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农业 铸就通州农产品绿色品牌

2014-08-22赵桃之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4年19期
关键词:生产区通州区蔬菜

赵桃之

现代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蓬勃向上

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区位优势,通州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得天独厚。自20世纪90年代,通州区在城郊型农业基础上积极开展了都市农业发展的探索。现今,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蓬勃兴旺,前景向好,不仅有一定规模的小麦、玉米等大田作物传统种植,还坚持走农业产业化发展之路,重点突出首都“菜篮子”工程建设,农产品供应保障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

通州农业一直着力实施设施化、标准化、特色区域化农产品生产,重点推进了优质蔬菜规模化发展、食用菌产业提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和畜禽健康养殖等工程。蔬菜面积一直稳定在1.2万公顷,其中设施农业0.5万多公顷,蔬菜年总产量达80万吨;生猪、家禽及其他畜牧产量稳定增长,年出栏生猪稳定在45万头,禽肉600万只,禽蛋生产1.5万吨,奶牛存栏1.2万头,生鲜乳产量5.5万吨;高效生态渔业得到大力发展,新建改建12个规模水产养殖基地。在增强农产品生产能力的同时,全区以推进“三品一标”工作为重点,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目前,全区已有87个基地的176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有3个基地的17个产品获得绿色农产品认证,有15个基地获得有机农产品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已覆盖全区97%以上的农产品。创建了“西集好农夫”大樱桃、“金娃娃”鲜猪肉、“永旺”山药等50多个农产品名优品牌。

“菜篮子”工程建设专业高效,特色发展

通州区以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为目标,以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以产业带、产业群、专业村、高效点为建设重点,又快又好发展,推进了“菜篮子”工程建设。引进新优品种,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品种丰富,数量充足,质量安全,使通州成为了名符其实的首都“菜篮子”商品主要供应地。

一是蔬菜规模化生产区,已经初步建成了以宋庄、潞城、西集和漷县等乡镇为重要区域的优质蔬菜规模化生产区, 形成了以漷县镇徐官屯为核心的万亩生菜专业生产,年产生菜6万吨;以于家务果村为核心的万亩芹菜生产,年产优质芹菜 7 500吨;以及以永乐店镇大务村为核心的果菜专业生产区,以潞城镇八各庄为核心的叶菜生产区,以张家湾镇陆辛庄为核心的水生菜生产区。通过示范推广成熟的新品种、新技术,带动培养重点生产基地和骨干农民,全面提升设施蔬菜生产能力,从而推动蔬菜产业发展。

二是食用菌产业生产区,建成了以永乐店、漷县和马驹桥等乡镇为区域的食用菌产业生产区,以发展农产品工厂化生产为主要特色,建设“一带两园三个中心”。一带是孔兴路食用菌产业带,包括孔庄、陈新庄等八个村;两个园区及食用菌主题公园和低碳型高效生产示范园;三个中心即菌种与配套应用技术研发中心、大宗菇和中高档类菌棒生产中心。仅永乐店镇2013年就已建成的林地棚室面积达到267公顷,年产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食用菌1.8万多吨。

三是水产养殖示范园产区,建成了以台湖、张家湾和西集等乡镇区域的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园产区,建立了观赏鱼、食用鱼良种繁育、科技试验示范和科技服务三大体系。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做好水产品监、检测工作,加大水产养殖环节监测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水生动物疫情。2013年,通州区观赏鱼养殖水面约418公顷,年产量2.5亿尾,产值1亿元。已建成食用鱼养殖水面67公顷,年产鲤鱼、草鱼等2 655吨。

四是畜禽养殖示范生产区,建成了以潞城、西集、永乐店、宋庄和梨园等乡镇区域的畜禽健康养殖示范生产区,突出生态、效益理念、稳定发展养殖业,对原有养殖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进行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改造,全面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降低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保障首都人民肉、蛋、奶的有效供给。

五是设施农业集中生产区,建成了以永乐店、于家务、马驹桥、西集等区域的设施农业生产区,发展设施蔬菜,建设工厂化育苗、蔬菜标准园、蔬菜出口加工基地和食用菌产业基地。利用蔬菜集约化育苗场建设项目优势,推进集约化育苗程,培育引导育苗场进行市场化运营,促进自身健康发展。西集镇育苗场是连栋温室加日光温室,育苗面积达到1800平方米,每年繁育各类优质种苗400万株,于家务的育苗场是半地下的日光温室,面积1500平方米,以繁育叶类蔬菜种苗为主,每年繁育芹菜、生菜、番茄、西兰花等种苗500万株。全区集约化育苗1000万株,除满足本地蔬菜生产需要外,还供应河北坝上地区蔬菜生产需要。

从农产品种植栽培的源头入手,绿色防控

通州区农委副主任朗德峰说:“农产品质量安全是种出来的,而不是管出来的。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最重要的是从农产品的种植栽培技术入手,从根本上抓起。”首先,通州区的农业生产经营形式以集体组织为主,企业或合作社的专业标准和集约化的生产程度高,生产主体以质量求生存的要求更加迫切,技术资金投入多且手段相对完善,以技术提高生产品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其次,“菜篮子”工程的工厂化育苗基础工作扎实,机械化育苗程度高,病弱苗少,而采用机械化栽苗机栽植,不仅提高生产功效,还解决了人工栽苗弊端,栽苗质量好,苗纯苗壮作物自然生长得好。第三,设施农业改变了种植方式,利用夏季不能棚内生产的空当,注重对土壤和棚室进行消毒处理,以达到灭杀虫卵病菌之目的。如果一旦发生了病害,区镇农技推广部门的绿色生态防控措施首先被实施,即利用生物和物理方法及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达到降低病虫害暴发的几率。

通州区近年重点实施了设施蔬菜高产高效示范点建设工作, 在全区范围建立31个高产高效示范点,以市、区专家及农民“专家”为技术依托,结合生产实际制定高产高效技术方案,并根据实际需要,给予示范点包括防虫网、遮阳网、黄板、生物农药以及优质种苗在内的多种物化补贴。在作物生产的关键时期,聘请专家进行田间技术指导。推广实施了10余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双网覆盖、黄(蓝)板诱杀、灯光诱杀、性诱剂、二氧化碳吊袋施肥、落蔓夹、防折环、膜下滴(暗)灌、重力滴灌、嫁接、生物农药以及精准施药等。通州区进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从种植栽培技术入手,全程实行绿色防控,是从源头上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举措。

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追溯管理

首先,通州区强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程全面启动,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蔬菜等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杜绝使用五种高毒高残留农药的违法行为。突出查处了在蔬菜用药中非法添加未登记农药的问题,积极推进农药经营者名录管理。突出查处违规使用抗菌药问题,规范兽用抗菌药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突出查处鱼苗违规使用孔雀石绿等行为,并且注重防止反弹现象的发生。

其次,加强和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站建设。通州区针对乡镇是农产品生产源头把关和质量控制最前沿阵地的现实,确保“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仪器设备、有经费”目标落实到位。完善农业标准化基地长效监管与考核评价机制建设,实施农业标准化基地的分级动态管理,扩大优级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数量,不断提升农业标准化的整体水平。

第三,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构建统一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模式,实现“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通过明确人员、建章立制、规范用药、开展自检自测等手段,构建生产主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源头控制与保障能力。

第四,加快推进区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以现有检测能力为基础,加快全区各农产品质量综合检测站建设,为肉蛋菜奶鱼等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推进现有检测单位规范化管理,规范抽样检测程序,加大检测人员培训,提升检测能力和水平,发挥检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2013年全年检测样本量超过了5万个。在对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检测中,合格率达100%。通州区从农产品生产源头入手,强调走区域化生产的品牌发展之路,广泛推行安全生产新技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强化重点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构建农产品追溯管理统一模式,“安全农业”水平稳步提高,强有力地保障了首都人民绿色无公害食品肉、菜、蛋、奶的有效供给。到“十二五”末,“菜篮子”产品将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生产量翻一番,菜篮子主要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100%。通州区都市型现代农业结构更加合理,优势产业更加突出,产业链条更加完善,市场保障能力更强,农民增收更加迅速。

猜你喜欢

生产区通州区蔬菜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奇怪的蔬菜
生产区黄磷储罐火灾的扑救对策探讨
蔬菜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蔬菜也“疯狂”
南通市通州区粮油增产模式分析
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连载二)生产区与生活区布局要求
传统农业生产区农村居民点扩张动因分析——基于山东省平度市的农村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