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有害微生物危害及预防措施

2014-08-15张品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档案室霉菌材料

张品品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档案有害微生物属于仓库有害微生物,能够在档案库内的一般条件下生存。它以档案制成材料为培养基,分泌出能分解或液化制成材料的胞外酶,并以此作催化剂,破坏制成材料的分子结构,使其失去原有的理化性质[1],造成档案寿命的下降。档案保存中,遇到的最常见问题是档案材料的霉变现象。实践和经验证明:档案发生霉变的主要生物因素是细菌、放线菌和霉菌的生命活动。

河南省地跨暖温带和北亚热带两大自然单元,气候温和,降水丰沛,档案室中以青霉、曲霉为主和芽枝霉、毛壳霉为次的霉菌对档案制成材料破坏最大[2]。档案有害微生物还会附着在空气中的飘尘上,被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通过呼吸道吸入并携带,起疾病[3]。因此,了解档案库房中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情况,并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对档案材料的破坏和对档案工作者健康的损害。

1 微生物对档案材料的危害

档案材料霉变实质上就是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空气中霉菌的孢子靠自身细胞分泌的酶分解纸质档案构造材料中的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和几丁质等获得营养,并通过菌丝体细胞膜的渗透作用,将养料和水吸收到细胞内部,合成自身细胞成分并排出代谢产物,以维持其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过程。微生物生长对档案材料造成的常见危害有以下几种。

1.1 分解档案材料

生长在档案载体上的微生物能够分解其黏合剂,使淀粉及胶质变性;分解纸张的纤维素,生成葡萄糖;分解纸张的半纤维素,成为单糖和糖醛酸;分解蛋白质,成为二肽及氨基酸。分解的结果是,造成皮革腐烂,淀粉和黏胶物失去黏性,纤维素柔软无力,纸张机械强度降低。有些纸张则像吸墨纸那样易于吸水,最后成为浆状物黏合在一起,形成档案砖[4]。

附着在胶片档案上的微生物会通过菌体分泌的蛋白酶分解胶片明胶中的蛋白质,使明胶液化、图像模糊,严重时胶片会粘连在一起,造成胶片乳剂膜脱落,影像损坏且无法还原。对胶片档案造成破坏作用的有害微生物有十多种,如黑曲霉、黄曲霉、黑根霉、总状毛霉和木霉等。因此,胶片档案的防霉剂应具有广谱性。

霉菌一旦在磁性载体上滋生,分泌出的酸和酶将促使聚酯等高分子化合物发生酸性化学降解和酶降解,导致磁性载体机械强度下降,磁粉脱落、带基相互粘连或脆化,信号丢失或失真。

1.2 产生霉斑

霉菌具有多种生命形态,在其生理周期中,会形成菌落、产生色素和孢子,在档案上造成黄、绿、褐、黑等霉斑,使档案材料变质、生霉。霉斑色素会遮住文字,影响档案的阅读和复制,不利于档案的整洁。而且,档案材料产生霉斑的部位会变脆、易烂甚至形成孔洞。由于霉菌属于丝状真菌,菌丝能够伸入附着物内部获取营养物质,致使形成的霉斑比较稳定,多不溶于水。因此,要除去霉斑而不损伤纸张比较困难。目前,还没有安全高效的方法能够将档案材料上的霉斑彻底清除。

1.3 纸质档案材料酸度增加

霉菌在代谢过程中会产生甲酸、乙酸、乳酸和琥珀酸等有机酸,使纸质档案材料的含酸量增加。由于霉菌最适宜在酸性环境中生长,所以档案材料的酸度提高又给霉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便利条件,对霉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霉菌代谢产生的有机酸对纸张的主要成分—纤维素的水解起催化作用,加速纸质材料的老化。纸质档案材料的酸性增强还会引起纸质变黄、档案字迹褪色等后果。

1.4 增加档案湿度

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会从空气中吸收水分,使档案材料含水量提高,给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

1.5 潜在危害

霉菌孢子和细菌芽孢对环境温度、湿度的耐受力很强,防霉剂等缓和的预防和消毒措施很难达到根除目的。据报道,霉菌孢子在干燥环境中120℃高温处理20~30 min或在潮湿环境中70℃~80℃温度处理30 min才能被杀死,而某些细菌的芽孢在100℃处理360 min才会全部死亡[5]。在低温条件下,微生物一般处于休眠状态,也难以被杀死。这就是所谓的低温有利保存菌种的原理。

细菌的芽孢和某些霉菌孢子对湿度的耐受力同样很强。在干燥环境中,可以保存数年甚至数十年不死,一旦遇到适宜的湿度条件,又可恢复生长和发育。所以,在一些曾经遭受过微生物污染的干枯档案上,仍然能够分离出多种活的微生物。这种潜在危害也应当引起档案工作者的重视。

2 微生物对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健康的危害

档案库房中的微生物不仅可以对档案载体造成危害,还会对档案工作者和利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它们会附着在空气中的飘尘上,被人体通过呼吸道吸入并携带,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引起疾病。一些霉菌在与纸质档案作用的过程中,会分泌毒素,这些毒素一旦进入人体,会危害人的神经系统。还有些档案有害微生物的代谢产物是致癌物质,如黄曲霉产生的黄曲霉素等,若长期接触,不利于人体健康。

我们经过对河南省档案室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以及生长情况进行一年的采样、培养、鉴定、记录、整理、观察、分析发现,在河南地区气候环境条件下,档案室中能引起人体患病的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有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杆菌(枯草芽胞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和真菌(奴卡菌、毛霉菌)等。

2.1 球菌类对档案管理者和使用者的危害

档案室中的球菌主要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在人体的皮肤、阴道等部位寄生,属正常菌群类型,产生的毒素及酶较少、较弱,故一般不致病。但是,有时也可以引起皮肤感染。多数尿路感染是由它引起的,并且它是医院交叉感染的重要来源。金黄色葡萄球菌存在于人和动物的化脓处,健康人的鼻腔、手指、皮肤和毛发上,还广泛分布于动物体表、垃圾及人类的生活环境中。它还可以在被污染的食品中繁殖,产生毒素,人食入被污染的食品后,可引起各种化脓性疾病、肺炎、败血症、心内膜炎等[6]。

2.2 杆菌

档案室中的杆菌主要包括枯草芽胞杆菌和类白喉棒状杆菌。枯草芽胞杆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空气中,是实验室常见的污染菌。对于免疫功能极度低下的患者,它可引起菌血症、结膜炎、虹膜炎、全眼炎等。类白喉棒状杆菌寄居于人的咽部、鼻腔、外耳道、眼结膜、外阴及皮肤表面等处,是条件致病菌,一般对人类不致病。在一定条件下,它可引起人类组织或血液感染,如菌血症,心内膜炎,骨髓炎,呼吸道感染和伤口感染。

2.3 真菌

奴卡菌、毛霉菌都是真菌,是条件致病菌。当人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引起疾病,如真菌感染、真菌过敏、真菌中毒和真菌毒素所致癌症等。

3 档案有害微生物的预防

在各种有害微生物的预防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就是减小微生物对档案室内外一切有关物品和材料的早期积聚和污染,从而抑制档案制成材料上的有害菌大量滋生。具体的预防措施包括以下4个方面。

3.1 严格控制档案室的温度和湿度

温度和湿度状况是影响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大多数霉菌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湿度在60%以上。因此,可以把档案室内温度控制在 14℃~24℃,相对湿度为 45%~60%[3]。 温度和湿度在这个范围时,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发育。另外,温度的剧烈变动将导致湿度的变化,造成有利于微生物滋生的环境。因此,档案室温度应保持相对稳定。

3.2 保持档案室内清洁

微生物常常附着在灰尘颗粒上,并随之传播。所以,保持档案室内清洁卫生,可以大大减少档案有害微生物滋生的可能。为了达到清洁的目的,要经常清除房间、装饰、设备、档案中的灰尘,及时清理室内垃圾。工作人员进入档案室内,应更换衣服鞋子,避免微生物经由人体携带进入室内。受污染的档案材料必须经过彻底消毒处理后,才可入库。另外,搞好档案室周边环境卫生,也是减少微生物侵入室内的重要措施。

3.3 调节空气中各成分比例

危害档案的微生物大多是好氧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其正常呼吸会受到抑制,从而引起生理紊乱,影响生长发育以至死亡。因此,利用二氧化碳和氮气取代氧气,可阻止微生物生长。如,把档案放入聚氯乙烯塑料薄膜内,然后充入纯度为99.9%的氮气,再用高频热合机密封,可达到防霉的目的。

3.4 采用物理化学方法阻止污染

(1)选用人造玻璃纤维或聚乙烯醇纤维为薄型网原料的空气过滤机,将空气中有机或无机颗粒、霉菌孢子、细菌截留下来,净化档案室主通道、计算机房、缩微室、修裱室、借阅处、库房的空气。空气中微生物的大小主要为4~28 μm,平均12 μm,若选用3~4 μm细小网目的高效空气过滤机,捕菌率可达99.18%以上[7]。

(2)选用265~266 nm波长的紫外灯照射20~30 min,可有效杀死小环境内空气中的微生物。紫外光的杀菌原理是使菌体内有机物直接发生光氧化反应,导致蛋白质凝固,核酸复制干扰。由于紫外光穿透力较弱,适用于修裱案子和绷子、档案装具、阅读机玻璃屏幕等物件的表面消毒杀菌。

(3)选用70%酒精擦抹门窗把手、修裱工具、电器开关、档案柜内壁等处,避免因人手触摸成为档案制成材料交叉感染的媒介。70%酒精浓度杀菌效力最强,可促使菌体蛋白质变性而致其死亡。

(4)选用生石灰水溶液或表面活性剂洁尔灭、消毒净等溶液定期对库内外有关场所的地面、墙体或隐蔽处进行除垢和杀菌。这类药剂吸附于菌体表面,改变细胞壁通透性,使体内酶蛋白、辅酶和代谢中间产物快速溢出而造成死亡。

(5)选用浓度为 0.12%~0.15%的噻苯咪唑添加到涂料中,每年涂刷霉菌污染严重的墙面一次。苯咪唑是一种高效、广谱、国际上通用的杀菌剂,杀菌效力持续时间长,可保持墙壁一年以上不长霉菌。在计算机键盘、缩微摄影机台面、复印机开关等处涂抹0.12%噻苯咪唑丙烯乳液,可保持40个月不长霉菌(空白对照实验中2~3个月后便生长霉菌)。噻苯咪唑对档案制成材料上优势菌种(如曲霉、青霉、毛壳霉、芽枝霉)的抑菌效果特别好[8],也适用于塑料、涂膜、纺织等材料的防霉。

(6)选用0.11%的五氯苯酚钠水溶液喷洒或浸泡纸片,制成的防霉纸夹放在纸质档案和胶片档案封套内,防霉时间长于一般气相防霉剂。

4 结语

档案有害微生物不仅可以对档案载体造成危害,还会对档案工作者、利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从预防档案有害微生物爆发流行角度出发,对档案室内外环境进行有效控制,规范相关人员行为,科学管理档案,才能达到延长档案材料的保存质量和使用寿命、降低对档案工作者及利用者身体伤害的目的,这也正是档案保护工作的基础内容。

[1]冯乐耘,李鸿健.档案保护技术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232-272.

[2]邓素芳,连萍.档案缺氧保护方法简介 [J].四川档案,2006(3):56-57.

[3]王宁娟,张立志,王金翠.档案库房空气中微生物生长情况初探[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07, 19 (1):99.

[4]井上真由美.微生物灾害及其防止技术 [M].彭武厚,译.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83:87-88.

[5]张树梅,赵淑梅,王庆伟.加强对档案微生物的认识和杀灭工作[J].兰台世界, 1999(11):25.

[6]赵志杰.档案库房中霉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调查及其防治[J].山东档案, 2000 (6):16.

[7]赵荣义.简明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艰巨工业出版社, 1998: 40-43.

[8]陈仪本.工业杀菌剂 [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136-142.

猜你喜欢

档案室霉菌材料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勘测设计单位数字档案室建设探讨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数字档案馆建设思考
最美材料人
高校档案室建设与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材料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