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剧“强势来袭”给中国影视剧的反思

2014-08-26祁建

声屏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韩流韩剧星星

祁建

如果你到现在还不知道外星来的“都教授”,那么很可能会被人看成“外星人”。韩剧《继承者们》《来自星星的你》掀起的又一轮“韩剧热”余温未散,朴有天、孙贤周主演的《Three Days》(《危情三日》)又强势来袭……在中国又一次掀起了“韩流”风潮。韩剧剧情越来越简单,能把简单的故事再简单化来吸引到观众,能将影视剧当做时尚产业的一部分来经营,值得中国影视从业人员学习。

美国学者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有两种方法可以让文化精神枯萎,一种是让文化成为一个监狱,另一种就是把文化变成一场娱乐至死的舞台。”韩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以流行文化为主要的文化输出获得巨大成功,给了我们多少启迪?

中韩电视剧合作早有历史

早在本世纪初期,就有大量的韩国演员来到中国发展,参演中国的电视剧作品,如安在旭参演的《白领公寓》、张娜拉参演的《豆蔻年华》等,但这些剧集在制作上仍旧是换汤不换药的国内时装剧,有的更因为韩国明星的风格与其他演员格格不入显得风格怪异,因此少有被交口称赞的作品。

2004年一部讲述韩国富二代在北京创业并寻找到自己心爱女生的浪漫爱情故事的电视剧《北京,我的爱》推出,开创了中韩两国电视剧合作的新篇章。该剧由中央电视台和韩国KBS联合出品,无论是从演员阵容上还是制作班底上,全部采取“AA”制,即一国一半,连导演也是中韩共同执导,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中韩合作”作品。该剧从筹备到播出历时3年,仅拍摄过程就有8个月,远远高于国内3个月的惯例。据该剧主演孙菲菲回忆,拍这部作品的最大感受就是韩国工作人员对于制作过程的重视,“相比之下,我觉得韩剧更注重细节,中国电视剧更注重故事情节,但是韩国真的比较善于拍偶像剧,镜头切分得很细。”

尽管《北京,我的爱》在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韩合作”新模式,但是在之后的10余年时间里,所谓“合作”又成为了请韩国演员加盟的态势。造成的结果仅仅是个别韩国演员在中国赚到较之在本国高出数倍的片酬,而对于“取长补短”的初衷,却难有推动作用。

“韩流”国际化的成功,韩国影视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韩剧中那些帅哥、美女、“暖男”“大叔”其实只是吸引观众眼球的表象。“韩流”受欢迎的深层次原因,在于韩国影视作品对传统文化不遗余力的展示和宣扬,正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除了主角们的出众外貌和个人魅力,得有个准确的定位。一部片子给谁看,他们喜欢看什么,需要一位很厉害的编剧。韩国电视剧编剧以女性为主,她们擅长写爱情、青春、美食、家庭类的题材,这就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为观众将自己代入电视剧提供了机会。

除了韩国制造的电视剧,韩国制造的综艺节目也为中国综艺界带来了改革和创新。去年领跑湖南卫视的两档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以及《我是歌手》,都是从韩国三大电视台之一MBC合作引进的节目。面对如此猛烈的“韩流”,不少观众为国产电视剧捏上一把冷汗。对此,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应正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客观看待他国影视剧业的发展与成就,取长补短,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韩国电视剧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

从《蓝色生死恋》到《来自星星的你》,这些在中国引发一系列收视热潮的剧集归根结底仍沿用着“男富女美、男主霸气、女主单纯、女二要毒、男二悲催”韩式偶像剧的“标准”构架,只是在这条主线上,韩国的电视剧从业者以不同的身份背景、鲜明的角色性格填充其骨肉。而从业者的奇思妙想不仅让这些热播的韩剧收获了前所未有的内容传播效果和巨大的商业回报,更是以强大的文化渗透力吸引了其他国家的观众,并有效输出了韩国的生活理念和价值观。《来自星星的你》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它很聪明地利用了东方文化,或者说跟中国文化贴近的韩国文化传统的优势,并把它同现代的科幻手段、神奇的想象结合起来,它在这方面走的路其实就是巧妙地把我们传统的东西当代化、现代化。

目前国内的年轻观众已不怎么看国产剧,而是长期迷恋视频网站上的各种韩剧和美剧,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与热播的韩剧相比,国产电视剧无论是从体裁丰富、类别明晰,还是制作成本的角度而言,较之韩剧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而且,《媳妇的美好时代》《甄嬛传》等剧目同样在国际市场上收获了良好的口碑,去年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陆贞传奇》更是于3月在韩国MBC电视台播出。可以说,我们并不缺少优质的电视剧作品,缺少的恰恰是发现“美好”的视角。

不少观众对于韩剧制作模式大加推崇,认为国产电视剧需要改变,但实际上,韩国现行的电视剧制作模式并非完美。众所周知,韩国电视市场以KBS、MBC、SBS三家电视台为主要竞争结构,三家电视台享有政府预算补贴,其中KBS是半国家性质的电视台,但SBS和MBC都是纯粹靠广告收益赢利的私人电视台,近年来大热的电视剧集几乎全部出自这三家电视台。此外,上升势头迅猛的有线台也制作了许多优秀韩剧,但多以小众题材见长。目前,绝大部分韩国电视剧采用边拍边播的制作模式,即电视剧一边播放,编剧一边创作剧本供导演进行拍摄。以20集左右的电视剧为例,开播前编剧只需要写出4集左右的完整剧本及10集左右的剧情梗概即开始拍摄,播出后根据原有的设计再综合观众的回馈继续完成后面的剧本。此外,韩国电视剧的导演称之为PD(Producer & Director),即集制作人和导演于一身,在制作中处于灵魂的地位,既负责艺术创作,又负责整部剧的管理运作及营销。

这样的电视剧制作程序和制度带来的好处,是可以根据观众反馈和收视情况做适时的调整,但也饱受诟病。由于这一制作体系,“剧本紧张”的情况时有发生。韩剧拍摄过程中,一集的剧本被分为三四部分的情况十分常见,甚至有时在电视剧拍摄途中编剧还会更换剧本。某些编剧还将当天需要拍摄的剧本分成几部分,通过邮件等方式发送到拍摄现场。这让演员熟悉剧本的时间严重压缩,剧集中出现穿帮的情况也屡见不鲜。最为严重的是,如果主演发生意外,剧集也可能会面临停播的风险。例如,因郑雨盛和朴信惠发生交通事故,SBS电视剧《雅典娜》和MBC电视剧《你迷上我》就未能按时播出。

“韩流”给我们多少启迪?

文化产业突出特点就是对有效需求的持续激发,一部韩剧得到观众认可后,会迅速被商业操作整合包装,进而最大限度地开发下游产业链。“下初雪的时候,怎么能没有炸鸡和啤酒呢”,这句《来自星星的你》的台词让炸鸡啤酒搭配瞬间走红网络。最近几年,韩剧带起的消费热潮比比皆是。2012年MBC电视台播出的《想你》曾经使得女主角的同款口红成为淘宝热销产品,共有1.11万件口红标明“想你”同款;2013年SBS播出《继承者们》后,淘宝“继承者们同款”达到5.39万件;而《来自星星的你》播出后,剧中女主角“千颂伊同款”商品在淘宝的数量是14.15万件。

据娱乐媒体报道,在《来自星星的你》中扮演都教授的金秀贤今年3月初参加《最强大脑》节目录制,3月23日又在上海举行粉丝见面会。韩国经纪人石某对中国媒体表示,金秀贤3月两次来华,已轻松捞到2000万元人民币。据了解,光是其粉丝见面会的直播版权就卖到了500万元。据悉,《来自星星的你》在播出过半时,金秀贤接到的影视邀请就已经超过了10个,而广告邀请更是达到20个。这还不算,更有资深爆料人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称,人气爆棚的金秀贤被爆已获某国产品牌空调的天价合约,据称其代言费不但突破千万,更创下了中国家电代言费的新高。剧中扮演女主角千颂伊的全智贤同样身价狂飙,代言可谓接到手软。因其在《来自星星的你》之前就代言中国品牌韩后,韩后创始人王国安后被业内称为“最幸运的人”。事实上,在《来自星星的你》之前,全智贤的身价已然不菲,而目前最新行情是其签下的广告交易额已突破了八位数。韩国艺人如今已无孔不入,“好像都是趁着当红赶紧多套现”。

据有关媒体报道,因韩剧中经常提及“去济州岛度假”,济州岛房价已被中国买家推高。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截至2013年3月末,中国人拥有的济州岛土地已达到48.5万平方米,相比于2010年末的4.9万平方米,两年三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近九倍……

新一轮“韩流”来袭,不仅捧红了韩国演员,相关微博话题和网络流行语异常活跃,各种内容衍生产品也随着剧集的热播同步上线。针对“韩流”在中国造成的巨大影响,以及其所收获的良好口碑与经济效益,不少国内的电视剧产业相关人士也纷纷发声,呼吁打造影视“华流”。

我们如何借鉴韩国经验,确立打造“华流”产品的相关标准,在资金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产品出口、境外投资、技术创新等方面,出台积极的扶持政策。韩国HWA&DAM PICTURES公司代表尹夏林介绍,“第一代韩剧制作是电视台下单子,按部就班制作。现在第二代韩剧有巨大转变,从电视台订单式计划制作转向锁定海外市场的按需订制。电视剧已成为一种载体,把各个产业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韩流”国际化的成功,韩国影视剧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深度发掘功不可没,这一点值得借鉴。如何让老外看懂中国文明和历史,怎样在传统叙事中寻找新的价值?我们面临更年轻的观众,在传统故事当中,人物和结构都是传统的,但怎么从古代巨著里找到现代意义,也就是传统文化中的现代剧,或者从现代戏中发现传统文化,值得深思。(作者单位:新华网)

栏目责编:邵满春

猜你喜欢

韩流韩剧星星
韩剧的那些美丽“套路”
“反韩流”排名:中印泰列前三
On Syntactical Features of John F. Kennedy’s Inaugural Speech
串星星
浅谈湖南地区“韩流热潮”与湖南高校韩国语教学
韩流文化的营销传播模式
感不感动
讨喜心型脸 像韩剧女主一样美!
韩流消退之后
来自星星的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