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

2014-08-15胡玉媛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天津300192

吉林医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肝病

胡玉媛 (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室,天津 300192)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肾脏功能的有效替代方法,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肾衰竭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皮下动静脉吻合内瘘技术使长期血液透析可以顺利地进行。现结合我院透析36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保护与应用的心得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透析室规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36例,其中男27例,女9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3岁,透析时间8个月~5年。其中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乙型肝炎相关性肾病例数分别为11例、7例、9例、4例,丙肝相关性肾病3例,多囊肾2例。合并感染HBV 23例,感染HCV 12例,1例患者为HBV合并HCV感染。透析机为尼普洛-12,每周透析2~3次,3~4 h/次。

2 结果

36例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中,5例患者在造瘘后6个月~3年发生了内瘘闭塞,其中3例应用尿激酶溶栓后再通,1例闭塞后再次行内瘘吻合术,继续透析治疗;还有1例患者再次行内瘘吻合术后,由于持续血流量不足,改行皮下隧道式颈内静脉置管。

3 护理措施

3.1 造瘘术前护理:术前向患者耐心讲解手术的目的、必要性、原理、过程,并介绍有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并重点讲解各种预防措施,尽最大努力提高配合度。了解患者双手优势侧,通常情况下宜选择非优势侧进行手术,不能破坏术侧血管及皮肤的完整性。术侧前臂表面皮肤不能进行任何针刺、输液或置管,术前1天需积极对双侧前臂腕关节以上的皮肤进行清洁。

3.2 术后护理

3.2.1 病情观察:对伤口有无渗血、红肿、血管搏动、肢体远端血液循环等相关情况进行观察并及时记录,观察是否存在血管震颤、杂音等现象,如果没有或明显减弱甚至消失则表明血流量较小,或血栓形成。如果伤口处存在明显渗血,有可能会有内瘘闭塞发生。如患者有手指发凉、苍白、疼痛、活动受限等相关症状出现时,应判断是否有窃血综合征发生。有异常情况宜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处理。

3.2.2 促进内瘘成熟:内瘘成熟早晚与患者血管自身条件、手术情况及术后配合等存在密切的关系。术后3~4 d可在吻合口10 cm以上近心端静脉行湿热敷,20~30 min/次,2~3次/d;术后1~2周后,可酌情做健瘘操。内瘘成熟通常情况下大概需要4~8周,病情重者会再延长4~8周;本组资料中穿刺时间为23~72 d。

3.3 内瘘应用和护理

3.3.1 一般护理:造瘘侧肢体应避免测量血压,也不要进行各种注射,避免受压,不能用力举重物,防止内瘘闭合及吻合口撕裂。确保造瘘侧手臂处于清洁的状态,透析结束当天穿刺部位避免接触水,无菌敷料覆4 h以上预防感染。告知患者自行判断内瘘通畅的方法,经常监测内瘘,扪测震颤每天1~2次。如发现内瘘血管震颤减弱,杂音降低,应及时就诊。

3.3.2 内瘘穿刺与护理:新瘘管壁薄而脆,开始几次穿刺时很容易形成皮下血肿,故在最初几次穿刺时,要由经验丰富的护士操作,切勿盲目进针;对穿刺条件不是很好的患者,在穿刺前先行热敷,使静脉充盈。穿刺方式可选接扣眼法和绳梯法,扣眼法其内瘘并发症率较低,可提倡作为内瘘穿刺的首选方法[1]。区域法穿刺,由于易引起血管瘤形成和内瘘血栓形成,不建议采用。动脉穿刺点应离内瘘吻合口5 cm以上,针尖向吻合口方向,静脉穿刺点要尽量离开动脉穿刺点,针尖向心尖方向,一般在8~10 cm,以降低再循环量。若穿刺失败出现肿胀,应立即拔针按压、胶布固定、冰袋冷敷,24 h后可用硫酸镁湿敷,直到血肿消散;也可热毛巾湿敷30~60 min,用喜疗妥软膏外涂并轻轻按摩,2~3次/d;还可用鲜马铃薯切片外敷,2~3次/d。透析结束时需采取合理的措施保护好针眼和穿刺点,拔针时动作宜轻柔,并使用无菌棉球压迫止血。

3.3.3 防止出血及血栓形成: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和血小板个体差异较大,尤其是已存在肝硬化的患者,常存在凝血功能下降,PT延长及血小板减少。因此合并肝病的透析患者,在开始透析前应常规检查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状况,并应规律复查,根据凝血状况决定抗凝剂用量,凝血功能较差者可以应用出血风险较小的低分子肝素,严重者可以无肝素化透析[2]。对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患者,要及时调整肝素用量;对于高凝状态的患者可根据医嘱应用抗凝药物治疗。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肝脏灭活水电解质调节激素(醛固酮、抗利尿激素等)下降,比一般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出现水钠潴留,致使透析超滤量过多,引起血容量减少,周围血管收缩,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吻合口闭塞,同时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合并透析相关性低血压发生机会增加,致使内瘘血栓发生几率增加。因此在透析间期在保证患者营养供应的情况下,应严格控制水钠摄入,防止体重增长过多、过快,必要时可以增加透析次数,对于存在残余肾功能的患者,可以酌情服用袢利尿剂,来控制体重增长。

3.3.4 内瘘闭塞的处理:经常查看内瘘是否通畅,若于静脉侧扪及震颤音,听诊听到血管杂音,则提示通畅;若血流不畅,考虑存在血栓形成或吻合口狭窄等情况,则应及时就诊。同时出现内瘘处红肿、前臂疼痛,应考虑血栓形成,此时通过采用尿激酶溶栓。将尿激酶10~20万U加入NaCl溶液10 ml,用7号头皮针在内瘘口上方5 cm左右处,针尖对准内瘘口缓慢静脉注入,随后用注射泵以3万U每小时持续泵入尿激酶20万U。后1~3天听诊是否可闻及血管杂音,是否能触及震颤,判断内瘘栓塞再通,当透析时血流速>250 ml/min,表示内瘘可继续使用。否则当尿激酶溶栓失败,可行血管介入取栓,或行手术再造次造瘘。当内瘘再造失败,可在大静脉留置长期置管。

3.3.5 控制低血压:由于肝脏灭活血管活性物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下降,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比一般血液透析患者更易出现血压变化。尤其当透析过程中脱水过多过快时,患者更易发生低血压[3],长时间的低血压可导致内瘘血栓形成增加。当透析中血压过低时要及时处理,可以降低透析液温度,静脉推注高渗葡萄糖液或输入NaCl溶液,而血压仍无回升时,应立即结束透析。

4 心理护理

合并肝病的血液透析患者较易出现情绪低落,甚至精神疾病,做好患者的心理疏通至关重要,严重时可通过药物治疗。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建立后,患者认识到血管通路的重要后,部分患者会对其倍加关注,甚至出现恐惧心理。医务人员应给予耐心的解释工作,可以安排透析时间较久的患者和透析效果比较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缓解开始透析不久患者的紧张情绪。

5 小结

慢性肾衰竭患者维持生命通常会进行血液透析,基础是需要建立和维护有效的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安全、可靠、操作方便、感染率低,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同时配合精心的护理,可明显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生命。

[1]王文娟,吴春燕,应迎娟,等.穿刺方法对血透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81.

[2]李 颖.无肝素、低分子肝素及改良无肝素透析在肝硬化患者血液透析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1,25(9):2387.

[3]王小琪,马列清.肝病与非肝病血液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血压变化的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561.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高频超声监测自体动脉静脉内瘘术后并发症的价值
髓周动静脉瘘1例报告
分析精准化干预在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的技巧与护理方法
你还在把“肝病” 当“胃病”在治吗?
肺动静脉瘘38例临床分析及诊治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一种基于LBP 特征提取和稀疏表示的肝病识别算法
两种治疗方法对动静脉内瘘穿刺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