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髋臼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4-08-15何立锋郝敬旺陕西省商南县医院骨科陕西商南726300

吉林医学 2014年24期
关键词:后柱双柱髋臼

何立锋,郝敬旺 (陕西省商南县医院骨科,陕西 商南 726300)

临床上髋臼骨折发生率约为0.03‰,但骨折的机制和类型相对复杂,与髋臼的解剖结构和外界暴力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近年来,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及工农业生产活动的日益频繁,髋臼骨折发病率有上升趋势,随着对髋臼骨折的认识,内固定材料、手术器械的改进和发展,内固定手术已成为治疗移位髋臼骨折的金标准[2]。笔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57例髋臼骨折,现将具体效果总结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髋臼骨折患者57例,其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19~6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车祸伤、高处坠落伤、重物砸伤例数分别为33例、15例、9例。合并休克、骨盆骨折、内脏损伤、颅脑损伤例数分别为4例、7例、5例、9例,合并四肢、脊柱骨折8例,合并坐骨神经损伤4例。骨折类型:后壁骨折、后柱骨折、前壁骨折、前柱骨折、横形骨折、横形伴后壁骨折、后柱伴后壁骨折、T形骨折、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双柱骨折例数分别为14例、6例、1例、4例、7例、3例、8例、3例、2例、9例。12例合并股骨头后脱位,8例合并中心型脱位。

1.2 治疗方法:57例患者均在3周内手术。麻醉采用全身麻醉,单一的K-L入路时使用健侧半俯卧位,髂腹股沟入路时平卧位,患侧臀部垫高,前后联合入路则采用“漂浮”位。其中K-L入路36例:后壁骨折14例,后柱骨折6例,横行骨折2例,横形伴后壁骨折1例,后柱伴后壁骨折8例,双柱骨折1例。髂腹股沟入路16例:前壁骨折1例,前柱骨折4例,横行骨折5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例,双柱骨折5例。前后联合入路9例:横形伴后壁骨折2例,前方伴后半横形骨折1例,T形骨折3例,双柱骨折3例。

1.3 术后处理:术后负压引流,通常持续24~48 h,持续应用抗生素3~5 d,术后2~3 d进行髋关节被动运动。除部分骨折患者术后皮牵引2~4周外,其余患者术后根据骨折的愈合情况于4~6周后扶双拐下地,到8~12周后进行负重训练,再在16周后过渡到完全负重行走。

2 结果

骨折复位按Matta标准进行评价,结果表明,34例解剖复位,19例满意复位,4例不满意复位。术后对患者进行4~39个月、平均18个月的随访,参照改良的Merled'AubigneHepostel和Postel评分系统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评价为优的患者有34例,评价为良的患者有12例,评价为可的患者有7例,评价为差的患者有4例,优良率为80.7%。

3 讨论

手术成功的前提,首先需要明确手术的指征,明确手术的适应证[3]。手术成功的关键性步骤在于明确骨折分型,并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术前要全面仔细地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依此便可对骨折进行正确分型,进而指导手术路径。笔者最常用的入路有Kocher-Langenbeck入路、髂腹股沟入路、前后联合入路。笔者认为:后壁、后柱、后壁加后柱骨折最佳选择是后方的Kocher-Langenbeck入路;前壁骨折、前柱骨折、前方伴后方半横形骨折需要选择前方的髂腹股沟入路;对横形骨折,前路或后路则依据哪种入路到达移位最大的骨折处,如前方骨折线高且移位大时,可选髂腹股沟入路;对于“T”型骨折和双柱骨折则进行具体分析,每一种入路都有可能,大部分“T”型骨折可经K-L入路完成,大部分双柱骨折可经髂腹股沟入路完成。但对于累积骶髂关节的骨折、明显的后壁骨折或需在直视下复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则需采用后侧或可延伸的入路显露,必要时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扩大的髂股入路、“Y”型入路,虽显露充分,但创伤大,并发症多,特别是扩大髂股入路,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约14%~50%),近年来主张应用的明显减少[4]。髋臼骨折的复位及固定髋臼是构成髋关节的重要结构,一旦骨折对其进行治疗时首先要设法使移位的骨折片解剖复位。专用的骨盆器械、拉力螺钉及能三维塑形的重建钢板为髋臼骨折复位固定提供了最佳的解决方法。重建钢板可塑性强,需充分预弯来适应髋臼部位的特殊形态。准备充分的复位器械和拟定好复位固定的顺序对于部分骨折损伤严重、丧失最佳治疗时机的年轻患者,可考虑行复位内固定。一则延缓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时间,相应延长行人工关节使用年限,二则可以为髋臼局部进行骨储备,为将来行人工关节置换人工关节置换创造有利条件[5]。

总之,手术是移位性髋臼骨折治疗的最佳方法,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前全面计划,选择最佳入路,术中良好复位,坚强有效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1] 宋仁忠.18例髋臼骨折的手术治疗[J].实用临床医学,2007,6(7):41.

[2] Baraiah S,Ragsdale M,Achor T,et al.Open reduction,fixation and primary total hip arthroplasty of selected acetabular fractures[J].JOrthop Trauma,2009,23(4):243.

[3] 董红辉.髋臼骨折诊断和治疗方法与技巧[J].中国实用医药,2009,6(4):75.

[4] 王岩主译.坎贝尔骨科手术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2611.

[5] 吴少泉,吴雪挺,唐华谋,等.髋臼骨折内固定治疗[J].医学综述,2009,11(15):3251.

猜你喜欢

后柱双柱髋臼
人工髋关节翻修术中髋臼骨缺损的重建方法
双柱[5]芳烃的研究进展
单一髂腹股沟入路治疗髋臼双柱骨折的疗效分析
改良髋臼横韧带定位法植入髋臼假体的准确性研究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多孔钽杯及钽金属垫块在Paprosky Ⅲ、Ⅳ型髋臼缺损翻修中的应用研究
探讨后侧入路手术治疗46例胫骨平台后柱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后内侧入路双支撑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后柱骨折
改良后侧倒“L”形入路治疗累及胫骨平台后柱内外侧骨折
1000kV交流特高压新型双柱换位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