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动态

2014-08-15

湖北农机化 2014年3期
关键词:农机局跨区机收

武汉农机合作社凸显水稻机插秧辐射效应

2014年,武汉市农机部门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机大户和专业服务组织,加大机械化育秧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鼓励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2014年预计推广水稻插秧机838台,机插秧面积达到65万余亩(1hm2=15亩),机械化插秧率达到25%左右。

农业机械作业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减少了作业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武汉市农机办表示,2014年将以农机全程社会化作业服务为核心,实现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等农机、农艺配套技术的标准化,通过组织农机技术人员深入街镇、种粮大户、农机合作组织宣讲机械化插秧技术,提高农民对机插秧的认识,结合送科技下乡的契机,邀请农机专家培训机械化育插秧关键技术、到田间地头进行现场操作演练,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为了鼓励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2014年武汉市将水稻育插秧机械设备作为补贴重点,优先满足农民购买插秧机、育秧播种机、秧盘等需要,不断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并安排专项资金对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进行补贴,各区也出台了对水稻机械化作业补贴政策。

各区在巩固原有机插秧示范点(片)的基础上,以农机专业合作社为龙头,以机插秧大户示范带动为重点,新增一批连片面积达500~1 000亩的机插秧示范点(片),辐射带动效应开始凸显,达到“以点带面、梯度推进”的效果。

(王 强)

郧县小麦遍地黄 农机来帮忙

“这下好了,农机局调来了收割机,我们心中不慌了”。5月29日上午,在安阳镇李营村,村民何仁德指着正在自家地中作业的收割机,高兴地向笔者说道。老何介绍,村里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每年夏收时,劳力紧缺,既要抢收又要抢种,人实在吃不消,幸亏这些年有了收割机帮忙,解决了村民的实际困难。

据了解,进入5月下旬,郧县各地小麦陆续进入大面积收割阶段。县农机部门除组织本地联合收割机和小型收割机140余台投入机收外,还联系徐州等地60余台收割机到郧县跨区作业。经过近一个星期的奋战,已完成小麦机收6.2万余亩(1hm2=15亩),机收率占全县小麦收获面积的30%,目前全县各地正抢抓晴好天气,组织人力、机械齐上阵,加快抢收进度,确保夏粮收获归仓。

(郧县农机局)

丹江口农机培训中心为移民培训就业技能

4月24日,丹江口市农机化培训管理服务中心,派一名党员教练员带2台教练车,到习家店镇开展2014年移民就业技能培训,首批35名移民汽车驾驶员培训班正式开班。

为支持和配合各级政府做好移民培训就业工作,促进移民安稳致富。2014年该市移民局下达该中心移民就业技能培训350人,培训人数比2013年增加14.2%。

该中心已连续3年承担该市移民就业技能培训。

(何书江)

潜江市两夏作物收获机械唱主角

2014年夏收以来,潜江市农机局积极组织市内及外地粉碎联合收割机3 230台全力投入两夏作物抢收。该市油菜已全部收获完毕,机收水平70%,小麦机收已进入煞尾阶段,机收水平可达98%以上。

针对2014年多雨天气,该市积极组织机车,抢晴天战阴天全力投入抢收,采取各种措施最大限度减少秸秆焚烧,有效促进了秸秆还田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机合作社等组织的中介作用,保障作业效率;认真做好农机具的配件供应和维修工作,确保各类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生产;大力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确保农机安全生产有序进行。

(刘其平)

大冶关爱留守儿童“六一”送温暖

“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为使留守儿童也像其他孩子一样度过一个快乐的节日,5月29日下午,市农机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张亚平带领局驻大箕铺袁家咀村工作组成员、农机局妇委会成员会同大箕铺袁家咀村干部,看望和慰问了市农机局驻点村——大箕铺镇袁家咀村留守儿童,给他们送去了节日的问候。

在大箕铺镇袁家咀村,农机局的同志们与留守儿童分别进行了亲切交流,张亚平局长代表市农机局全体干部职工向孩子们表示节日的慰问,勉励孩子们努力学习,长大做有用人才,为祖国建设作贡献。并鼓励他们父母不在家时一定要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次走访慰问活动,市农机局分别向9名留守儿童送去文具、学习用品及慰问金1 800元,让孩子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龚元生)

嘉鱼跨区作业机械整装出发

5月21日,由嘉鱼县嘉瑜农机合作社组织的第一批机收跨区作业车在潘家湾镇老官向河南省驻马店出发,开始了2014年跨区作业征程。

为确保2014年“三夏”跨区作业顺利进行,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和作业服务水平,嘉鱼县农机局早计划、早准备、早落实,积极引导和协助农机合作社建立跨区作业服务队,提前做好跨区作业前的各项组织、协调、服务等工作。

一是加强作业证管理,规范作业市场。跨区作业证发放时,县农机局在严格发放条件的基础上,坚持免费发放,及时上网登记作业证发放信息。优先为农机合作社发放作业证,对于没有明确作业地点和作业任务,盲目外出的机具,加强组织和管理,帮助机手做好供需协调。

二是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工作。组织农机专业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到农机合作社,对全县的收割机进行检查,积极做好跨区作业机手的培训工作,向广大机手传授农机具日常维护保养和常见故障的维修和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农机手的维护保养操作技能。

三是进行广泛宣传,调动机手参加跨区作业积极性。鼓励各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农机服务组织积极走出去参加农机跨区作业,发挥其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吸纳新成员加入到农机跨区作业的队伍中来,特别是针对2014年新购机农机手,积极帮助他们寻找合作伙伴,为他们提供全方位的跨区作业信息,为农机户增收服务。

四是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争取与当地政府、派出所等相关单位密切配合,为跨区和三夏生产的收、耕、种提供充足的油料、便利交通和及时的气象信息服务,真正为跨区农机作业提供方便。

(叶海洲)

广水市郝店镇依托农机合作社办好机插秧现场会

2014年4月30 日上午,郝店农技推广中心依托关店农机专业合作社,在郝店镇凤凰村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机插秧现场会,该镇分管农业的领导、推广中心全体干部以及附近的农机大户和村民共180余人参加了现场会。市农机局领导到现场指导,举办现场会的目的是以点带面,大力推广机械插秧,提升郝店镇农机作业水平。会议现场以多种机具演示了机插秧,合作社社长裴自友向现场人员传授了软盘育秧和机插秧大田管理经验,并从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短缺、减轻劳动强度、节本增效、增产增收成本等几个方面讲述了机插秧的好处。郝店镇关店农机合作社此次共育秧150余亩(1hm2=15亩),承担了该合作社周边大部分农户2 000余亩的机插秧任务,还负责为附近30多个农户提供育秧技术指导。

(广水市农机局)

公安加强秸秆综合治理示范机收打捆一体作业

为了从源头上解决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的问题,近日,公安县农机化技术推广站联合荆州万华板业公司引进15台新式收割打捆机在该县开展小麦机收示范。

通过试验示范,该机器一边收割一边自动将秸秆打捆,便于收储综合利用。收割打捆同时进行为农户每亩节支30元(秸秆全部由公司收购),农民不用为处理秸秆头痛,同时企业也有了充足秸秆资源可扩大再生产。围观农民对这种新式收割机的作业表现满意,秸秆打捆卖钱成为公安县种粮农民一举多得的新鲜事儿,公安县农机局将联合秸秆利用企业进行积极推广,实现一举双利。

(陈 文)

荆州区机收新气象 秸秆变成碎草就地还田

随着夏季的到来,油菜、小麦等夏季农作物已进入收割季节。和以往收割不同,2014年,荆州区太湖农场新风生产队率先在全市使用安装了秸秆切碎器的联合收割机进田作业,既保证了油菜籽颗粒归仓,也让秸秆变成碎草就地还田。

一村民表示,以前都是焚烧秸秆,熏的他们眼睛都睁不开,现在秸秆切碎器作业,十分方便,把秸秆全粉碎了,解决了秸秆焚烧的难题,还提高了农田的肥力,提高了氮磷钾的含量。

在机收作业现场,不到15min,集收割、粉碎还田于一体的联合收割机就收割了1亩(1hm2=15亩)田的油菜。

据了解,新风生产大队有夏季农作物9 000亩,其中油菜3 000亩,小麦6 000亩。为改变以往一到收割季节,农民一把火焚烧秸秆的局面。2014年,新风生产大队除通过拉横幅、贴标语、广播定时宣传秸秆禁烧外,还严格要求进入农田作业的收割机必须安装秸秆切碎器。

(马 蓓 严欢欢)

猜你喜欢

农机局跨区机收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为民着想紧急协调拖拉机驾驶员资格证办理
应城市农机局到陈河镇汤庙村开展春节前走访慰问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宁波市农机局再次荣获市级文明机关标兵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