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014-08-15田树学郑吉友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10期
关键词:时效性政治思想

田树学 姜 杰 郑吉友

(辽宁科技大学,辽宁 鞍山 114051)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必要性

高等院校是培养祖国建设人才的殿堂,高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也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经济建设健康发展的科技基础,战略意义十分重大。

总体说来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向上的,但是不断受到来自西方腐朽思潮的侵蚀和不健康文化思潮、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加以正面引导,输送正能量,就会导致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低下,很难适应国家的需要。当今社会曝光的青年学生的恶性事件,不断地向我们敲响警钟,人才综合素质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品质和经济建设的发展,有知识、有文化当然重要,但高智商不等于高素质,高学历不等于高人才。因此,加强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使之提到一个新的高度尤为重要,也是教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只有思想政治工作上去了,学生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把自己学到了知识用于实践,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政治思想教育工作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担当起这一使命。

二、大学生的日常思想现状

大学生求学期间,正值青春躁动之际,随着年龄的增加,接触外部世界的机会增多,交往圈子逐步扩大,各种思潮的影响不可低估。这时呈现出的是好奇心、新鲜感,尝试性、参与度同步提升,排斥和吸收并存,日常的政治思想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调研结果表明,当今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具有以下特征:

1.从习惯的接收政治灌输向自己的独立思考转变。尤其是对新观念、新事物、新思潮接受力极强,并极力地加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同时用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来衡量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利于自己的乐于接受,反之就会产生相当的逆反心理,力图使社会合乎自己的愿望和诉求。或者是不惜一切代价地去追索,不切实际地空想,狂躁情绪蔓延;或者是悲观厌世,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沉迷于虚拟世界不能自拔。

2.政治思想处于成长期,幼稚和成长并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总体说来是不成熟的,尤其是我们的学历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的忽略,是非观、善恶观、价值观都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甚至是和正确的传统观念和民族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的。

过分地注重学业成绩和就业前景,而对如何做人认识偏颇,爱国情结、团队精神、集体荣誉感淡漠,很容易走向“只问自己前途,不问是非曲直”的极端。但是,他们又处在成长期,思想还没有完全成型,可塑空间相对很大,这是思想教育切入的最佳时期。

3.外界输入的多样化造就学生思想的多元化。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接触外部世界的空间不同,正能量的吸收和社会诟病侵入的程度也不同;受家庭影响:长期生活在不同背景的家庭,受熏陶的意识形成就大不相同;受校园氛围的影响:好的环境,带来好的风气,几年学业就会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

所以,学生的思想状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向,每个学生的思想轨迹和思维方式,以及思索脉络是不一样的,传统的政治思想教育方式,肯定是不适应的,必须改变和创新。

4.缺乏面对社会的勇气和智慧,不能和师长同学进行有效沟通。不可否认,当今的大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还在依赖家族和家庭的关照,自我生存的能力不强,心理和生理承受力都不强。同时,思想又相当活跃,期望值很高,一旦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受到挤压和打击就会自暴自弃,或者铤而走险,对社会产生危害。

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针对性讲的就是“有的放矢”,如同中医诊脉一般的,对症下药。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才有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和新时期党的方针路线的要求相一致,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相一致,不断紧跟时代的步伐,锲而不舍。形势变了,经济结构也变了,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有了新的内容,教育的方法不变就成了对牛弹琴,效果肯定不好。学生的家庭层次有了很大的区别,经济状况、职务高低、社会地位甚至相差悬殊。这就需要我们的教育要针对不同的个体,设计不同的方式,切入现实,区别对待。比如,针对生活困难的群体,就要多进行励志教育,激发他们的奋斗意志;针对条件较好的学生重鼓励,勤劝勉,多务实;针对经济优越的平时就要敲打敲打,打消他们的优越感,树立自我打拼,独立就业的意识。

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才有感染力。把工作做到点子上,教者信心满满,受教者深有感悟,两者达到心灵上的统一,效果自然地就会体现出来。思想工作是讲究感召力的,政治课的讲授学生得爱听,出了问题做思想工作,学生也要爱谈,这些都和针对性分不开。只有在工作中达到了交流,形成了沟通,达成了共识,思想工作才有感召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谈心、家访、助残、志愿服务等多种手段来实施。只要针对性强,方法对头,效果一定不差。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针对性才有吸引力。正面灌输当然重要,关键在于心理的交流。教师的工作重心必须下移,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在课堂上训斥和在校园里谈心,其效果完全不一样,前者逆反心理串皮不入内,后者情真意切引发震动,为思想的转变打下了基础。工作的方式有许多,团体性的行为训练、群体间的飞信互动、网络与手机上的隔空对话等等,都是心理沟通不错的方式。

四、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是落脚点

1.院校的重视和辅导员老师素质是关键。调研证明,院校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是个薄弱环节,重视不够,办法不多,创新滞后,导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落后于其他学科的教育,全社会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尚未形成,必须改进和加强。

辅导员工作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施行者,关系到工作开展的深度和水平,工作方法的优劣关系到时效性的落实。教师必须做到为人师表,采用先进科学的教育方式增强时效性,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形成合力和整体。

2.真诚相待工作才能卓有成效。老师要和学生交朋友,思想政治教育更是如此,彼此坦诚相待,互为彼此,以心交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进而达到“敬而受教”的效果。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必须注重人文关怀,链接师生的情感纽带,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以人性化的方式疏导受教育者的不良情绪。

对大学生要有足够爱心和耐心投入,真诚地帮助他们,不但从思想上关心,更要从现实上最大限度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把“虚”的工作做“实”,才不至于使思想政治工作流于形式。辅导员老师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思想变化,热情地及时跟进,以求最好的实际效果。

3.时效性、科学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时效性离不开科学的组织和设计,以实践效果为检验的最终标准。首先就是通过教育,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起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政治观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求学的目的是为了报效祖国,服务大众,进而才是自身价值的实现。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要用唯物主义观点来指导教育活动,科学合理地安排活动内容和科目。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分析研究,找到他们的共同点和个性特征,采取多样性的方式方法,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最大的实效。

4.创造校园高雅文化氛围,构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院校对于专业教学要有规划、目标、时效,对思想教育同样也需有缜密的研讨、精密的设计、严格的落实,营造出厚重的文化氛围,使校园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校园文化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分层次地展开。比如文化传承,宣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诗词朗诵、书画展览、非遗展示、民艺表演;比如营造气氛的演讲、讲座、歌会、体育竞赛、科技发明;比如利用网络推广的设计大赛、创意评比、微博互动、飞信聊天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疏通了路径,最终的时效性也是一目了然。

5.要和学院的实际工作紧密相连,不能脱节,这是时效性的关键。入学初期,要切实解决困难学生的实际问题,不使一个学生因为经济问题而掉队,采用“奖、助、贷、补、勤、减”多位一体的助学体系,帮助他们圆满地完成学业,顺利就业。主动联系社会力量、院校互助、爱心救助等公益活动,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资助救援为一体的崭新模式。在具体的工作中,帮助问题同学和落后群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具有挑战性的工作,这就需要热情的工作态度和宽严适度的工作方法。有问题必须严肃对待不姑息,解决问题宽以待人,耐心细致。

尤其是离开学校需要就职的最后阶段,也是思想问题多发的阶段。现阶段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既自傲自尊,又自信自强,也有的自卑自弃。这时,思想教育工作要及时跟上,加强政策教育,注重心理调试,共同搭建学生就业、创业平台,将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之中,贯穿于各项教育活动载体中。

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大学生终生品质的形成,关系到国家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绝不是可有可无。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把这项工作提到一个相对的高度,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找到其内在规律,为人才培养做好服务。

[1]苗丽芬,王波.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张淑芬.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方法新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01).

[3]牛涛.当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调研和思考[J].学理论,2010,(35).

猜你喜欢

时效性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试析如何确保新闻采访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荷载预压加固吹填土时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