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更需要走群众路线

2014-08-26徐迅

声屏世界 2014年5期
关键词:时政宁波民生

□徐迅

从“三贴近”到“走转改”再到“走群众路线”,新闻媒体只有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才能采制出一篇篇形式活泼、内容充实的新闻。那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应该怎么样走群众路线才算是科学合理?

一般说起来,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要比社会民生新闻难,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走群众路线比央视和省级卫视时政新闻更难。这是因为,其一,时政新闻与社会民生新闻定位不同,前者注重新闻宣传教育,后者注重新闻互动沟通。这导致时政新闻在电视大众心目印象里属于阳春白雪,社会民生新闻属于下里巴人,两者的差异让社会民生新闻更容易得到普通大众的青睐。其二,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与央视、省级卫视时政新闻地位不同,前者侧重当地政府领导日常工作动态,后者侧重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动态。这导致地方时政新闻在电视大众心目印象里类似工作简报,枯燥单调。其三,时政新闻与走群众路线之间存在一定的困难。毕竟时政新闻承担着更重的方针、政策、指令、计划等诸多信息发布任务,这与普通群众或多或少会产生一些距离感。因此,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采取自己的应对措施,即走群众路线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在未来新闻媒体多元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怎么做才能使得时政新闻与群众路线真正切实地融合?

首先,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一定要深刻意识到走群众路线对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每一名时政新闻工作者努力在日常新闻节目制作中体现做到做好“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作的目标,才能让普通受众感受新闻传播的魅力,使时政新闻发挥应有的宣传教育鼓舞作用。

其次,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要针对不同观众群的不同需求口味,按照科学合理地编排策划,进行节目的日常采访报道拍摄。虽然时政新闻承担着相当分量的政治宣传任务,但是电视行业本身依然要根据新闻传播规律办事。只有顺应新闻不是简单枯燥地说教而是客观生动地报道的规律,才能采制出具有生活气息特点,让观众喜欢且接受的主流时政新闻。

第三,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需要与社会民生新闻开展适时的交流沟通,相互学习节目走群众路线的方法。社会民生新闻因为接地气,更加容易得到普通观众的支持喜爱。究其原因,关键一点在于亲民近民。如果时政新闻能够达到这些效果,就找到让观众重视的捷径。

第四,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必须适时地深入普通百姓身边进行节目互动推广活动。只有让更多的观众第一时间了解新闻运作整体情况,才能真正支持喜欢时政新闻。

笔者以宁波电视台新闻频道的时政新闻 《宁波新闻》为例,来说明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如何进行群众路线工作。

第一,逐步降低自己身段,淡化新闻说教色彩,强调采访语言生活化、报道内容通俗化、新闻题材深刻化。例如,2014年元月开始,《宁波新闻》进行了适当调整,每天节目减少政府工作会议报道和领导日常活动报道,增加与普通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解读报道。在1月10日的新闻节目里,《宁波新闻》播出了市委市政府领导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工作后,紧接着就播出了解决市民菜篮子、钱袋子及出行、入学、求职等日常生活问题的报道。三十多分钟的节目中,有将近三分之二的篇幅都是和百姓群众关联的新闻,这是《宁波新闻》走群众路线一个最大的变化。

第二,《宁波新闻》与频道社会民生节目 《看看看》定期、不定期开展新闻报道的相互交流。两个节目的采编主创人员利用日常时间,进行新闻业务探讨,开展采访报道技巧训练,并把这些群众路线的成果应用到各自的节目当中。同时,《宁波新闻》还借鉴《看看看》大众化和生活化口语式的新闻采编报道样式,逐步改变自身节目曲高和寡的境地,逐步贴近普通大众的生活。除此之外,《宁波新闻》还与省内外兄弟电视台时政新闻和社会民生新闻开展新闻节目走群众路线的学习交流,定期进行节目制作间的互通交换。

第三,《宁波新闻》摆出了亲民近民的姿态,经常下基层、进社区、入学校、到企业……向广大普通百姓进行节目互动和品牌推广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邀请业内学者专家、省内外同行、热心观众以及电视评议监督员等对当月或当天节目内容和编排制作进行点评审议,以期达到最佳的走群众路线效果。

当然,《宁波新闻》在开展走群众路线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解决了这些不足,就能够让《宁波新闻》更好地进行节目走群众路线的新闻宣传报道。

猜你喜欢

时政宁波民生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一图读懂宁波
拖起明天的希望
聚焦·宁波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时政
时政
时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