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黎城县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初探

2014-08-15王雅君

山西林业 2014年3期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地全县

王雅君

(黎城县林业局,山西 黎城 047600)

黎城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小县,总面积1 101 km2,地处太行山中南段、山西省东南部,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地理坐标北纬 36°23′~36°53′,东经 113°11′~113°35′。全县辖 5 镇 4 乡、250 个行政村,总人口16.30万人,总耕地面积1.90万hm2,人均耕地面积0.12hm2。地形总趋势西北多山,东部丘陵,中南部地势较平坦。海拔600m~1 500m。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热而多雨,秋季时涝时旱。年平均气温11.5℃,极端最高气温38.3℃,极端最低气温-22℃。全年无霜期200d左右,年降水量600mm,相对湿度60%。境内水资源丰富,土壤为褐土、草甸土。黎城县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主要有辽东栎林、油松林、鹅耳栎、千金榆等杂木林,山杨林、桦木林、核桃楸、野核桃林等。境内有乔木118种、灌木136种、草本476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省级保护植物15种。

“十二五”期间,全县林业投资不断加大、工程不断推进、效益不断凸显,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对林业重视和参与度不断提高,林业机制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不断创新,林业建设走上了健康发展轨道。在“十二五”期间,黎城县全面加快了太行山绿化步伐,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17万hm2,发展干果经济林6 700hm2,森林覆盖率达到45%,绿化率达到60%。五年时间,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50万hm2,成活率达到了85%以上,呈现出建设一处、绿化一处、见效一处的良好发展态势。现在全县有林面积5.20万hm2,其中经济林面积1.40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33.30%,绿化率达到46%。在林业建设中,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把造林绿化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工程造林与民营林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把优化树种结构与加快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坚持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促进,工程带动与群众参与相统一,发展与管护并重,全面提升林业发展的综合效益,努力构建山川秀美、生态宜人、农民富裕、自然和谐的新黎城。

1 森林资源得到经营管理现状

1.1 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通过实施各项林业重点工程,坚持依法治林,不断强化执法保护、监控保护、封禁保护和重点保护,使全县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一是启动完成了森林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建成4个森林防火监控点,覆盖全县林地4 000hm2,森林资源监控手段由传统人工方式转为现代信息化管理,加强了对全县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监测。二是有效控制了牛羊上山放牧现象,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三是全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为零,无公害防治率达到95%,监测预报准确率达到98%,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100%。四是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加强,组建起100人的森林消防大队,实行军事化管理,坚持巡逻看护,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近几年全县未发生一起森林火灾事故。

1.2 造林绿化成效显著

全县启动了荒山造林、干果经济林建设、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环城绿化、县城绿化、园林村绿化等十大重点工程建设,使全县有林面积不断增加,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表现为:①工程造林步伐明显加快,“十二五”期间全县完成造林绿化面积13 333 hm2,重点区域内基本实现了山体绿化,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②通道绿化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县完成绿化里程200km,国道、省道、高速公路、县乡公路、村村通道路两侧建成了绿色经济林带。③城乡绿化彰显特色,建成了城郊森林公园2处,面积达到333 hm2,绿化覆盖率达到90%以上。④村镇绿化全面铺开,结合新农村建设,完成村庄绿化77个,达标村居住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

1.3 林业产业不断壮大

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在大搞造林绿化的同时,积极培育和快速发展林业产业,为振兴全县经济发挥了支撑作用。表现为:①干果经济林发展稳步推进,到2013年底全县干果经济林面积达到了12 000hm2,干果产量达到了5 000t,为促进农民增收奠定了基础。②种苗发展规范有序。全县有国有苗圃1个,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18个,建立高标准育苗基地5处,年育苗面积在300 hm2以上。③林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拉长,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建成核桃深加工企业2个,核桃储藏加工企业2个,将产品制成核桃油、核桃粉、核桃酥等,打入国内市场,年产值5亿元。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目前,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已经全面完成,确权面积60 973.30 hm2。同时,各项配套改革措施及时跟进,县政府出台了《集体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林地林木流转管理办法》、《林地林木登记发证管理办法》及《林地林木抵押贷款管理办法》等配套改革文件。林业支撑保护机制正在形成,进一步调动起全社会爱林、护林、管林的积极性,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2 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和管理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2.1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新时期林业改革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严格保护、积极发展、科学经营、持续利用的方针,以构建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功能、实现森林可持续经营为宗旨,以增加森林资源总量、提高森林资源质量、优化森林资源结构为主线,以将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实施落实到山头地块为载体,深化采伐管理改革,转变经营方式,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水平。

2.2 总体目标

森林经营的总体目标是:实施科学的森林经营体系,发挥各经营(管护)区的森林功能和价值,形成分类经营、分区管理的基本框架,完善森林保护体系,保持公益林稳定性,发挥森林资源的多种效益。具体为:①“双增”目标。“十二五”末全县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24.25%提高到31.84%;林木蓄积量由现在的90.09万m3提高到125.61万m3。②编制规划。对全县森林资源按区域类型、按林种结构、按不同经营模式实行统一规划 ,编制规划造林绿化面积为8 195hm2,编制规划幼林抚育面积12 000 hm2,编制规划抚育管理面积9 439 hm2,严格按照规划工程造林和规划抚育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实施。③落实经营方案,根据经营规划要求,结合全县森林资源分布现状,对全县国有林地1.63万hm2和本次林权改革确权到村(户)后的3.56万hm2,林地属于国有林场的林地,按照国有林场编制的“十二五”森林经营方案组织实施;属于确权到村(组、户)的集体和个人的林地,由林权所有者编制拟定简明森林经营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④采伐制度改革。根据规划要求,围绕全县森林采伐限额编制与采伐指标,做到采伐指标“进村入户”,采伐限额满足需要,简化审批程序,实行采前公示、采中监督、采后验收,进一步深化改革,积极探索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要把森林经营方案确定的合理采伐量作为编制和分解采伐限额的主要依据,逐步从采伐指标管理向依据森林经营活动进行采伐利用管理转变。⑤建立示范村(户)。发挥示范村(户)的带头作用,“十二五”期间,建立示范村6个、示范户44个、示范专业合作社18个,总结经验,全县推广,确保森林经营健康、持续发展。⑥监测评价体系。成立森林经营监测评价组织机构,健全制度,实行监测常态化、数据信息化、管理规范化,为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森林资源林地全县
森林保护和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保护好森林资源 让林区青山常在
新形势下北方森林资源保护探讨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新形势下加强森林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构想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