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2014-08-25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构音言语发音

(海南省人民医院 康复治疗科,海口 570311)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

梁娇

(海南省人民医院 康复治疗科,海口 570311)

目的 观察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 193例病例随机分为A,B,C组,A组63例单纯采用针灸治疗(百会、舌三针、金津、玉液),B组65例进行言语训练治疗(呼吸训练、松弛训练等),C组65例采用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观察3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A,B,C 3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46.0%,44.6%,49.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治疗第4,6,8周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6.9%,90.8%,93.8%,显著高于A组的55.6%,65.1%,69.8%,及B组的49.2%,61.5%,6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可调补肝肾之虚,通络利窍,改善发音不清。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针灸疗法;言语训练;脑卒中;构音障碍

脑卒中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致残、致死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1]。构音障碍为脑卒中患者常见并发症,据统计表明,脑卒中患者约有30%~40%可以发生构音障碍[2]。构音障碍是指发音器官神经肌肉发生病变,导致患者发音异常,主要表现为发声困难、发音不准,声调及速率、节律等言语障碍[3]。脑卒中后构音障碍其中以痉挛性构音障碍多见,临床治疗较为棘手。脑卒中后患者因肢体功能及意识障碍较重,易忽视发病初期构音障碍,导致错过最佳治疗时期,病情严重时可影响患者的交流能力[4]。祖国医学对构音障碍无明确记载,依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为“舌謇”“喑痱”等范畴[5]。现代医学对于构音障碍的治疗以言语康复治疗为主,祖国医学则侧重针刺治疗方面。笔者为观察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采用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193例,男103例,女90例,年龄31~74岁,平均(52.29±8.10)岁,病程3~7 d。患者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关于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并经CT、MRI明确诊断。所有患者均经改良Frenchay构音障碍量表评定存在构音障碍。临床表现符合构音障碍的特点,声音韵律失常、高低强弱呆板,初始音呈爆发性,且中断明显。中医主症表现为: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障碍、口舌歪斜等。次症为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等。排除过敏体质或不能耐受针刺,排除明显智力障碍、合并造血系统疾病及中风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构音障碍患者。193例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3组患者性别、年龄分布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3组患者均给予相关基础治疗,包括神经营养治疗、改善循环治疗及对症治疗等。A组63例,采用针灸治疗,选穴:百会、舌三针、金津、玉液。操作方法:患者取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使用28号毫针进行治疗,捻针转速150次/min,每次1~2 min,间隔10 min行针1次,留针30 min。舌三针(第一针为上廉泉,第二针、第三针分别在上廉泉左、右旁开1寸处),向舌根方向斜刺0.5~0.8寸深,提插捻转手法强刺激约1 min,留针30 min。金津、玉液点刺放血2~3滴。1次/d,4周为1疗程。B组65例,采用言语训练治疗,训练内容有发音及语言表达训练,包括:呼吸训练、松弛训练、口面与发音器官的训练、音辨训练、发音的训练、韵律水平训练,每日上午治疗1次,每周5次,4周为1疗程。C组65例,采用针刺联合言语训练治疗,治疗方法及疗程同A,B组。

1.3 疗效标准 观察3组治疗2,4,6,8周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疗效标准依据Frenchay构音障碍评分进行制定[6],痊愈:言语基本正常,Frenchay评分27~28;显效:言语清晰度、音调音量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Frenchay评分提高2个等级或以上;有效:言语清晰度、音调音量较治疗前有所改善,Frenchay评分提高1个等级;无效:构音障碍症状及Frenchay评分无明显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15.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临床疗效对比 见表1。

表1 3组治疗后各时间点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A、B组治疗后4,6,8周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 本研究中均未出现晕针、断针、滞针及全身反应情况,A,C组仅有少部分患者出针时出现点状出血,采用无菌棉球按压后止血。

3 讨论

构音障碍是指由于发音器官神经肌肉的器质性病变而引起发音肌肉无力、肌张力异常以及运动不协调等,产生发声、发音、共鸣、韵律等言语运动控制障碍。构音障碍依据神经系统损害部位和言语受损严重程度的不同可分为6型,分别为弛缓型、痉挛型、运动失调型、运动过少型、混合型、运动过多型,其中痉挛型最为多见[7]。

脑卒中后构音障碍是因脑血管意外后,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导致构音肌群的肌张力增高及肌力减退引起的言语障碍。目前现代医学对于构音障碍的治疗是以言语康复治疗为主,传统医学研究则侧重针刺治疗方面。常丽静等[8]认为“醒法”治疗是脑卒中病的中医特色疗法,取穴用内关、人中以调神导气,强调风池、完骨和翳风颈项部三穴的应用。另有研究[9]表明,言语训练可解除受抑制的神经通路,促进神经细胞代偿,从而弥补坏死的脑细胞功能,加速语言功能恢复。言语训练主要包括有松弛训练、呼吸训练、发音的训练、音辨训练、错误发音纠正训练、韵律水平训练等,可促进发音及语言肌肉的正常运动。中医学研究[10]认为,针刺可改变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纠正大脑细胞的不活跃性,使失活的大脑细胞重新激活;并可改善缺血性半暗带的局部神经元的低氧超极化状态,从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本研究中,A,B组患者分别采用针刺及言语训练治疗,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构音障碍症状均有改善。针刺所选百会穴为督脉经穴,其联系脑部,脑为髓海,其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舌三针中廉泉为任脉与阴维之会,居于咽喉要道,可调节阴阳之气,取该穴有开窍通络、化痰利咽的作用,为主治语言不利的重要腧穴;金津、玉液为经外奇穴,可加强通经活络、调畅气血之功。此所选腧穴均与舌相连,舌在语言构成中起着确定性的作用,上述穴位配伍针灸可达到调补肝肾之虚,通络利窍,改善发音不清的目的。本研究中,3组患者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比较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4,6,8周后,C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组(P<0.05),表明运用针灸结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疗效优于单纯应用针刺或语言训练疗法。

[1]王恩龙.运用SPECT脑功能成像技术研究头针对缺血性中风的作用机理[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3):515-516.

[2]庞子建,李胜利.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共鸣水平机制及康复疗效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15(5):449-452.

[3]杨孝芳.施杨婉琳,崔瑾,等.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后假性球麻痹患者构音障碍影响的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42-43.

[4]赵妍妍,白俊敏.项针配合言语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失调型构音障碍的疗效[J].中国康复,2013,28(1):38-40.

[5]史术峰,吴桂华,张亚娟.头项针结合舌针对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6):17-19.

[6]徐基民,李惠兰,卢虎英,等.针刺对构音障碍患者言语和声学水平的影响[J].世界针灸杂志(英文版),2011,21(1):1-7.

[8]常丽静,宁丽娜,熊杰.舌针治疗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应用体会[J].吉林中医药,2011,31(6):549-550.

[9]曾学清,滕东时,张子辉,等.针刺治疗中风后构音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1,19(4):69-70.

[10]陈加俊.脑梗死后脑可塑性机制及针刺影响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4.

Acupuncturecombinedwithlanguagetrainingforpoststrokedysarthria

LIANG Jiao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People's Hospital of Hainan Province,Haikou 570311,China)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speech training for poststroke dysarthria.MethodsA total of 193 patients with poststroke dysarthria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1 to 2012.1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groups A,B,C.Group A was treated with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group B with speech training,group C with combination therapy of acupuncture and speech training,curative effect and adverse reactions of three groups were compared after treatment.ResultsAfter 2 week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s A,B,C was 46.0%,44.6% and 49.2% respectively,with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P>0.05);a significantly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76.9%,90.8% and 93.8% in group C was observed after treatment of 4,6 and 8 weeks,compared with 55.6%,65.1% and 69.8% in group A,and 49.2%,61.5% and 60.2% in group B (P<0.05);there is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 of total effective rate between groups A and B (P>0.05).ConclusionCombination of acupuncture and speech training is effective for poststroke dysarthria,without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

acupuncture;speech training;stroke;dysarthria

10.13463/j.cnki.cczyy.2014.04.040

梁 娇(1971-),女,大学本科,主管治疗师。研究方向:言语吞咽康复技术。

R255.1

:A

:2095-6258(2014)04-0669-03

2014-04-28)

猜你喜欢

构音言语发音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小脑斧”“大西几”……孩子说话不清楚怎么办
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构建儿童构音障碍诊断、评估和整体康复方案
压舌板在儿童构音训练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Playing with h
Playing with /eI/
机能性构音障碍
Playing with u_e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