年之久的煎熬,却始终没有向敌人屈服。可他被自己人列入了“祖国叛徒”之列,并在1945年获得解放。被遣返后,又被关进了自己人的集中营里,于1950年8月25日再次受审,并再次被判处枪决。直到1956年才恢复名誉。

再如,斯大林的大儿子雅科夫于1941年7月沦为德军俘虏,7月20日德国电台和《人民观察家报》都报道了雅科夫被俘的消息。盖世太保在审讯雅科夫时,在桌布下放了一个麦克风,录下谈话内容,然后按其需要对录音进行了剪辑,从而使雅科夫成为苏联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的鞭挞者、抨击者。经过加工的录音带在前沿阵地上通过扩音器反复播放,德国飞机上撒下的传单则怂恿苏军官兵听从雅科夫的劝告,效法雅科夫向德军投降。与此同时,德国人还冲洗了一系列雅科夫在跟德国军官交谈、喝茶的照片,并刊登在德国各大报刊上。斯大林获悉这些情况后,依照“第270号命令”下令将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娅作为“祖国叛徒”的家属予以逮捕和流放,其女儿,即斯大林的孙女则被托付给别人抚养。可事实上,雅科夫在被俘期间表现英勇,始终没有向德国人屈服。一直到搞清楚了这是德国人施行的反间计之后,雅科夫的妻子尤利娅才被解除监禁释放回家。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于1977年发布命令追授雅科夫一级卫国战争勋章。诸如此类的事例还有很多,这些都加大了搞清楚究竟有多少苏军官兵沦为德国人帮凶这一问题的难度。

原因之三,不少苏军官兵之所以同意跟德国人合作,只是出于暂时保全生命的考虑,实际上并非真心实意要沦为德国人的帮凶,而是时刻准备伺机逃回自己的军队。

为何会出现大规模伪军

二战期间何以会出现如此大规模的苏联伪军呢?其原因比较复杂,除了丢失政权且一直企图夺回政权的前沙皇政府及其武装力量残余,以及上文所分析的,由于苏联政权的种种政策失误,激起不少苏联民众调转枪口替德国侵略者效力之外,对死亡的恐惧、求生的本能、信息的闭塞、对战局的误判、对赢得战争胜利的怀疑、对未来的绝望、自甘堕落、苟且偷生、苏联政府对于沦为战俘的官兵的严酷惩罚措施以及民族主义等因素,也都不同程度上催生了伪军的产生。

应当说,这其中有三个因素比较重要。第一个因素是对死亡的恐惧和求生的本能,甚至一些身经百战、曾经彪悍骁勇的苏联红军将军,也在死亡的威胁下向德国侵略者投降。1942年7月13日被俘的苏联红军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员弗拉索夫就是一个典型。有人回忆了弗拉索夫被俘时的情况:“弗拉索夫身着没有军衔标记的服装隐匿在丘多沃以南莫斯特卡村附近的澡堂中。村长发现了他并向路过村子的德国军官报告。”

德国第38军的翻译这样描述弗拉索夫被俘后的情形:“弗拉索夫在路上问,在德国人看来,他这样的将军是否会被枪毙?德国军官施韦尔特纳回答说,对于率领自己的部队战斗到最后一分钟的将军来说,被俘并不是耻辱。”

第二个因素,是苏军在战争中一而再、再而三的失利,致使很多人认为这场战争将会以德军的胜利而告终。一个名叫“人民劳动联盟”的俄侨组织的领导人尤里·奇卡尔列耶夫分析道:“战俘们在户外的铁丝网旁无休止地交谈,讨论今后的前途,议论德国人战胜斯大林后俄国的命运。”弗拉索夫是在被俘后不久就同意跟德国人合作的苏联红军中将,当时战争正在激烈地进行着,他就已绝望地断言苏联必定会输掉这场战争。他写过一封公开信《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他认定苏联红军必输无疑:“我看到,战争打输是两个原因造成的:第一个原因是人民不愿保卫布尔什维克政权和建立起来的暴力制度。第二个原因是不负责任地指挥军队……”

第三个因素,是苏方对待被俘官兵的严酷政策和惩罚措施。苏联政权对于曾被敌军俘虏过的官兵持不信任态度,除了隔离队之外,还建立了若干集中营来审查曾被德军俘虏过的红军官兵和突围出来的红军部队,比如1942年8月24日斯大林就亲自口授过一份命令:“贝利亚同志:我不反对内务人民委员部组织三个集中营来审查后撤部队的问题。”

不过,总的来说,在被俘的苏联红军官兵中,同意跟德国人合作的毕竟是少数。有资料显示,有250万苏联军人在德国战俘营中死去,其中有不少苏联将军,比如,祖斯马诺维奇、尼基金、马卡罗夫、斯塔罗斯京、舍佩托夫、普罗霍罗夫等都是在德国战俘营中被折磨致死的。

苏联伪军的背叛行为

首先是出卖重要军事机密。弗拉索夫被俘的第二天,在第一次受审时就向德国人吐露了重要的军事机密。他不仅详细介绍了沃尔霍夫方面军的构建情况,而且将苏联红军解围列宁格勒的计划内容及这一计划得以成功实现的条件和盘托出。

积极参与敌人组织的反苏宣传。一些将领在被俘后不久就积极参与了德国情报部门“东方宣传特科”的工作,编写传单和培训宣传员,旨在鼓动苏联红军官兵向德军投诚。在他们编写的传单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弗拉索夫本人撰写的公开信《我为什么走上了与布尔什维主义作斗争的道路?》,这封公开信在前线阵地广为散发、流传,对苏联红军一度产生了很不利的影响。

沦为敌方间谍,潜入祖国境内搞情报收集、暗杀等活动。不少被俘苏联官兵同意被德国人招募进间谍学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后,被空投派回苏联境内执行宣传、情报收集、暗杀等任务。

组成德军辅助军团,拿起武器追随德国侵略者对苏维埃祖国反戈一击。索尔仁尼琴在《古拉格群岛》一书中,对德军辅助军团作了这样的介绍:“从战争最初几个月起由不久以前的苏联公民编成的反苏部队就开始建立了。立陶宛人最初起来支持德国人,然后建立了乌克兰人的加里西亚SS志愿师;然后是爱沙尼亚支队;1941年秋天在白俄罗斯出现了警备连;而在克里米亚——则有鞑靼营……稍后,在德国方面又出现了高加索支队和哥萨克部队(超过一个骑兵军)。战争的第一个冬天就开始把俄国志愿兵编成一些排和连,但德国的指挥部很不相信这些俄国人编成的队伍,司务长和尉官都安排了德国人(只有军士才能是俄国人)。”

1945年1月28日希特勒签署命令任命弗拉索夫为俄国武装力量总司令,他所领导的“俄罗斯解放军”获得了法西斯盟国军队的政治地位,但是其行动要听从德国军队指挥。“俄罗斯解放军”下辖三个师,还有一个预备旅、一个反坦克旅、一所军官学校和自己的空军,德国人将几十个驾机投奔德军的原苏联红军飞行员编成了一个战斗群。该战斗群与爱沙尼亚的3个航空大队及拉脱维亚的两个航空大队一起参加了作战行动。

伪军在同苏联军队作战时往往比较凶狠、玩命。“真的是有俄国人打我们,而且他们打得比任何党卫军分子还凶……我们把一个敌人赶进了地窖,每次往那里面扔手榴弹的时候,他的枪就停了,但只要我们钻进去往下走,他就用自动步枪猛烈射击……”(索尔仁尼琴《古拉格群岛》)

猜你喜欢

苏联红军俘虏苏军
俘虏了一“位”自行车
“苏联红军”来了
狄斯雷利“俘虏”将军
一句话俘虏一位将军
五十年代学习和借鉴苏军的回顾与思考
朝鲜战场遇苏军
宽待俘虏 瓦解敌军
苏联红军对日作战中的战斗英雄
三十年代苏军的现代化建设
毛岸英曾被授予苏军中尉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