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与延伸传播的方式与特征

2014-08-15李倩茜

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年2期
关键词:赣剧传统艺术

李倩茜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中国传统艺术是指植根于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和文化的丰厚土壤,在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深刻影响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融合中形成的符合中华民族审美心理、审美习惯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包括书法、绘画、诗歌、剪纸、皮影、戏曲、音乐、舞蹈、杂技、园林、建筑、雕塑等,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文化价值。总的来说,具有四个特征:从艺术本体上看,崇尚道法自然的艺术精神;从价值取向上看,重视艺术的伦理道德功能;从思维方式上看,强调感性的直觉思维和重和谐的辩证思维;从艺术追求上看,推崇“尚意轻形”的艺术作品。这些特征从本质上决定了中国传统艺术不同于西方传统艺术。它作为一种潜隐型的、不易为现代人理解和体悟的理论体系,既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理层面上的研究与阐释,更需要通过对中国传统艺术现代传播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在保留传统艺术本真性的同时,充分挖掘其现代价值,使其得到广泛传播、长远传承与发展。

一、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

1.中国传统艺术面临多元的生存环境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当今中国传统艺术面临着更为多元的环境,给其带来发展机遇的同时,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中国传统艺术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倾斜和扶持,尤其在提升文化软实力政策提出之后,更掀起了一波波保护传统艺术、开掘传统艺术现代价值的热潮,但也对其本真性的保存构成了威胁。随着艺术市场化和产业化进程的推进,借助现代传播技术手段,中国传统艺术走下圣坛,走出博物馆,开始以不同形式作为一种商品走进大众的生活。同时,也出现了文化价值和市场价值的顾此失彼。面临国内与国外、传统与现代多元文化和娱乐方式的并存与渗透,传统艺术的地位遭到质疑,面临着欣赏群体极度缩水、独特性消解甚至是异化的危险。此外,受众需求的多样化与现代性都给未能实现现代性转换的中国传统艺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多元外部环境的出现,从客观上要求我们在明晰新环境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问题投以更多的关注与研究。

2.中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实践与理论研究

总的来看,目前中国传统艺术的传播实践尚以单一的本位传播为主,较少涉及延伸传播。如戏曲艺术仍以传统的舞台表演为主,书画艺术仍以实物展示为主,虽已开始借助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播,但传播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而单一,所以我国传统艺术的现代传播尚处于初级阶段,其现代价值尚未得到充分的挖掘。笔者认为,传统艺术出现的传播实践滞后的问题主要归因于其传播实践缺乏科学、有力的理论指导,因而对中国传统艺术现代传播进行研究显得必要而紧迫。

3.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与延伸传播

关于中国传统艺术现代传播的理论研究,王延信提出的戏曲本位传播与延伸传播研究对本研究颇有启发。概括地说,中国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最本真、最直接的传播——一台戏的舞台表演、剧本的发行、唱腔唱段的传播,都是属于本位传播。它最能真实地展现传统艺术的本来面貌,是中国传统艺术赖以生存的基础,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第一个层次。中国传统艺术的延伸传播指在本位传播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艺术各类讯息的传播,它是对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再传播,属于中国传统艺术传播的第二个层次。如演出公告、剧情介绍、观后评论、演职员及拍摄、排练等的讯息传播。延伸传播往往可起到渲染气氛、扩大影响的作用,善加利用可为传统艺术的生存、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氛围。[1]索契冬奥会,现场五环设计仅展开四环是本位传播,网上四环加雪花的T恤推出就是延伸传播;作家创作的一部作品再版、改编或静候读者的购买是本位传播,本人亲自上阵签名售书则是延伸传播。

二、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方式与特征

1.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方式

依据艺术传播的三大方式,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方式可粗略概括为艺术品的实物传播、艺术家的亲身传播和艺术的大众传播三种。[2]

艺术品的实物传播。根据传统艺术传播实践和门类特性,又将艺术品的实物传播细分为展示性传播、文本传播和私人收藏。展示性传播主要适用于静态的造型艺术,如书法、绘画、雕塑、园林、建筑、工艺美术、剪纸等。随着历史的发展,展示性传播又细分为传统展示传播和现代展示传播,传统展示传播并不需要借助传播媒介,因为在古代艺术本身就是一种传播媒介。现代展示传播主要表现为在艺术馆、博物馆、展览馆、画廊等进行的日常性展示传播和以传统艺术展为主的集中性展示传播。不同于传统展示传播,现代展示传播中艺术的媒体功能已逐渐隐退,艺术的传播环节独立出来,由专业化的传播媒介和机构进行传播,且由于现代展示传播以大众传播为主,它的影响群体较于古代艺术受阶级限制的群体传播更为广泛、数量更多。文本传播主要以诗歌、散文、小说、音乐为主,包括纸质文本和电子文本。

艺术家的亲身传播。这是一种最古老的传播方式,它以舞蹈、音乐、皮影、戏曲、杂技为代表的舞台表演为主,也涉及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展示,如书法、绘画的现场创作和诗歌朗诵为代表的口头传播。

艺术的大众传播。这是随着大众传播媒介如广播、报纸、电影、电视的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型传播形式。虽然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增加,但仍属于对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只不过以拷贝品、复制品的形式将瞬间不可逆或是难以保存的传统艺术保存了下来。现代影视艺术如故事片、电视剧等即是其中影响非常广泛的。

在中国传统艺术中,以一种传播方式为主的门类居多,但也存在两种或三种传播方式并存的传统艺术门类,如皮影、剪纸、戏曲、书画艺术等。2013年7月由江西省赣剧院建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赣剧苑”便恰到好处地实践了多种本位传播方式的融合。赣剧艺术馆通过展示赣剧脚本、曲谱、服装、乐器等实物资料,系统介绍了赣剧的前世今生;位于艺术馆前方的一小块赣剧表演院落,作为活态传承的阵地,可现场表演赣剧折子戏,近距离地向观众展现赣剧的声腔、动作、配乐之美。此番,“赣剧苑”通过将艺术品的实物传播与艺术家的亲身传播巧妙结合的方式,不仅宣传普及了赣剧知识,更生动展示了赣剧鲜活的艺术魅力。

作为艺术作品最本真的呈现,其本位传播是最不容忽视的,是再创作的基础,是延伸传播的“母体”。时下一些所谓的艺术活动、创意作品,通过各类人为的运作(炒作、恶搞),扩大影响、博取眼球、赢得利益,实际已非艺术传播活动,而仅仅是利益驱使下的商人牟利手段。

2.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方式决定了本位传播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更接近传统艺术原貌。在传统书画艺术的本位传播中,虽不排除有商业运作的“渗透”,但传播对象主要是传统书画艺术。作为对传统书画艺术第一个层次的传播,无论是艺术品的实物传播或是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展示,观者所见的艺术形象都最为接近传统书画作品本身,最能通过完整而直接的传播,感受到传统艺术的精神内涵和美学特征。这一点是本位传播在传统艺术传播中最基本、最有价值的体现。

第二,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本位传播无论采用哪种传播方式,大都会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开展,容易营造出艺术欣赏的氛围。以艺术性为生命的本位传播,往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欣赏性;受群体氛围的影响,受众更易以“在场”的状态进行审美欣赏活动。客观的组织性场合设定、主观的“在场”欣赏状态都为本位传播高质量传播效果的实现提供了保证。因而我们看到,赣剧的传播更倾向于选择在大剧院、音乐厅、歌剧厅、省图书馆等场所进行。如2013年6月8日 《赣地戏曲之光——赣剧艺术展》开幕便在省图书馆进行,图书馆浓郁的学术气息和赣剧高雅的艺术气质完美契合,得到了广大市民的高度赞誉。

第三,受众素质要求的相对同一性。在传统社会,传统艺术的雅俗划分表明其欣赏群体局限于特定范围,无论对雅艺术或是俗艺术的欣赏都对受众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受众的文化素养、审美趣味、欣赏品味等方面。这是由传统艺术作为潜隐型的理论体系以及自身特征所决定的。受此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人们受教育的机会相差甚远,社会普遍的文化素质偏低,审美教育尚未普及,因而,本位传播的受众群体非常有限。书法、绘画、音乐、舞蹈、诗词歌赋等等仅为一少部分闲雅士子、社会精英的喜好。到了现代社会,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整体受教育程度提高,但由于对传统艺术缺乏认识,加之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往往忽视与现代性的跟进,使得能品味传统艺术的艺术价值和魅力的受众在不断缩水。

第四,传播范围和速度的有限性。传统艺术本位传播的传播媒介以艺术品、艺术家、大众媒介为主,其中以艺术品和艺术家作为传播媒介的本位传播虽能让受传者身临其境,但若不借助延伸传播,其传播范围和传播速度及影响力都是比较有限。

第五,传播内容和形式的固态化。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自古有之,时至今日,它的形式已固定化,但也因长期未变而显得传播内容单一。以大众媒介作为主要传播媒介的本位传播虽具有大众媒介信息传播的广泛性、信息的可复制性及跨越时空限制等优势,但一歌舞、一戏剧同样存在摄制完成及定型传播的固态化倾向。

三、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的方式与特征

1.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的方式

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是在本位传播基础上延伸后的传播,其方式包括艺术衍生品的“实物传播”、艺术符号传播和更为广泛的借助大众媒介等的信息传播三种传播方式。借助延伸传播的方式,中国传统艺术在传播地域、传播内容、传播载体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艺术品与艺术衍生品。延伸传播中的“实物传播”有着比本位传播中的艺术品实物传播更广泛的内涵,因而传播内容也由艺术品 (原作或复制品)延伸为艺术衍生品。上海昆剧团戏迷俱乐部——“兰韵雅集”除了借助昆剧表演服装、道具等进行实物传播外,也涉及到昆剧衍生品的传播,即通过在当天表演场地外或网上店铺出售与演出相关的昆剧衍生产品,包括“兰韵雅集”会员卡、演出主题海报、明信片、冰箱贴等。又如河南省知名电视戏曲栏目《梨园春》也包含着一系列的衍生产品,主要有“梨园春”酒、“梨园春”矿泉水、德克士梨园春餐厅,发行与梨园春有关的音像制品,制作出售戏曲工艺品、纪念品等。反观赣剧的传播仍以舞台表演为主,极少涉及到赣剧衍生品的传播。笔者认为,可以效仿以上两大成功案例,并借助江西手工艺的知名度与美誉度,在舞台表演之后限量发行赣剧演出纪念册、赣剧题材的瓷板画、陶瓷、扇子等。

艺术符号传播与文化创意。艺术符号传播也称艺术信息传播,区别于本位传播对中国传统艺术较为完整、直接和主体性的传播,它是对某些中国传统艺术元素进行的间接传播,旨在培养人们对于中国传统艺术的兴趣,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欣赏并喜爱传统艺术。它是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中运用最广、对传统艺术价值挖掘最大的传播方式,在内容上表现为对新兴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播、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后的传播两种形式。有着“中国第一水乡”美誉的周庄,堪称实现了中国传统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完美结合。它将当地旅游业与发源于昆山地区的昆剧结合起来,昆曲的加入增加了周庄的人文意蕴,保存了古镇的意趣,同时传承和开发了传统艺术,让游客在山清水秀的景色中欣赏博大精深的昆剧艺术,实现了传承传统艺术与增加经济效益的双赢。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盛名传世。而深圳环球数码公司继承传统皮影艺术基本原理,借助现代动画技术创造出一种新兴的传统艺术形式——数字皮影,借助各种非语言符号将其进行了再创作。他们制作的 《桃花源记》堪称艺术符号传播的典范。短片根据陶渊明同名作品改编,借鉴中国传统国画的工笔、写意、水墨、勾勒等表现技法来表现故事画面,营造了世外桃源悠远祥和、令人向往的审美意境;运用陕西皮影艺术塑造人物形象,用象征性的线条勾画人物特征,使人物塑造凝练而神似;用传统的剪纸图案表现房屋装饰和家禽形象,增加亲切的审美体验。此外,还综合二胡、古筝、笛子、锣鼓等中国传统乐器来衬托情感,达到了视觉和听觉的审美统一。中国传统艺术“似与不似”的艺术追求契合了故事所要的审美效果和精神意蕴,传递了国人对宁静平和生活境界的深切向往。

传播媒介、传播渠道、传播载体的优化整合。更为广泛的大众传播是因为延伸传播的传播载体由大众媒体扩充为新媒体、多种媒体优化整合。知名节目品牌(如央视春晚)、高校校园等。如上海昆剧团戏迷俱乐部——“兰韵雅集”,不仅作为现实中昆剧迷的俱乐部名称,同时也是该剧团的戏迷网上论坛(BBS)。“兰韵雅集”作为一个综合网络平台,包括官方新闻发布区 (演出预告、上昆动态)、台前幕后、演员讨论区(对话名角、大熊猫馆、小熊猫馆)、戏迷交友区、综合讨论区(文化讨论区、上昆水库)、资料分享区(贴图区、视频/音乐/电子书共享区)六大板块。同时为避免BBS不能作为最即时的交流平台,还设置了QQ群、MSN群,以最快捷的方式与戏迷进行交流。另外,他们还有针对性地以手机短信形式向戏迷提供动态和演出信息,戏迷可通过站内短信方式向管理员订购近期演出戏票,实现了线上和线下活动的有机结合,传统艺术对新媒体的合理运用使得上昆的“兰韵雅集”成为适应现代多元环境的最好诠释。

因而,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的方式包括实物传播、艺术符号传播和多渠道更广泛的大众传播。传播方式的延伸决定了传播内容的延伸,主要包括传播地域的延伸、传播内容的延伸、传播载体的延伸三大方面。其中,传播地域的延伸是指中国传统艺术的全球传播,传播内容的延伸包括传统艺术衍生品、新兴传统艺术形式、传统艺术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且这三者间存在着层次递进的关系,与传统艺术最初的面貌相差越来越远,甚至超越了艺术领域,进入了其他领域。

2.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的特征

中国传统艺术延伸传播的方式决定了延伸传播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第一,超越艺术领域。区别于本位传播,延伸传播是对传统艺术各类信息的传播,往往超越艺术领域,离中国传统艺术的原貌较远。其传播过程中传统艺术的特征较为隐性,甚至进入文化和社会领域。展示并介绍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是本位传播,同时介绍画家的生平经历则是延伸传播;让人欣赏陶瓷艺术品是本位传播,随后教授制瓷、烧瓷技术,或介绍陶瓷的海外传播史是延伸传播。

第二,突破特定场合。不受原传播场合的限制,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兼顾实用性。如上海京剧院推出“梨园影像戏曲写真”的服务,对京剧的传播走出了舞台。活动由专业人员教授并指导观众学习戏曲动作,摆出优美的身段,进而拍出完美的戏曲写真,拉近了观众与京剧艺术的距离。

第三,培养潜在受众。延伸传播考虑到各个层次受众的需求,将中国传统艺术的艺术价值进行巧妙而显性的传播,从相关外围信息的传递中,引起更广大受众的关注,扩大传播范围,使得受众数量明显增加;通过形象生动的故事讲解,或深入浅出的知识介绍,亦可使更多受众产生兴趣,从而不断培养潜在受众,为传统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和活力。

第四,丰富传播内容。传播内容由最初的单一形式延伸至传统艺术衍生品、新兴艺术形式等,再结合本位传播共同作用,内容丰富多彩契合受众需求,满足不同受众差异化需要。

第五,提高传播效果。延伸传播不再以大众媒体等传统媒体为主,而是综合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尤其是新媒体,并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化整合,且借助知名栏目品牌(如春晚),从而使传播速度更为快捷、传播效果更为有力、传播范围更为广泛,对中国传统艺术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氛围制造、生态环境营造的作用。但新媒体技术在传统艺术传播中的作用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科学与艺术的矛盾困扰仍不可忽视。

传统艺术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不是非此即彼的,更多的人在传统艺术传播中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路径,创造出新的、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努力扩大传统艺术的影响。2007年春晚皮影舞蹈《俏夕阳》,以真人舞蹈表演形式展现了唐山的皮影艺术的魅力。2013年春晚创意节目《剪花花》,将舞蹈艺术与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巧妙融合在一起,配合着3D技术,身体的姿态美、线条美配合着窗花的多样变幻,中国传统民俗剪纸艺术瞬间赋有了鲜活的生命。在传播媒介、传播技术新发展的当代社会,这种探索将会有更广阔的领域和更丰富的实践。

[1]王延信.戏曲传播的两个层次——论戏曲的本位传播和延伸传播[J].艺术百家,2006(4).

[2]曾耀农.艺术与传播[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赣剧传统艺术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新媒体时代赣剧文化的传播现状、困境及传播对策研究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时代更迭下的赣剧的发展和传播探究
老传统当传承
纸的艺术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斧头将军(赣剧)
江西省第二届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展演剧照
因艺术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