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孩子遭遇恐吓不愿去上学时

2014-08-18荆辉

现代家长 2014年7期
关键词:强人坏孩子同龄

荆辉

那天,孩子愁眉苦脸地说,下午不想去上学了。我问及原因,她说:“有个叫小玮的同学非说我弄坏了她画的琴键图,让我赔。”我说那再画一张给她,孩子说,不行,她就要她原来的那一张。我再提议,那就送她一张白纸,让她自己再画一张,孩子还是摇头,说那样更不行。我换个角度问:“那你把那张图弄坏成什么样子了?”受了委屈的孩子眼泪夺眶而出:“是小玮自己跌倒,手里拿的图纸撕坏,有一小片飞到了我的腿上,她就赖上我了,还说不赔她就和我没完。”

我明白了,孩子生平第一次遭到了同龄孩子的“恐吓”,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只有选择逃避了。我给她讲了一大堆遇事不要害怕,而要勇敢面对的道理。孩子说:“妈妈呀,你讲的我都懂,可是我不是你呀。”我笑了,因为孩子只看到了我作为母亲坚强的一面,却不知道我童年时与她几乎一样的胆怯。

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慢慢改变很多。生活会很有耐心地教会你怎样抛弃胆怯懦弱,让自己勇敢无畏,从而在外人眼里,你成了一个不能随便招惹的角色。什么是强人?能够拥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气势,懂得“你给我尊重,我就给你尊重,要是我得不到你的尊重,我会立马收回自己的尊重”的处世原则,不畏惧强大,不欺负弱小,这才是成为一个强人的根本之道。

然而,谁的成长不需要付出点儿代价?

记得我第一次出现恐惧心理时应该比我的女儿现在的年龄还小。那是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一只长着弯弯大角的山羊挡在了我上学的路上。我上前踢了那只羊一脚,不巧被一帮高年级的男生看到。于是,他们大呼小叫,说我踢羊,是个可恶的坏孩子。一个7岁的孩子哪里见过这样的阵势?并且,他们似乎刻骨铭心一般记住了我,每当遇到我,必然会冲我指手画脚:“这不是那个踢羊的坏孩子吗?”为了避开他们,我选择了一个在我今天看来非常可笑的方式——走远路,绕上大半个村庄去上学,并且一坚持就是两年。两年后,当我再与他们碰面,而他们只是漠然地走过我身旁时,我才知道,他们早就不记得我了。

现在,我的孩子面对类似问题,我绝不能装着没看见。出门的时候,我拨通了老师的电话,老师很痛快地答应帮我解决。不多时,我接到了小玮爸爸的电话,歉疚的话听他说了很多,我只提了一个要求,让小玮登门道歉。

放学后,小玮在我家楼下徘徊了很久,终于鼓足勇气敲了门,进门说了声“对不起”。我微笑着站在小玮面前,不紧不慢地对她说:“小玮,我知道在同龄孩子的眼里,你是一个很强大的人,强大到可以让别的孩子因为害怕你而不敢去上学的地步,可是,当你站在比你更强大的我面前时,你是不是也有点害怕?”小玮点点头。

我继续说道:“每个人的成长都不可能一帆风顺。被帮助、鼓励、赞美,会给你留下很美好的记忆,而被排斥、孤立、恐吓,会给你留下很难消除的阴影。我没有想到,你——在我眼里很优秀的一个孩子,会以这样的方式对待同学。也许你觉得自己很强大,可以无所顾忌地欺负弱小,但是,总有一天你会发现,欺软怕硬,会让真正强大的人瞧不上你,而弱小的人会团结起来反抗你。难道你没有感觉到,附近的孩子都躲避着你吗?为什么躲避你?因为你总是攻击、嘲笑别人,而不是谦和、礼貌、以理服人。你们现在都还小,说不定将来上了中学、大学,乃至工作后,都有可能在一起成为同学同事,当别人问起你是个什么样的人时,你一定不想让他们说,小玮从小爱欺负人,谁都不愿和她做朋友。强大者如果不具备美德,以后很难真正强大,弱小者在以后的成长中,也不一定会永远弱小。既然你的性格天生比较刚强,为什么不试着团结同学,多帮助同学,让自己在同学心目中,成为真正的强者呢?”

小玮听到这儿,眼泪掉了下来,再次诚恳地说了声:“对不起,我错了。”

“你刚进门的那句道歉,是为了完成老师、父母交给你的任务,而这句道歉是来自你的内心,所以,我们接受你的这次道歉,希望这件事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发生,也相信小玮以后能做到对同学团结友善,是不是?”听完我的话,她使劲地点了点头。

小玮礼貌地和我们道别后,女儿激动地对我说:“妈妈,我好佩服你,什么时候我能像你一样强大就好了!”“放心,一定会的,因为我小时候像你一样弱小。”

是的,我忘记了弱小的我,什么时候开始抗争的,但可以肯定的是,第一次抗争的结果一定是令我满意乃至惊喜的。所以,在以后无数次的反抗中,我终于百炼成钢,走向坚强,并慢慢懂得:所谓真正的强大,不是拥有多大的权势,也不是拥有无数的金钱,而是拥有强大的内心。

【编辑:潘金瑞】

猜你喜欢

强人坏孩子同龄
小学低段育人专题活动中当代英雄榜样教育路径初探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没带作业的“坏孩子”
利比亚乱局中的“军事强人”哈夫塔尔
NBA坏孩子
Let's play!一起玩吧!
面对
不同龄段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血压与尿杏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我们都是坏孩子,恋着青春的样子
对我国男女不同龄退休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