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平牙槽嵴全口义齿修复的临床研究

2014-08-15高宏牟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牙合基托全口义齿

高宏,牟云

(1.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口腔科,广西 柳州 545005 E-mail:gaohong600111@126.com;2.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生,广西 南宁 530031)

老年患者多因牙周病失牙,以及缺牙时间过长而形成低平牙槽嵴,这类患者全口义齿修复后固位不佳,成为临床修复一大难题。目前种植义齿和种植磁性固位修复等方法广泛运用于临床,由于经济原因和老年患者自身身体健康条件的限制,传统的全口义齿修复仍是主要方式。本文结合我科2003年以来接诊的68例低平牙槽嵴老年患者的全口义齿修复病例,采用了改良方法制作全口义齿,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13年12月至本院口腔科就诊的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68例。其中男性30 例,女性38 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69.5岁。纳入标准:①牙槽嵴平坦、窄小凹陷;②颌间距离加大,上下颌弓关系不协调;③舌体变大,系带附着于牙槽嵴顶,周围黏膜松弛;④已用常规方法制作全口义齿,使用6个月后仍不能较好地行使咀嚼功能。

2 改良制作方法

2.1 取印模 使用成品托盘及二次印模法:先用成品托盘与弹性印模材料制取初印模,在获得的石膏模型上使用自凝塑料制作个别托盘。再使用个别托盘,在做好肌功能修整的条件下,取得二次印模,灌注超硬石膏,获取模型。

2.2 颌位关系的确定

2.2.1 牙合托的改进 采用恒基托代替暂基托确定颌位关系,提高牙合记录的准确度。

2.2.2 颌位记录 恒基托戴入口内,观察基托与唇颊沟边缘密合并具有一定的固位力后,在恒基托上用制作蜡堤,用常规方法取得正确的正中牙合关系。确定垂直距离时,息止牙合间隙应参考5~8mm,牙合平面应根据实际情况向下颌下降1~2mm。

2.2.3 排牙 低平牙槽嵴患者的牙槽骨吸收明显,牙槽嵴顶位置变化,不能以吸收后的位置为准,应采用舌侧集中牙合。如果患者上下前牙区牙槽骨吸收过多,垂直距离过大,并伴有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时,可以考虑排成无牙合接触。

2.2.4 基托的处理

2.2.4.1 基托的厚度 唇颊侧基托加厚至3.5~4.0mm,舌、腭侧的基托按常规做成1.5~2.0mm,边缘2.5mm,切牙处边缘浅而薄,厚约1.5 mm,尖牙及前磨牙处浅而稍厚,厚约2.5 mm。

2.2.4.2 基托的形态 基托的外形磨光面呈凹面,舌翼区尽可能向下伸展到位,下颌颊棚区的基托外形应呈凸面形。基托边缘要与唇颊黏膜以及口底黏膜的反折区相接触,边缘呈圆钝状[1]。

3 结果

68例患者经改良方法制作全口义齿后,都获得临床需要的固位要求,咀嚼时基托稳定。戴入义齿后面型比例协调,舒适度好,咀嚼效率高,病人均表示满意。68例患者平均复诊2.6次;有3例患者由于弃戴旧义齿超过两年,初戴后较难适应,复诊次数较多,在义齿初戴后2个月内适应。经3~8年随访,除4例因自身疾病原因弃戴外,其余64例义齿均固位良好,基托边缘与口腔黏膜紧密贴合,均衡,发音和咀嚼功能较好。

4 讨论

老年低平牙槽嵴患者,往往存在过度活动松软牙模嵴组织,使用传统的一次印模方法,很难塑造出患者口内的唇、颊、舌侧边缘形态,只有正确地使用二次印模法,才能获得精准的模型,并取得口内功能运动时的黏膜皱壁和系带的状态。低平牙槽嵴基托承托区面积减少,吸附力和大气压力减弱,我们只有在密合程度上和边缘封闭方面尽量精确,以提高义齿的封闭性,增加固位。

理想的牙合托应满足三个基本要求:“第一面与口腔组织紧密贴合,具有良好的边缘封闭”,保证取颌位关系过程中牙合托暂不发生移位;第二应具有一定的强度,保证在颌位关系记录过程中基托能承担牙合力而不发生变形。第三应良好的模拟天然牙列位置与大小,牙合堤为后续技工室排牙提供最重要参考信息[2]。传统方法常采用蜡暂基托和自凝塑料暂基托,但前者在口内就位时间略长后易软化,后者强度不足易变形而导致与组织面不贴合,在承担牙合力时易滑动移位。只有恒基托在试牙合过程中能够耐受各种力而不发生形变,才能取到准确性较高的颌位关系。

在确定垂直距离时,一般息止牙合间隙为2~3mm,低平牙槽嵴患者由于上下颌牙槽嵴的严重吸收,息止牙合间隙增大,确定距离时不能单以面部外形是否丰满为标准。同时,低平牙槽嵴的患者,通常下颌比上颌牙槽嵴吸收的量大,此时不能用平分颌间距法来确定平面。牙合平面可酌情下降,使下颌义齿接近下颌牙槽嵴顶,以利于稳定和固位。

根据教科书上的经典理论,全口排牙时应排在牙槽嵴顶,排成浅覆盖、浅覆牙合[3]。低平牙槽嵴患者下颌牙槽嵴高度降低,舌侧骨吸收多于颊侧,槽嵴顶的偏向颊侧的特点,下颌磨牙排在牙槽嵴顶偏舌侧;同理,上颌、牙槽嵴顶向腭侧偏移,上颌人工磨牙排在牙槽嵴顶偏颊侧。前牙区,因天然上前牙略偏唇的方向,排上前牙适当唇向。下前牙的排列考虑与上前牙的咬合关系,下唇肌较紧者下前牙不能唇向排列,下唇肌松弛者下前牙可以适当地向唇侧排列[4]。舌侧集中牙合具有易于实现平衡殆,提高义齿的稳定性和舒适感;只有上颌牙的舌侧尖与下颌牙接触,减少侧方力危害以及垂直力可以集中在下颌牙槽嵴顶,改善软组织支持困难的三个优点[5],适合低平牙槽嵴的患者。

近年来,我们认识到除大气压力和吸附力外,颊舌肌的肌力也是全口义齿的重要固位因素。义齿的外侧有唇颊肌,内侧有舌肌,唇颊肌、舌肌肌力方向相反,只要控制到肌力大致相等也能夹持住全口义齿。全口义齿在静态时靠大气压力和吸附力固位;在行使功能时,除大气压力、吸附力外,还要靠唇颊舌肌的肌力固位[6]。低平牙槽嵴的患者,上下牙槽嵴空间增大,周围黏膜松弛,按照传统方法制作的全口义齿戴入口内后与唇颊肌、舌肌之间存在一定间隙,这导致了肌力控制的减弱。

针对这一特点,唇颊基托在不影响排牙和义齿过重的前提下,应尽量加厚,特别是在尖牙到第一磨牙的区域;下颌舌侧基托于第一磨牙处薄且近于垂直,第二磨牙及其后区薄且伸于舌下。龈颊沟窄小的患者,基托应薄些,反之则应厚些;唇颊肌肉丰满者,基托应薄些,反之应厚一些;唇颊系带短者,基托应薄些,反之应厚些[7]。唇、颊侧基托磨光面做成有利于肌肉扶持固位的凹面外形,上颌基托颊侧呈向下外的凹面,下颌基托颊侧呈向上外的凹面。下颌前磨牙区要窄,整个颊面适当向内侧,磨牙区义齿的基托应在相应颊侧缓冲区处形成一个宽的颊侧翼缘。舌翼区伸展可以到下颌舌骨嵴或超过下颌舌骨嵴,伸入下颌舌骨嵴后间隙的倒凹区部分基托要薄,并且使整个舌侧磨光面呈大斜度的的凹面弧形。如此处理,可以减小间隙,提高颌的肌力,从而取得较好的固位力。

全口义齿修复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低平牙槽嵴使制作难度大大增加,但通过医师的用心设计和精心制作,还是可以取得良好的固位效果。

[1] 卢国华,姚峰.全口义齿舌翼区伸展固位23 例临床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6,21(1):63-64.

[2] 吴国锋,张玉梅.全口义齿的临床规范化修复[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杜,2011:160-165.

[3] 赵铱民.口腔修复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23-325.

[4] 郭天文,王菁.全口义齿修复的新观念[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0,1(1):49-51.

[5] 陈振宇,李江.舌侧集中殆在义齿修复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7):3122-3123.

[6] 郭天文.全口义齿的固位原理及其临床应用[J].口腔设备及材料,2006,2(1):38.

[7] 孙汉华.全口义齿修复治疗的体会[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3,23(2):385-386.

猜你喜欢

牙合基托全口义齿
关于牙合与咬合名词定义的商榷
暂时性(牙合)垫在重度磨耗患者中的作用与意义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老年微创种植国家级学习班通知
不同金属材料义齿基托对口腔感染的影响
无牙颌全口义齿修复新进展学术论坛暨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义齿稳固剂改善全口义齿咀嚼效能的临床研究
不同清洁方法对义齿基托树脂性能影响的比较
齿科铸造用纯钛制作总义齿基托及可摘义齿金属支架的临床效果
口腔正畸结合修复治疗错(牙合)伴牙列缺损效果探讨
可摘全口义齿固位不良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