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框架结构施工常见问题分析

2014-08-15广西宁铁建筑总公司广西南宁530001

江西建材 2014年15期
关键词:梁柱柱子保护层

■张 熙 ■广西宁铁建筑总公司,广西 南宁 530001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施工,将能有效的提高建筑物承载能力,使建筑物的结构整体性得到有效的改善,同时对于施工成本能够有效的降低,所以这种施工工艺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运用。可是在施工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说明与规定,致使在施工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钢筋施工问题、混凝土质量问题、保护层的问题,导致一些建筑物在结构受力上发生着变化,从而对结构质量和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1 框架结构施工中钢筋施工存在的问题分析

(1)柱子钢筋施工存在的问题。在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柱子钢筋施工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柱子主钢筋发生位移的情况,而相关的技术规范要求,不管是采用什么形状的柱子作为主钢筋,都必须设计配筋的具体数量,同时在施工的时候必须保证各主筋均匀的配置;在梁柱节点处,柱子中的箍筋数量不足,因为在梁柱节点处,施工设计所需的钢筋数量比较的多,这样将会增大施工的难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施工的难度,施工人员人为的减少了箍筋的数量,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柱子的受力情况;纵向钢筋节点角部的弯弧不正确,这主要也是施工人员为了减小施工难度,施工中采用不符合规范要求直径的钢筋造成的,这将影响顶层端节点的安全性。

(2)梁板钢筋施工存在的问题。在梁板钢筋施工中,同样发生着梁主钢筋位移的现象。如果梁板受力钢筋为两排及两排以上的时候,位移现象就会更加明显。梁板主钢筋发生位移,将会使钢筋合力的重心发生偏移,从而使梁板的有效高度发生变化,影响框架结构的安全性;梁板钢筋锚固长度的问题,在施工中为了保证锚固的有效长度,一般都会在节点区域采用弯曲的方式进行钢筋的穿插,这时如果水平锚固的长度不足,就会出现钢筋破坏保护层的现象。同时由于施工人员技术的不同,对于施工缝进行留设的时候不合理,使得钢筋锚固长度不够。

(3)钢筋施工的改进措施。首先,可以采用模具进行定位施工。在进行柱钢筋施工的时候,可以先绑扎一道箍筋在混凝土接搓面上,然后用模具使每根柱主钢筋都得到固定,这样就能保证钢筋的均匀性,当进行混凝土振捣的时候,就不会发生钢筋位移的现象。其次,对于柱子节点处钢筋施工,可以通过“骨架”来完成。第一在钢筋进行下料加工的时候,严格按照图纸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进行下料,其长度可以根据节点箍筋的长度来确定,并把箍筋的开口处焊接好,同时按照设计要求的间距用短钢筋焊接于柱箍筋处,使箍筋成为一个两端开口四周封闭的“骨架”。第二当“骨架”生产成功后,在安装梁钢筋前,就把骨架套入柱子的纵钢筋中,同时垫上垫板放置于楼板的模板上,这时就可以进行纵向钢筋的穿插与绑扎工作。当梁钢筋安装完后,节点区的骨架和梁就会一起下落,使得钢筋节点处的钢筋施工不会出现变形等问题,数量又符合了相关施工要求,保证了框架结构的质量。然后,应该加强施工人员的管理与培训。在进行钢筋施工的过程中,很多人为因素造成施工混乱、错误,使得框架结构质量受到影响,所以必须对施工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使施工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熟悉施工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的问题。

2 框架结构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问题分析

(1)混泥土强度等级不同部位施工存在的问题。在框架结构施工过程中,要求是要增强柱子的承载力,抗剪力,增强节点的性能,这就需要根据混泥土的等级针对不同部位进行施工。规范要求是梁柱需要分别进行混泥土的施工,可是在施工的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施工人员为了方便都是把梁柱混泥土施工进行同时施工的,这样对施工缝的处理就存在问题,不符合施工要求。对大体积混泥土施工过程中,不能对水化进行控制,导致混泥土存在质量问题。

(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施工改进措施。在进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需要对供需双方做好技术交底与方案沟通,保证混泥土的供应能够及时。针对泵车、泵管、浇筑方式、程序和钢筋配筋方案等落实到责任人,这样才能有效的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水化现象。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温控监测,再通过抹面、收浆、压实硬化后的混凝土应该进行及时的保温、保湿养护工作。针对梁柱节点区域的混泥土施工,应该采用梁柱分开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施工缝的正确处理。一般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锚固,强节点”的原则进行施工。同时施工中,应该根据规范要求,当梁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节点处应该按照强柱弱梁的原则进行施工,节点的混泥土强度应该与柱的施工使用相同等级的混凝土,这样既能保证框架结构的质量,同时方便施工。对施工缝进行施工时,应该及时对施工区域的杂质进行清除,减少浮浆等对施工缝施工的影响。

3 框架结构施工中保护层的问题分析

(1)保护层存在的问题。在进行混泥土框架结构施工中,保护层是对钢筋进行保护的措施,这样才能保证钢筋不发生腐蚀,使得钢筋的黏结锚固性得到有效的加强。可是在施工中保护层的厚度处理不当,钢筋施工方式不科学,导致钢筋外露,影响着框架结构的性能。

(2)保护层施工的改进措施。首先提高施工技术,在对两端进行保护层施工时,可以在保护层超过三十毫米的地方,施工一道双肢箍,其直径、间距应与梁箍筋一致,并增加4根12的纵向钢筋,这样将能有效的提高保护层的保护作用。对主次梁与梁板的节点处钢筋施工时,如果有次梁时,直接把纵向钢筋绑扎于次梁上;如果没有次梁就把纵钢筋绑扎于主梁上,但必须沿主梁方向增加1D12毫米的钢筋,这样就能有效的保证弯矩钢筋保护层的作用。其次应该加强施工设计分析,保证施工的可行性,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难度,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就可以尽可能的做好保护层的施工工作。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混凝土框架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对钢筋施工工艺、混凝土质量和保护层的控制与管理,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变形现象的发生,从而将会更有效的保证建筑的安全。

[1]李晓强.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常见问题[J].门窗,2013,04:184.

[2]马立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中常见问题的讨论[J].科技信息,2009,26:671 -672.

[3]陈秀云,杨青林.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常见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02:322.

[4]李波.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施工的常见问题[J].山东工业技术,2013,15:167.

猜你喜欢

梁柱柱子保护层
城里有朋友
希腊遗址
观察:长廊和柱子
大截面钢管劲性柱梁柱节点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
斜腿刚构拱桥贝雷梁柱式支架的安全性验算
寻找空气保护层
钢框架腹板双角钢连接梁柱子结构抗倒塌性能分析
近距离煤层群上保护层保护范围的数值模拟
保护层开采工作面过地质异常区期间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低屈服点钢板剪力墙梁柱刚接与梁柱铰接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