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语境下的青少年创造力发展

2014-08-15陆士桢赵梦昊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创造力青少年

陆士桢,赵梦昊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 北京 100089)

以互联网、手机等通信与传播“新武器”为代表的数字化媒体新形态,深刻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特别是青少年,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社会特征,其对于新媒体这样的新生事物的反应更为突出,也更具特点。新媒体的数字化、大容量、易搜索、匿名性、交互性及互动性,给青少年的发展带来全方位的挑战,也必然会对其全面发展带来有益的信息环境。

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是统领我国未来发展的战略主线;而创新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未来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是我国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根本途径。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2012年3月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能力的30个国家》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仅列第27位,[1]而导致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是我国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加快创新人才的培养,是青少年教育的重大问题,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新媒体与创造力的培养有什么关系?怎样运用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培养创新型人才?对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思考,不仅有助于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而且也能够帮助我们全面认识新媒体,改变单纯性的、防御性的思维方式,更充分自觉地发挥新媒体的积极社会作用。

一、关于新媒体与创造力

新媒体(New Media)一词源于美国CBS(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的一份商品开发计划(1967年)。由此,新媒体一词开始在美国流行并不久扩展至全世界。关于新媒体的定义,《Online》杂志为“新媒体”定义十分简洁: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 by all)。[2]传统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传播者和受众两大阵营,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新媒体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在新媒体研究30年的发展历史中,对新媒体的理论思考就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的视角不同,阐述的方向也有异,但众多理论的核心大都集中在新媒体与受众之间的关系与互动过程上。在采用和接受新媒体方面,“创新普及论”(Diffusion of Innovations)[3]认为,创新与普及基本上是一个传播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新的媒体形式出现后能否为大众所接受,吸引一群关键的受众;媒体使用与满足理论(uses and gratification)[4]则试图解释人们选择使用不同的媒体,或者媒体上不同的内容的动机(motives),并认为这些动机来自人们不同的需要,如寻求资讯,或者娱乐消遣。近年来对于网络的研究发现,网络社交是驱动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原因(Charney&Greenberg,2002);媒体的社会同在理论(social presence)(Short,Williams& Christie,1976)是用来解释人们选择使用不同媒体的行为的,所谓的“社会同在”指一个媒体在听觉、视觉和身体接触上特性的多少,即人们和他人交流时,是否有“与你同在”的感觉。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是人最重要和最有价值的能力之一,我国学者董奇将创造力定义为:在一定目的和条件下,个体可能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5]其中“可能产生”强调了创造力的潜在状态、内隐状态;“个人价值”则是指对个体发展有意义,而不仅对社会进步起作用。关于创造力的研究较多从心理学的理论视角。早在1950年,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J·P·吉尔福特(J·P·Guilford)就已开始倡导创造性的研究。他指出,创造力是多元的反应能力。他认为创造性思维包括6个特征:感知触觉、界定更新、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和精细性。[6]20世纪70年代以来,创造力的理论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人们将创造力与政治、经济、社会等联系起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理论。例如,从经济的发展规律角度,指出现代国际竞争的核心是知识创新,而知识创新的关键是具有创造能力的创造型人才,这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从社会发展角度,指出知识经济的核心是创新,即以科技知识为核心的知识创新,但还必须有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等;从社会文化角度,将民族创造力的表现形态列为一个国家文化传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明确指出,创造力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文化生产力等等。

青少年创造力的发展研究是创造力研究的一个很重要的领域,青少年在认知与个性方面的急速发展,决定了青少年期是一个人创造精神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激发创造力的最佳时期。董奇(1993)认为,与儿童的创造力不同,青少年的创造力有三个特点:创造力更多地带有现实性的特点、带有更大的主动性和有意性、中学生的创造力更为成熟。Torrance(1962)认为,青少年的创造力随年龄的增大呈持续发展趋势,但并非直线上升,而是波浪式前进的。还有学者研究发现,青少年发散思维的三个特点中流畅性最好,灵活性次之,独创性最低(潘洁等,1982);青少年的创造力随年纪升高而增强(张德秀,1990);男生的创造力优于女生,但不显著(郑日昌,肖蓓玲,1983)等等。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青少年创造力发展方面,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的创造力理论具有很重要的意义。[7]他认为,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不拘泥于创新目标的大小、创新行为的成果,而是对生活的一切领域尝试着采用一种新颖的态度和方式,谋求新颖的感受、乐趣和享受,这对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教育提供了先进的价值和伦理基础。

二、新媒体与青少年创造力

从一定意义上说,创造力属于青少年。青少年的世界没有规则,没有禁忌,所以创造力会如花儿一样绽放。而新媒体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新事物,青少年天生就拥有其他群体不具备的快速接受能力。在这个意义上,新媒体的兴起给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一,大容量激发兴趣,新媒体为新观念和新设想提供了充分的信息背景

尼葛洛庞帝说:“信息高速公路的含义就是以光速在全球传输没有重量的比特。”[8]新媒体世界是个信息极其丰富的百科全书式的世界,它的信息传输综合了影视文化、书刊文化、广播音乐文化等三大媒体文化的优点,而且古今中外、跨域跨行,多样并存。新媒体信息的大容量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和思路,不仅为青少年日常生活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而且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学习空间;新媒体信息的多样化不仅满足了青少年强烈的表达、探求和发展的欲望,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激起青少年对外部世界的兴趣,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且有效激发青少年在短时间内的联想。可以说,新媒体已成为现实社会里挖掘青少年内在潜质和潜能,培养和发挥创新能力的最重要的社会结构和元素。网民“狐狸文”在博客上说,“民主的互联网,给了中国网民自由表达言论的信心与勇气;开放的互联网给了网民真实倾吐意愿的热情与自信;法制的互联网,给了中国网民理性阐述观点的权利与底气”,[9]生动地表达了新媒体这种无限开放的优势给予网民的空间自由和情感支持。

第二,多元化带来质疑,新媒体为创造力的开启提供了空间

相对于传统媒介的一元化与保守谨慎的表达,新媒体提供的资讯不仅多元,而且极其开放,大多数没有直接和确定的结论性,这无疑会给青少年带来更宽广的思维空间。当代青少年道德发展的社会背景特征是观念多元、利益多样、生活个性、结群多向。市场体系下存在忽视精神的现实化倾向、权利义务日渐明晰的契约化倾向加剧了青少年价值观念上的困惑,以及价值选择与坚守基本价值的挑战。对青少年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来说,新媒体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海量的信息正面的与负面的价值同在,非主流的影响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其信息的丰富、多元、开放使得青少年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深入细致地了解到各种价值体系,学会多角度思考,学会质疑,在迷茫与困惑中加以鉴别与选择,这对于帮助青少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灵活地思考问题,对于新思想、新观念的催生无疑具有特别意义。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营造的虚拟现实是一种特殊存在,在网络世界,时空概念发生了根本意义的转换,其“四维”以上的思维方式否定传统思维的一般规律,思维的内在逻辑性被打破,个体之间的理性距离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实现整合,这必将进一步激发思维主体的创造灵感、拓展其想象力和创造力。这对于正处于学习和发展阶段的青少年的创新思维模式的形成意义重大。

第三,参与性推动独创,新媒体为激发创造力的个性品质提供了平台

参与是新媒体最为突出的特征。青少年运用新媒体,无论是意见领袖,还是粉丝跟帖,思想的独特性,观点表达的准确性,以及通过网络行为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上的优势,都是获得网络关注的重要条件,这些特质与参与者创造力的发展关系密切。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你不仅可以自主选择需要的信息,更能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它是一个随时变换的开放信息系统。任何人只要遵守一定的协议,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参与。在现实社会中,青少年面对的往往是权威。在家庭面对的是家长,在学校面对的是教师。权威以社会的主导文化为本,对社会化的接受者进行积极正面的教化,这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是极其有益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青少年进行社会教化的内容受制于实施者,方法内容往往也会自上而下,伴随着权威的权力色彩,这不仅使青少年获取知识的范围受到了限制,同时也会不由自主地压抑着个性,使其在社会化过程中,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潜能不能得到最充分自由的发挥。而网络世界中,垄断和权威受到挑战,平等的地位带来了传播的最大自由化,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提供的人际空间最广阔;网络交流最不受限制;发表言论、贴图片最自由;得到的回应和互动最及时。新媒体为在现实生活中较少有发言权的青少年开放自我、独创思维、自由参与提供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难以建立的空间,为青少年提供了现实生活中无法进入的互动团体,建立了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人际沟通场域,也提供了青少年个体自由展示的最大平台。没有权威,没有特权,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都在头脑风暴中彰显着自己的个性,发展着自己的创造力。一个名为“中樱桃女子社团”的网上组织曾引起不少关注,这是由一群时尚女生领衔的美女社团,成员的特长和爱好是音乐、舞蹈、唱歌、T台表演、COS、游戏和动漫。社团成员通过特有的形式将这些特长和爱好通过互联网分享和散布,会员成千上万,遍布全国各地,部分会员常驻美国、法国、日本、台湾和香港。[10]在青少年群体中,进入一个或两个网上个性社团已成为一种常态。

第四,形象化促进联想,新媒体表达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

与传统媒介相比,新媒体的表达力在空间和形式上都具有不可比拟的丰富性。这不仅能够拓展青少年的认知,也必将对其表达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广泛的实践基础。5000年前古埃及人发明的象形文字以要表达事物的外形特征为蓝本,对事物的外形进行具体的勾画,实现“望形”而“生义”。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需要更便捷的沟通方式,文字的抽象化程度越来越高。在新媒体时代,媒介技术革新的速度加快大大影响了表达方式,借助新的媒介,人们可以直接展示表达对象的具体形态,甚至内部构造,以图片为代表的具象化表达相比官能时代的口语表达更加便捷,技术让图片的制作和传输变得更简便。例如,大部分网络即时通讯工具中都添加了表情功能,除了丰富的色彩,图片还可以动起来(GIF图片),这种具象化的形式拓展了表达的维度,为使用者带来更新鲜的体验。3D电影的出现更是将体验推向新的高度,逼真的三维摄影让影片中的事物似乎触手可及,三维空间的视觉体验让观众身临其境。从读字到读图,新媒体青少年的认知和表达能力,特别是开阔思维和联想能力是一个极大的拓展。以电脑游戏为载体的新媒体形式,在带给人们更多的丰富体验的同时,也为创造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实践基础。一项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进行的最新研究显示,在不考虑性别的情况下,游戏能够帮助开发孩子的创造力。这项对491名初中生年纪的孩子的调查表明,玩游戏越多的孩子,就会希望花更多的时间在新鲜的和创造性的追求上。[11]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新媒体技术的积极正向的社会功能。

三、新媒体语境下培养青少年创造力的内容

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于1998年制定了学生的信息素质标准,分为信息素养、独立学习、社会责任三个方面共九条。[12]信息素养是新时期创造力培养的基础和前提,其构成对创造力教育内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谈到创造力,大多数人或从心理素质和智力能力的角度去思考,但实际上一个人的创造能力一定是一个全面的构成。从全面成长发展的角度,新媒体视阈下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

第一,培养创造的志向。这是一个人创造力的动机所在,不仅决定着创造的动力和持久性,而且决定着创造行为的目标和方向,创造志向是创造力的基础。人的任何活动都必须以相应的价值观念为指导。特别是新媒体为青少年营造的是一个多样的环境、一种多元的文化,而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的青少年,理想和志向会制约他整个人生发展的方向。因此,新媒体视角下的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首要的目标就在于,通过教育活动的实施,使青少年自觉地树立创新的意识或观念,使其充分认识到创新对自己的人生、对社会的发展的重要意义,使理想和志向成为追求创造、不断创新的终生动力,同时也成为其自觉接受新媒体环境的心理前提或观念基础。例如,科学的学习动机具有唤起、定向、选择、强化等功能,影响青少年科学学习中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同时,也影响着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13]这中间必然会涉及到理想、信念。因此,要培养学生科学创造的志向首先就要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老一辈科学家忠心报国,为民奉献的实例是创造精神培养最生动的教材。其次需要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科学创造的兴趣一般可以分为直觉兴趣、操作兴趣、因果兴趣、理论兴趣四个层次,使青少年在直觉兴趣和操作兴趣的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因果兴趣和理论兴趣,从而能持久进行积极的思维探索是创造力培养的重要步骤。[13]所以,对于青少年热衷于新媒体,重要的不是阻隔,而是引导,是充分利用网络,积极指导青少年网络行为,将网络的特征转化为青少年创造性行为的动力。

第二,培养创造的品质。任何创造性活动,都需要众多心理特征的支撑,都要受到人格的极大制约。吉尔福特的研究表明(J·Guilford,1967),创造性人才在人格上有如下特点:有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有旺盛的求知欲;有强烈的好奇心;知识面广,善于观察;工作中讲究理性、准确性与严格性;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喜好抽象思维,对智力活动与游戏有广泛兴趣;富有幽默感,表现出卓越的文艺天赋;意志品质出众,能排除外界干扰,长时间地专注于某个感兴趣的问题之中等等。[14]同样,理智、成熟的网络行为也同样需要类似心理素质的支持,所以有效辅导青少年的健康网络心理既是培育新媒体的素养,也是创造力的培养。一般来说,媒介能力包括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应能力等等,积极主动,存疑挑战,独立创新,科学严谨,宽容灵活是必备的心理品质,[15]是青少年新媒体行为指导和新媒体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同样也是青少年创造力培养的内容。所以在实践中,指导青少年在网络生活中学会独立自信地观察世界,形成勤奋好学、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探索未知世界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都是提升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培养创造技能。新媒体时代的创造力以创造思维为起点,但最终还是落实到创造的行为上,而只有完成实际的创造行为,创造力才能落实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上。创造技能指通过创新活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或本领,它是建立在思维创造与知识运用基础之上、直接形成于创新过程之中而又得以直接表现出来的功能状态,它也可以表现在对问题或对象进行创造性解决的实际结果状态之中。创造技能实际上就是动手能力,以及背后的创新性的思维,也包括通过团队合作实现创新的能力。技能教育是青少年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欧美国家以及日本对技能教育的重视由来已久。英国小学教育的“设计与技术”课程早已被列入《英国国家课程大纲》,小学的“设计与技术”课程从一年级至六年级均有,每周约两课时。其内容包括如下一些青少年感兴趣的大专题:天气、风和水,房屋和结构,交通和运输,色彩和光,节日,人,游乐场和玩具等,每个大专题内又分为若干个小课题,[16]课程中有对于物体概念的讨论,有对既定任务设计思路的研究,还有整合各成员设计思想后的制作,如利用医用注射器、滑轮、木条、胶水和颜料等制作起重吊车模型。在这样的课程中,“创造”是不言而喻的,因为“设计”就意味着创造。“想法”的闪现就是创造力的体现。制作的“产品”形态和色彩强调个性化,也有益于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我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有创意,无创造”,缺少运用技能“计划和行动”的能力。目前在新媒体教育中,有一些学校的少先队组织利用网络开展多样化的设计竞赛,并把设计落实在动手制作上,将少先队雏鹰奖章中的“创意章”与“能手章”结合起来,这对于新媒体教育,对于创造力培养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2)》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首次触网年龄在7岁之前占到28.1%,近八成(78.4%)未成年人使用移动终端上网,比率明显高于全国整体网民。[17]另一项关于80后、90后价值观构成的调查表明,这一代人继承了主流价值体系,爱国、责任、奉献等成为其价值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同时,自信、和解、开放等极具时代特征的认知普遍成为青年一代的价值主流,整体价值体系突显强烈的时代性;而从国家发展以及青年自身发展角度看,仍有不可忽视的缺陷,一是政治认同不够,二是创新意识不强。[18]前者关系到党和国家命运,后者关系到民族发展与振兴,从这样的视角看新媒体语境下青少年创造力的培养,意义十分重大。

[1]全球创造力国家排名:新加坡居首中国列第27位[EB/OL].2012 -07 -17.http://singapore.xdf.cn/201206/3291790.html.

[2]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J].网络与新闻研究,2008,(6).

[3]罗世宏.传播理论—源起、方法与应用[M].台北:时英出版社,1992.

[4]使用与满足理论[EB/OL].http://wiki.mbalib.com/wiki/The_uses_and_gratification_approach.

[5]俞国良.创造力心理学[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16.

[6]段培京.吉尔福特论创造力[J].心理发展与教育,1986,(2).

[7]创造力——人类最重要的财富[EB/OL].http://www.cainet.org.cn/CreativityShow.asp?NewsID=21.

[8]【美】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65.

[9]开放的互联网给了网民自由表达的底气[EB/OL].http://blog. 163. com/chinacx315w @ 126/blog/static/8822481420101193953673/.

[10]中樱桃女子社团[EB/OL].http://wenwen.soso.com/z/q204338306.htm.

[11]玩游戏提高儿童创造力[EB/OL].http://www.kaixin001.com/repaste/53426682_5896846539.html.

[12]陆士桢.治理网络游戏成瘾是青少年成长发展辅导的系统工程[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5,(6).

[13]胡卫平.青少年科学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51.

[14]刘伟.吉尔福特关于创造性才能研究的理论和方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5).

[15]作为广告媒介人员该具备什么素质[EB/OL].http://wenda.so.com/q/1358525952063317.

[16]教育部科学技术司,共青团中央学校部,中国科普研究所.青少年创造力国际比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98.

[17]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未成年人触网比例高达96.8%[EB/OL].中国网,2013 -08 -08.http://news.china.com.cn/2013 -08/08/content_29655950.htm.

[18]孙云晓.“鸟巢一代”塑造中国新公民形象[EB/OL].2008-11-21.人民网 - 理论频道,http://theory.people.com.cn/GB/49172/138629/138634/8385895.html.

猜你喜欢

创造力青少年
创造力从哪里来? “捣蛋专家”告诉你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青少年发明家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孩子唤醒了我的创造力
智商、创造力与创新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关爱青少年的“三个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