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内科医院感染部位及病原谱分析

2014-08-25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泌尿系统内科病原菌

胡 平

(陕西师范大学医院 内科,陕西 西安710068)

目前,随着大量侵入性诊疗技术在临床上的普遍使用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感染源、感染途径和易感人群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1]。虽然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发展进步,但患者在医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依然持续攀升,医院感染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不仅是评价医院临床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也密切关系着患者的治疗及预后。相关数据显示,呼吸内科的医院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临床科室,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方面面临着重大挑战[2]。为了解呼吸内科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和感染病原菌谱,我院对2012年5月—2013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321名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6月呼吸内科收治的1321名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53例(57.0%),年龄39-78岁,平均年龄(54.7±6.1)岁;女性568例(43.0%),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3.9±6.5)岁。

1.2 调查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呼吸内科1321名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查阅和整理统计,严格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规定的标准对感染病例进行复核诊断[3],统计分析临床标本致病菌检测资料。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Data 3.1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采用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感染基本情况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1321例,发生医院感染78例,感染率为5.90%,其中男性41例,女性37例。感染者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61.4±5.2)岁。感染者中41-50岁8例,占10.26%;51-60岁21例,占26.92%;61-70岁33例,占42.31%;71-80岁16例,占20.51%。

2.2 感染部位调查结果

7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部位主要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其中以呼吸系统感染最多,78例感染者中41例属于呼吸系统感染,占52.56%;其次为消化系统感染和泌尿系统感染,分别占21.79%和16.67%;其他系统感染7例,占8.97%。各个系统感染例数之间作χ2检验,P值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呼吸系统感染中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上呼吸道感染为28例,下呼吸道感染为13例;消化系统感染主要为口腔和胃肠道感染。78例感染患者中有1例发生血液感染,详见表2。

表1 78例患者感染分布情况[n(%)]

表2 78例患者感染部位情况

2.3 病原菌谱分析结果

从本院呼吸内科78例医院感染患者标本中,一共检出病原菌350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5.14%。革栏阳性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革兰阴性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以及其他肠道杆菌等。检出菌株排名前4位的病原菌分别为:白假丝酵母菌128株,占36.57%;肺炎克雷伯菌49株,占14.00%;鲍曼不动杆菌35株,占10.00%;铜绿假单胞菌21株,占6.00%。病原菌种类及检出菌数构成情况见表3。

表3 78例患者感染病原菌谱调查结果

3 结论

本次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本院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为5.90%,虽低于国内医院感染总平均水平[4],但仍引起足够重视。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其独特的特征。感染部位以上、下呼吸道感染为主,占总感染率的52.56%,这可能与呼吸内科危重患者较多、患者病情复杂且多接受吸痰、气管插管等侵入性诊治操作使气管腔受压、刺激气道黏膜、破坏呼吸系统天然免疫屏障,细菌易于侵入且患者防御功能减弱有关[5]。其次是消化系统感染,占21.79%,呼吸内科患者多合并其他多种基础疾病,需要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有时需要禁食和鼻饲[6],这会损伤胃黏膜,造成胃肠道和整个消化系统菌群失调,功能紊乱,从而造成感染。第三是泌尿系统感染,78例感染者中有13例属于泌尿道感染,占16.67%,这可能与呼吸内科住院患者机体功能下降,平滑肌松弛,易引起尿潴留导致泌尿系统感染或由于治疗期间尿管留置时间过长而损伤尿道黏膜,为细菌的生长和繁殖提供有利环境,从而导致感染[7]。本研究13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中有11例是由于尿路感染,且多数均为多次或持续插管导尿治疗的患者,这提示侵入性尿道诊断治疗技术的使用可能是引起泌尿系统感染的重要原因之一。78例感染患者病原菌谱分析结果显示,引起患者医院感染的菌群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95.14%,其中以白假丝酵母菌为首(36.57%),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重要菌群。值得注意的是在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医院感染最重要的菌群,占到3.14%。

综上所述,医院感染管理作为关系患者治疗和预后效果以及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医务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8]。呼吸内科应根据呼吸内科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特点,积极治疗患者的基础疾病与合并症,严格遵照消毒灭菌技术规范,定期清洗消毒导管、内镜等治疗器械,减少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尽量减少有创性诊疗技术的使用,严格按照指征使用抗菌药物,以免造成细菌耐药和多重感染[9]。最大限度的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充分保障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简介:胡平(1977-),女,本科,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内科。

参考文献:

[1]韩 黎,魏 华,等.医院感染管理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8):891.

[2]胡淑芳,等.综合医院医院感染情况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1,2(17):52.

[3]楼雅芳,单小云,李 欣.呼吸内科医院感染病原谱及耐药性分析[J].浙江预防医学,2007,19(8):21.

[4]申正义,田德英.医院感染病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108.

[5]郑玉兰,王 翎.呼吸科病房的病原及其耐药性调查[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4(2):180.

[6]杨敬芳,王 悦,焦 青.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感染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病原菌的耐药性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11):1540.

[7]鲁长青.呼吸内科病原菌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J].健康大视野,2013,21(8):48.

[8]杨胜兰,黄毅,田碧谣.呼吸内科患者多药耐药菌感染的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4):3329.

[9]徐海樱.老年呼吸内科感染的因素与预防措施[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114.

猜你喜欢

泌尿系统内科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内转科型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PBL嵌合LBL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呼吸内科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治疗体会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中西医结合内科治疗粪石性肠梗阻9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