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化治理助力“中国梦”

2014-08-26熊智刘艺

党员生活 2014年8期
关键词:中国梦现代化体系

熊智++刘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党中央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也是全会公报最为突出的亮点。这是我们党从新时期和新形势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华民族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内涵

“治理”是兴起于上个世纪末的一种全新的政治概念,根据全球治理委员会的定义: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经营管理相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所谓国家治理,就是指国家主权的拥有者、国家政权的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等多元的行动者在国家的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管理。

作为行政管理的三种范式,“统治”、“管理”和“治理”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需要借助公共权力维持社会秩序和处理公共事务,从而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为一种新兴的政治概念,“国家治理”与“国家统治”和“国家管理”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表现在权威主体的差别,统治和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国家公共权力机关,而治理的主体除了政府外,还包括企业、社会组织以及居民自治组织等;其次是权威的性质不同,统治和管理都具有强制性的,而治理则更多表现为协商;第三,权威的基础不同,统治和管理的权威基础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各种强制性法律法规,而治理的权威来源还包括各种非强制的契约和公民的认同;第四,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统治的权力运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单向管理,而治理则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第五,作用的范围不同,统治所涉及的范围以政府权力所及领域为边界,而治理所涉及的范围则以公共领域为边界。

关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习近平同志有着这样的论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这一重要论述,科学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涵和外延。从治理体系的具体内容来看,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思想体系,《决定》提出的增强“三个自信”,就属于这一范畴;二是组织体系,包括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以及政府机构改革,都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内容;三是制度体系,包括改善党的领导、政府职能转变、公共政策制定等;四是作风体系,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作风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多样化的治理方式、治理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是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特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是我们党在全面深化改革阶段对社会政治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意义

习近平同志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强调:“经过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的持续奋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但通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腐败问题、环境污染、食品安全、贫富差距等等都是实现“中国梦”的拦路虎。国家梦想的实现,需要治理体系的与时俱进。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仅是对人民群众关注的及时回应,更是对国家复兴和民族复兴的庄严承诺,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发展日新月异,社会急剧变迁。在综合国力快速提升的同时,也面临着经济结构多元化、社会阶层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带来的现代治理难题,使政府的传统社会管理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各领域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明显增强,这就要求更加注重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出现动乱局面形成了鲜明对照。但同时也要看到,我们的国家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备,法制还不够健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现象依然存在;公务员队伍的整体能力素质还有待提高;社会参与、群众自治程度还不高。这都要求我们加快治理体系建设,提升治理能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强大动力。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中国梦是现代梦,它寄托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渴望摆脱传统束缚,走向现代社会,追求世界大同的美好愿望。“现代化是一个多层面的进程,它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里的变革。”过去我们讲四个现代化,包括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国防现代化,主要是从经济角度来定义的。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则是从制度建设的层面提出的现代化,包括国家的治理理念、机构设置、制度法规等,实质上就是政治现代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对我们党在新时期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实现从传统人治社会向现代法治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人民当家做主的有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我们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就是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体现人民的主体地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政府、市场、社会组织协同治理的国家治理模式。在现代化的治理体系中,政府和人民都是治理的主体,通过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利,使社会各阶层都能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从而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全民参与。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人民幸福安乐的重要条件。习近平同志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强调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改善民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的所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有通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营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政治环境,真正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得到应有的保障。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路径

习近平同志在出席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时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完整理解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这是两句话组成的一个整体,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的方向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首先就是要实行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一方面要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鼓励和引导市场主体、社会组织、人民群众有序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与决策;一方面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指出“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也是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点。历史实践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凝聚各族人民,不可能把国家治理好。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更好地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

其次,在治理方式上做到法治和德治的统一。国家治理体系涵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个领域,法治就是要从总体上考虑和规划各个领域的改革方案,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和高效的执行体系。一是要加快法律法规体系的构

猜你喜欢

中国梦现代化体系
边疆治理现代化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
“三位一体”德育教育体系评说
武器装备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