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长不需要征服孩子

2014-08-26罗文嘉

分忧 2014年8期
关键词:权威飞机儿子

四岁儿子不乖,做妈妈的气呼呼对他说:“我对你的处罚是,把手高高举起来。”只见儿子冷静地说:“我不干!”妻睁大眼睛,看着小孩稚气又坚定的脸,一时不知该笑还是该气。

事后,我不忘调侃她:这才刚开始呢!以后有得你折磨的。面对4岁儿的反叛,我想起了自己叛逆的青春,为人子与为人父竟有着完全不同的体悟。

儿童专家说,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第一个反叛期,也是建立自我的必然过程。意思是要父母别大惊小怪,视反抗为正常。但是难免情绪波动的父母,想要百分百做到,可能要有相当深彻的体悟,才能修炼完成。

父子较量

我所见的大部分男人,在做父亲前,他们也叛逆,也要求独立,自主,但是,只要一成为父亲,特别是男孩的父亲,马上就变了,立马要求自己成为儿子眼里的权威,绝对的掌控者。

一次和一个朋友一起在他家聊天茶叙,他8岁的儿子,在一旁玩自己刚拼起来的飞机模型。飞机有两次飞到了我们的脚边,朋友对对儿子说,把飞机收起来,否则,再飞到我们面前,就给他毁掉。

可能朋友平时对孩子的教育就是这样的,所以,孩子很顺从地拿着飞机走到了一边。但是,因为拼一个飞机模型并不容易,所以,孩子还是忍不住,在一会之后,又开始玩飞机了。他最初在自己房间里玩,门半开着,能看见他左奔右突的身影,追着飞机,嘴里模拟发出“呜呜的飞机轰鸣声。很快,孩子就觉得自己房间太小,所以,不自觉地就又来到客厅里飞。

很不幸,飞机再一次落到了他爸爸的脚边。朋友立即生气地抓起飞机,就在这时,他儿子飞一般扑过去,尖叫着,“不准破坏我的飞机!”朋友用一只胳膊把孩子挡一边,厉声问:“我警告过你没有?”孩子乱舞着手,“警告过又怎么样,不准破坏我的飞机,就是不准破坏我的飞机……”孩子的话让朋友更觉得受到挑衅,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把飞机模型给砸烂了。

事态发展太快,我还来不及阻止,孩子已经暴怒地跟父亲打起来,而父亲也更加愤怒,啪啪给孩子两耳光,怒吼着把孩子扯到墙根,用脚踹孩子的腿,让孩子站立正直。孩子终于咬着牙站住,眼泪流了出来。

父亲终于用自己把孩子打败了。孩子沮丧、难过的表情,我深深难忘。

后来,我对朋友说:“是不是因为有我这个外人在,才加深了你要维护自己权威的念头,让你必须把孩子打败?”他说:“不是,老子教训儿子,老子在儿子面前必须说一不二,没有个怕头,那还得了。”我说:“你的意思是不是只要和孩子发生争执,你就必须打败他,并且从来如此?”朋友说:“是的。难道我还能让他把我打败?”

我觉得很惊讶,他跟我平时见到的文雅平和的形象判若两人。我试着提醒他,孩子的反叛是他今后人生独立的必经之路,一个总被父母打败的孩子,特别是从幼儿期开始就被父母打败,被扼杀了反抗质疑火花的孩子,他将怎么去应对人生中方方面面的挑战?从一开始,他就被父母的权威告诉他,反抗是错误的,反抗是没用的,自己做的都不对,必须听从权威的,这样的孩子,父母怎么能指望他们成为生活的强者?早早把孩子打败,只能让孩子要么更叛逆,要么懦弱无能,你指望哪种结果呢?

和朋友说到这里,我就说,我们可以想想自己的童年,回头看自己的成长历程,是否也有这样的反叛期,或尝试建立自我的过程呢?

原来叛逆可以如此伤人

上学前的事已经记不得,留在我脑海的永远是乡野的田、竹林、小溪、和会漏水的矮房,大概在这样没人管的环境下,也不太需要反抗吧。我只清楚记得,有一天父亲拿了双鞋,要我从此不准再打赤脚在外奔跑,结果大人出门上锁,我立即把小鞋,从门缝塞回屋里,至今我对那片木板门,与那个塞鞋子的动作印象深刻。也许这称不上是一种反抗,但显然是一种自我实现。

上了小学,除了课堂上爱讲话,会被老师再三提醒外,我都算是安分守己的孩子。终于到了高中,多数人的青春叛逆期。抽烟、打架,我不敢也非所长,因为严厉的父亲,一定会把我痛扁一顿。选择反叛的方式,必须符合自己的能力与处境。

高三开学,班上新来一位师大刚毕业的语文女老师。一看就知道很菜、很嫩、很不威严。新老师上课,按部就班、照本宣科,十分无聊。原本我对语文课还充满兴趣,现在只觉得厌烦、厌烦、厌烦。青春反叛的血液,早已在身体跳动,此刻它急需一个出口,只待一个按钮,就会爆发、宣泄。

这位新老师,成为我青春反叛的可怜稻草人。我想,刚毕业满怀热血的她,一定没想到,原来叛逆可以如此伤人。

后来只要是这位老师的课,从上课钟响,老师进来,起立敬礼,到课堂结束,再起立敬礼,老师离开,我从头到尾,都不抬头看她一眼;要么视线看向别处,要么保持低头状态;其实那也很累,因为要维持不说话、不睡觉、不做其他事、又不抬头看黑板,确实是件高难度的事。

终于老师开口问:“罗文嘉,你为什么上课都不抬头看老师?”

这时,少年自以为是的我,才缓缓把头抬起,淡淡地回答:“老师,你要听实话吗?”其实这一段,我早已在心里默练了不知多少回了。

“你说啊!”显然,她也动气了。

“如果你上课,只是照着课本念、照着课本讲,我自己看就可以,何必听你讲。”我的每一字、每一句,讲得既缓慢、又肯定、又伤人。

老师没有多言语,傻住发白的脸,僵硬冷结的空气,飘荡在早春冷冷的教室中。

第二天,年级主任找到父亲,告诉他:你儿子在学校,把新老师气得趴在休息室哭。父亲没有问我为什么?只冷冷地说:“你认为自己很厉害吗?厉害到可以欺负老师?”

直到高三毕业,我没有和这位老师有过太好的互动。上课我依然不理她,作文题目总是借题发挥,我紧紧抓住每一次写作文的机会,批判、嘲讽高考,并不时与老师打笔仗,我想在她眼中,我是既无知又叛逆,而在我眼中,她是所有保守迂腐体制的代表。

彼时的我,是多么想飞,飞离学校、飞离父母、飞离这钳制人心的升学体制。

后来,我确实飞了,飞得好远、好久,飞得父母想拉都拉不住、想管都管不了。我也渐渐发现,身边的同学,每个人都想飞,只是有人飞得远,有人飞得近,有人绕了一大段路,有人不小心摔了跤,有人幸运、碰见好天气,有人倒霉、遇见大风雪。但是,终究要飞的,不是吗?

孩子和父母本来就不是同条线

回答家后,面对开始叛逆的小小的儿子,我试着跟妻说我的故事,我告诉他,我不会一定要做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我不愿把儿子打败,我希望他在将来比我强大,所以,我一定要锻炼他的独立、自主和坚强,我不要他绝对服从我,如果,有一天,我在儿子面前表现出刚愎自用和傲慢,请她提醒我。

同时我也想让她提早有心理准备,一则孩子有自己的生命,他的生命,我们的生命,本来就不是同条线,我们无法取代他,也无法强迫他,他终究必须自己面对生命,建立属于自己的人生。我们再怎么爱孩子,也不可能陪他们走一辈子;我们再怎么看不下去,也不可能帮他们完成他们的生命路程。

我们真正能做的是,培养他们拥有健康的体魄,不必受病痛折磨;有坚强的意志,不会轻易被困难击倒;有分析问题的头脑,不会凡事束手无策;有感受生命的心灵,不会错过这世界的种种美好。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在面对自己的生命时,更有智慧与能力,那么别忘了,反叛是一种过程,一种尝试建立自己主张,实现自己主张,并且与外在世界互动的重要过程。你不能太早把他打败,也不能让他无限扩张,慢慢陪他成长、受他折磨。然后,有一天他在自由飞翔,看过这世界的美丽与风景后,来到你身边,拉着你的手说:爸妈,谢谢你。

(本文未经作者同意,严禁转载上网。)

责编/昕莉

猜你喜欢

权威飞机儿子
飞机失踪
打儿子
乘坐飞机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神奇飞机变变变
飞机飞起来啦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化妆品市场信息权威发布
再说谦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