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一代

2014-08-25周利生

江西教育A 2014年4期
关键词:灌输梦想价值观

周利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对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是社会中最积极、最活跃、最有生气的一支力量。习近平号召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

“青年最富有朝气、最富有梦想,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有信仰,国家才有未来和力量。青年树立信仰的基础是什么?青年的共同价值又是什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党的十八大分别从现代国家价值目标、现代社会价值取向、现代公民个人价值准则等三个层面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青年一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指明了正确方向,为凝聚青年一代价值共识提供了基本规范。然而,瞬息万变的国际国内形势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青年显得尤为重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一代,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治以教化为本。”“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一代,是塑造人、培养人的过程,要发挥教育立德树人的主功能,广大教育工作者更责无旁贷,在开展工作中,理论灌输发挥着主导作用,社会实践是重要环节,二者相互补充,相互支撑,不可或缺。教育工作者必须处理好它们“虚”与“实”的关系,增强引领的实效性和功能性。既要“虚”功实做,发挥好理论灌输在帮助青年一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功能;也要“实”功真做,价值观从来都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道德的力量蕴藏在每个人的心中,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实现价值。青年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价值疏导和引领,分清“是”与“非”,并掌握明辨是非的理论武器。使青年一代建立起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和自信,帮助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社会实践是价值观形成的沃土,要引导青年一代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课堂”中思考人生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是一个由内在信念转化为现实行为的过程,要把理论灌输与社会实践有机统一起来,让青年一代在知、情、意、行相统一的基础上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彰显价值追求,让价值理念转化为价值风尚。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年一代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青年群体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是一个逐步积累、形成共识的过程,教育系统作为科学的价值引领者和主体承担者,必须以认真的态度,实实在在地抓,坚持不懈地抓,持之以恒地抓,不断在深化上下功夫,久久为功,就一定能够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青年当中形成价值共识,激发实践激情,真正焕发出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驱动力,使青年一代鼓起梦想之帆,驶好梦想之船。如此,“两个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一定能实现!

(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endprint

猜你喜欢

灌输梦想价值观
我的价值观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梦想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意识形态教育中的显性灌输与隐性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