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赵炎 说学逗唱皆生活

2014-08-26裴超

时尚北京 2014年8期
关键词:马季

裴超

赵炎,我国著名的相声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被誉为中国十大笑星之一。他师从马季,在多年的师生搭档生涯中,不光继承了老师的功夫底蕴,也传承了老师的精神文化。他诙谐幽默注重内涵的表演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吸引着众多粉丝与拥趸。长久以来,他注重塑造自身的表演风格,不断修炼各方技艺。台上,他从不哗众取宠,故作玄虚。台下,注重内涵修养,挥洒从容自如。他把每个搞笑段子,带给倾听者思考与欢笑,把相声表演真正的精华与乐趣充分的分享给观众,得到各界的一致好评。有人曾评价赵炎老师“台缘”好,表演形象漂亮、洒脱、稳健。“口风”出色,嗓音豁亮、圆润之外略加甜美。长久以来,赵炎秉承着相声的笑不因该是浅薄的滑稽,而应该追求高雅的幽默形式,述说着自己的喜怒哀乐。

我一直期待着这一次与大师面对面精彩的交流。都说他的声音很特别,还未进屋先闻其声,洪亮的嗓音中蕴含着一些厚重感。采访被安排在茶楼一个单间,我还未开口。他便说道:“相声不仅仅是门艺术,更是一种互动式的沟通,采访也是一样,一问一答不如我们自然的闲聊,内容也会丰富”。他点了一根烟,讲起了他的相声生涯。在这样的节奏中缓缓前行,你可以从他的讲述中明白那个岁月中,只属于相声的乐语录。

打小就是明星

1951年的初春,赵炎出生在北京市东城区棉花胡同的一户普通人家。起初,邻居们都觉着小子长得俊俏,尤其是那对大耳朵,因此邻居们都说这孩子有福气。赵炎的父亲是个摩托车厂的普通职员,平时爱好书法和吹口琴,母亲是普通工人,平时爱听京戏。由于受父母爱好的影响,赵炎从小便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赵炎记得由于他天资聪慧,善于模仿,听戏回来后自己还会学上一两句,父母听后觉得还真有点裘盛荣、李和曾的味儿。那时候,总是喜欢在家打开收音机听戏,听着不过瘾就买票到“戏园子”去瞧戏。有时候还会到剪子巷跟一个京剧演员学唱几段。人家看他嗓子、扮相都挺好,人又机灵,就到家里动员,让他考戏校。这时候,平日里喜欢戏曲的母亲却突然反对,因为她一心想让赵炎上大学。

上学后,他彻底找到了释放自己才华的舞台。他不光自己来,还拉起喜欢艺术的小伙伴们一块演,朗诵、歌咏、表演,赵炎成了学校的名人和文艺骨干。初中时他就已经是个远近闻名的小艺术家了。但是,突如其来的文革洪流无情的冲破了他所有的天真梦想。1968年,还没读完中学的赵炎,像其他同龄人一样拿起铺盖卷踏上了一列开往东北的列车,奔赴白山黑水的北国边疆黑龙江。

从生产能手到当地明星

1968年,17岁的赵炎来到了北国边疆,寒冷的环境并没有压制住他的热情,赵炎说,他对任何事情都有着不灭的热情。就是这种热情塑造了他日后的成功。他由于表现突出上进,被调到机务,就是开拖拉机和农业收割机。他回忆道:“那时拖拉机手是一件令人很羡慕的角色,坐在高高的驾驶台上,麦浪中驰骋,很神气。但赵炎心中放不下自己最爱的表演。”美好愿望随之而来。1970年整个生产兵团搞文艺汇演,团宣传科的领导找到赵炎让他带头演出,一下子便获得一片满堂彩。从此留在了团宣传队。赵炎回忆道:“这段期间,唱样板戏、京剧,表演话剧和山东快书、快板、锣鼓词等。还自己创作。他说这是一段非常锻炼人的时期,也是我整个艺术生涯的实践与成长阶段”。

1972年,兵团三师文艺会演,赵炎自主创作的表演唱《快乐的邮递员》获奖,红遍全兵团。姜昆作为另一个团的骨干还特地赶来学这个节目。赵炎与相声结下缘分是在一次“大会战”中扭伤了之后。那时虽然相声尚未公开平反,但马季的《友谊颂》广播后,他备受鼓舞,便也大胆地自编自演。改为以单口相声、故事为主渐渐远近闻名。1975年底,他的单口相声被抽调参加了黑龙江省曲艺调演。虽然累,但值得,所谓天助自助者。当时的奋斗生活,为以后的发展铺了一条厚实基础之路。

遇到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都说人要想成功,七分努力、二分天赋、外加一分贵人扶持。1976年注定是赵炎一生中最不平凡的一年。他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大的贵人,日后的恩师马季。

这一年,相声大师马季和唐杰忠到地方调研并为中央说唱团招募选拔人才。当时的大环境是由于1973年相声解禁后,在文革中深受压抑的相声,面临后继无人接班的时刻。马季便带着调回令亲自来到黑龙江,得知在当地流传着颇为有名的两个年轻人,一个是姜昆,另一个便是赵炎。就亲自登门考察并把两人带回北京。当时由于姜昆还在兵团,所以调令很快就下来了。而赵炎这时已被调到石油部管道局,这可把马季急坏了,拿着上边特批的中央红头文件亲自指示一定要找到他。三个月后脱掉工帽的赵炎出现在马季的办公室。赵炎记得当时马老语重心长地说:“算找到你了,真怕把你给丢了,这损失太大了”。从此,说唱团里又多了一个杰出英才,到了1980年赵炎便开始了正式与马季同台搭档的相声生涯。

赵炎是马季的得意弟子,也是他的默契搭档。他与马季合说过很多耳熟能详、百听不厌的经典段子,诸如《吹牛》、《五官争功》、《地名学》等。赵炎给马季做捧哏合说的第一个相声是《白骨精现形记》,赵炎回忆起当时是临时抱佛脚的情形,由于要去清华表演,通知却是头天晚上接到的,整晚和老师背词合说,一遍遍直到早上五点。表演是在下午6点。赵炎当时很紧张,生怕逗不动台下的观众更怕演砸了。直到现在,他还一直记得马季在演出前对他说的那句话:“别怕,有我兜着呢!”这句深暖人心的话也贯穿了他们以后的师徒关系。

传承者的危机

由于现代传播手段和现代新兴的舞台艺术表演形式的飞速发展,均对相声这门传统艺术带来巨大的冲击,面对这样的大环境,赵炎表示:“这意味着相声也要改变,要变得符合现代传播手段。其实,这不是危机,更像是一种激励。”他总结道:“首先,相声表演原创性上下功夫。创作频率要快,多出新段子才能把观众拉回来。其次,小剧场表演跟电视表演的形式不同,要分别创作出属于二种舞台的不同风格。最后,对于脱口秀等新形势下的舞台表演艺术对相声的冲击。使得相声本身在作品的艺术性上要把关,对于表演的审美,格调和品位层次上的追求要提升。一段相声应该传达出他的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完全为笑而笑,这样才能留住观众。否则观众会认为你的作品格调低,品位不高,难以成为经典之作。毕竟经典的相声段子是有传承价值的”。

好玩的赵炎

私下里,赵炎喜欢车,喜欢书法,品茶和足球。说到足球,他可是一个专业球迷。采访时正值巴西世界杯开幕前夕,他很看好德国、阿根廷、荷兰和巴西,他觉得冠军肯定会从这四支球队中产生,当问及谁会夺冠时他犹豫了一下说到:“这得看谁踢的更具整体性”。现在世界杯已结束,我惊讶的发现,比赛的结果跟我们之前聊的几乎如出一辙。安静之余想一想真后悔没买彩票。

除了爱好,他闲暇之余更喜欢和家人呆在一起。赵炎总说其实事业亦生活,做得好事业的人,才会更懂得爱情与生活。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珍惜你的事业就像珍惜你的爱人一样,别忽略她,否则她真的会走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马季
马季“阻止”王谦祥发财
大力士
“输球不能输人”
相声精品《百吹图》简析
大师风范
马季:跟新中国一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