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49年,毛泽东与米高扬密谈

2014-08-22安·列多夫斯基/文李玉贞/译

领导文萃 2014年15期
关键词:莫斯科毛泽东苏联

安·列多夫斯基/文++李玉贞/译

1949年初,在国共内战的天平已明显倾向于共产党方面时,苏共政治局委员米高扬秘赴西柏坡,与毛泽东进行过一次秘密谈判。米高扬曾把他同毛泽东及中共政治局委员们的谈判内容整理成一份记录,并于1960年9月22日将该记录提交给了苏共中央委员会主席团,后被收入《俄罗斯总统档案》(特藏卷)。经俄罗斯学者安·列多夫斯基博士整理披露,由中国社科院学者李玉贞教授翻译,米高扬这份重要记录遂得以公诸于世。

记录中毛泽东对米高扬所说的一些真话,虽已不算稀奇,但在一般的国内史料中,仍并不容易见到。譬如,毛泽东曾向米高扬表示,共产党当时尽管一路势如破竹,但仍致力于“避免攻占大城市”。米高扬记录:“他们不想拿下上海。毛说,上海是一个很大的城市,而中国共产党没有干部。共产党的基本成分是农民,共产党组织在商海势单力薄。最后一点是:上海乃靠从外地运入的原料和燃料维持生计。如果他们拿下上海,那么燃料就运不进来了,工业将停滞,失业将蔓延,人民境遇将恶化。”事实上,1949年国民党治下的上海,工业停滞、工人失业、通货膨胀等问题已经很严重。显然,从现实利害关系考虑,尤其是从民心、舆论之向背等角度来考虑,暂时让大城市留在国民党手中,对中共确实更为有利。

类似的权衡,还出现在新政权的成立时机问题上。毛泽东告诉米高扬,“不应急于建立政府”。米高扬曾按照苏共的指示,“劝毛泽东不要拖延成立革命政府一事,要尽快在联合的基础上成立革命政府”,“在拿下南京或者上海之后就立即宣布新革命政府的成立”。但毛泽东不同意这样做,他的理由是:“没有政府他们会过得更有利些。他说,如果有了政府,那就要搞联合,这意味着,共产党就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其他党派负责,这就复杂了。眼下共产党人是……独立的。毛泽东肯定说,这有利于我们清除国内的反革命分子。他坚持这一点,并且论证说,打下南京,也不立即成立政府。”后来的事实证明,毛泽东是对的,他对同民主党派打交道的策略与火候的把握,远在苏共之上。

会谈中,毛泽东还问及了新疆和外蒙问题。“毛泽东怀疑我们打新疆的主意。毛泽东说,新疆伊犁地区在进行独立运动,这运动不受乌鲁木齐政府支配,伊犁也有共产党。”米高扬则明确表示:“我们对新疆没有任何领土野心”。关于蒙古,“毛泽东主动问,我们如何看待外蒙古的统一……毛泽东说,他认为外蒙古和内蒙古可以统一起来,归入中国的版图。”当米高扬表示:“我们认为,即使所有蒙古人联合为一个自治单位,外蒙古也不会为了在中国政府的版图内实行自治而放弃独立”,毛泽东亦只得表示“不拟提出关于蒙古统一的问题”。

此外,记录还对斯大林和毛泽东就苏中对南京政府在1949年1月8日至9日,请各大国首脑居间谈判中国停止内战一事的态度,做了补充说明。

美、英、法几国政府和外交代表,为了防止国民党制度的垮台,非常希望停战,姑且不论其他,单说国民党制度一垮台,就必会使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剧增,所以他们接到南京政府的请求后,立即就开始紧锣密鼓地试探苏方的立场。但当时我们的大使罗申,直到1月下旬也未接到莫斯科方面对此问题的指令,现在才真相大白,原来,斯大林和毛泽东是在通过信函相互协调看法,致使指令延误发出,在这种情况下,罗申以健康状况不佳为借口,回避了1949年1月8日与中国外交部部长的会晤,美国外交部长本打算在会晤中向他及三国大使面交南京政府的正式请求,后来罗申又以同一借口回避了美国大使司徒雷登倡议的同这几位大使的会商。

从莫斯科与西柏坡之间就这一问题往来函电的资料中看出,苏联和中共就南京政府的请求一事,于1949年1月14日最终互换电文取得一致态度。根据商定的情况,苏联外交部长于1949年1月17日,向中国政府驻苏大使转达了苏联方面的回答。

然而,西方大国捷足先登,赶在莫斯科之前答复了南京方面。1949年1月13日,司徒雷登受国务院的委托,向南京政府转交了美国政府的正式答复,其中特别提到:“在目前形势下,试图扮演调解人的角色,不会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后来发表的外交通信,其中收录有司徒雷登从中国拍发给国务院的电报,它发现司徒雷登确信苏联方面不会同意参与调停。

无论是莫斯科,还是我们驻南京的大使馆,对美国如此迅速、消极的反应,都感到非常惊异。因为有许多重要的理由说明,南京政府关于调停的建议,是得到美国政府代表们认可的,故而莫斯科方面产生了疑惑。这似乎由于有人泄露了斯大林与毛泽东之间的函电而造成的,在2月3日的会谈中,米高扬向毛泽东谈到这件事,当时在座的还有周恩来、刘少奇、朱德和任弼时,他记及旧事时说,当时,斯大林在1月10日的电报中,就针对南京政府的请求说,对莫斯科同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交换意见之事,必须严格保密。

米高扬对毛泽东及他的同事说:“我们知道,英国、美国、法国同意在国共之间调停,后来,这些大国不知如何探悉苏中反对外国调停,他们不愿丢面子,就改变了态度,拒绝出面调停,因此必须认真抓好保密工作,并注意中共周围的人中,是否有不可靠会把情况传到美国那里。”米高扬将此次会谈电告莫斯科:“毛泽东全然否认这种可能,他说,因为这些重大的问题,特别是与莫斯科的往来信函,一般只有在场的中央委员会成员、一位翻译师暂及杰列宾同志知晓。上述诸人都十分可靠,他相信他们,说到已发生的事情,他宣称,英美人士早在得知我们的态度之前,就公开报道说,苏中将反对调停,毛泽东反复说,不排除(原文如此,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应是“不存在”)中共人士泄密的可能性。”

争取苏联在军事装备和经济建设层面的援助,同样是秘密谈判的焦点。据米高扬披露,苏联曾“把从日本关东军手中缴获的全部70万军队的武器交到中国革命军队手中”,“林彪在东北的部队从苏联指挥部得到的武器,不仅有缴获的日式武器,同时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和苏制的武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不愿外界知道这一点。”毛泽东曾在会谈中对米高扬讲过一个小秘密:“当国民党将军傅作义率部起义之后,林彪部队进入北平之时,他们所使用的苏制武器全部被上缴,并以美式装备取而代之。中国共产党想以此证明,是蒋介石用美国的技术装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米高扬还披露,周恩来曾向他提请坦克和反坦克炮等装备的援助,“周恩来说,‘我们只有150门反坦克炮,太少了,因此想请苏联给我们一些。我们的坦克也不行。现有的大部分是轻型坦克,最重的15吨。”米高扬所披露的这些资料,显然会对以往所谓“小米加步枪”的传统宣传模式,构成某种修正。

在会谈中,曾屡次提及前几年及中国人民解放军准备新阶段军事行动期间,苏联对中国共产党援助的作用和形式问题。2月4日米高扬与毛泽东会谈后,米高扬在发给莫斯科的电报中,谈及此次会谈内容时写道:“毛泽东强调,苏联过去和现在都给了中国共产党以巨大的援助。为此,中国共产党对联共(布)表示衷心的感谢。毛泽东着重指出,如果没有苏联的援助,我们很难取得目前的胜利。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应自力更生。毛泽东说,但事实又的确不能否定,即占苏援四分之一的贵国对东北的军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自《党的文献》)endprint

猜你喜欢

莫斯科毛泽东苏联
莫斯科第一届宠物狗节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崛起,莫斯科大公园
1949,毛泽东点将
车“游”
第三只眼看莫斯科
苏联出版节的由来及其变迁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