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红富士苹果早采问题的认识与思考

2014-08-15刘志坚

西北园艺(果树) 2014年1期
关键词:采果红富士糖度

刘志坚

为迎合市场,红富士苹果早采现象日趋严重,不但影响了该品种应有的内在外品质,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其声誉,应尽早引起各方重视。

早采的原因

苹果套袋技术的普及,促进了红富士苹果走出国门。20世纪90年代初,烟台地区的果商发现,脱袋后1周左右的红富士苹果呈粉红胭脂色,特别漂亮。这样的苹果在广州和东南亚市场上的售价与美国红星相差无几,成为畅销货。当时,消费者不知道优质红富士苹果到底是什么味道,对苹果内在品质也没有很高的要求。在那个“货卖一张皮”的时代,未完熟的、粉嘟嘟的早采红富士备受青睐,而完全成熟的、果面全红的红富士却因为“色老、皮厚、不嫩、不靓”而遭嫌弃。1996—2008年期间,金帅、红星、乔纳金等中熟品种相继退出中秋、国庆两节市场,而早生富士、昂林、王林等品种刚刚进入市场,早采红富士借机填充了市场空档,引发了连续多年的早采风潮。

近年来,红富士早采除了为赶中秋、国庆双节市场外,更重要的是为了入库贮藏。早采果较耐贮藏,早采还能大大减少晚采果贮期黑﹙红﹚点发生造成的损失,于是每年贮果商从9月下旬就开始下产地大量抢购早采果入库,助长早采之风一直延续了十几年,对中原、西北苹果主产区都有影响。

早采对品质的影响

9月中旬是红富士苹果第2个果实膨大期,此时虽然果实具有漂亮的粉红色,却不是红富士的本来面貌。国庆节前市场上的富士系苹果主要是以红将军为代表的早熟富士套袋果和早采的红富士套袋果,把本性晚熟的红富士和中晚熟富士系品种放在一起采收,无疑违背了前者的生长发育规律,必然影响其内在品质。而市场对苹果的品质要求因社会发展和品种结构、市场饱和度而异。目前,消费者对苹果内在质量日趋重视,他们要求苹果的品质核心为“好吃,有特色;好看,耐贮藏”。如果以百分制来衡量苹果质量,好吃应占60分,好看占25分,耐贮占15分。早采的红富士苹果糖度只有12%左右(我国的国家标准要求糖度在14%以上,日本要求糖度达到16%方可采收),其口感品质肯定会受到很大影响。

事实上,我们的大多数消费者并不知道优质红富士苹果的“国标”是什么,也没有多少人能真正吃到含糖量14%以上,充分成熟,口感甘甜、芳香的优质红富士苹果。在我国苹果主产区烟台,80%以上的果农不吃早采的红富士苹果,而吃一直留在树上,10月底至11月初采收的苹果。

2012年至今,以红将军为代表的早熟富士系品种(系)逐渐增多,一些消费者也发现了早采红富士苹果“好看不好吃”的事实,再加上甘肃、陕西地区高原优质苹果的竞争,早采红富士苹果的市场越来越差。

早采的利与弊

红富士苹果早采1个月左右,可有效减少果实发育对树体营养的消耗,增加树体的贮藏养分,减轻苹果大小年;早采可减少1个月的生产投入,而且还能卖个高价,早拿到钱;早采果有后熟期,经过贮藏的果实糖度、风味有所提高,果实中的农残得以降解。综合以上种种,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角度讲,早采无疑是好事。但是,算账还要考虑长远,早采拿到的是短期利益,却丢掉了“品质”这个核心,再说严重一点儿,可能在不久的未来,它还会影响到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消费信心。

据有关部门对北京苹果市场的调查:最好吃的红富士苹果是新疆产的,虽然不好看,但糖度高,价格高,而且供不应求;其次是甘肃、陕西的红富士苹果,由于产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苹果糖度高,色泽好,在南北方市场均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再次是山西、河南中原区的塑膜袋红富士苹果,由于生长在节气早、积温高、绝对高温时间长的地区,病虫害较重,果实有早熟、贮藏性较差的问题,近几年这些地区也要求果实全红,一般10月下旬才采收;而河北、辽宁属红富士苹果发展的北纬临界区,温差大,冬来早,基本没有早采现象,苹果品质、风味都较好。烟台地区早采的红富士贮存于气调库中,翌年4—6月份进入市场卖缺货,糖度不达标。

相关技术推广部门和一些果农清楚地知道长期早采势必影响品牌苹果的声誉,但由于晚采可能加重贮藏期果实生理病害和不良环境条件对果实的伤害,大家都不敢涉险。各级领导、专家学者也顾忌晚采造成的损失问题,没有将红富士苹果早采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上,因而在舆论宣传、市场运作、政策引导上缺乏得力措施。

对早采问题的思考

品质才是果品的生命。任何把市场需求和果品质量标准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片面的。红富士苹果引入我国近50年时间,从最好吃的惊喜,发展成占全国苹果栽培面积80%的绝对优势;从次生区盲目大发展,到边发展边淘汰。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现代技术取代了传统管理模式,新老区果园管理水平出现了两极分化。烟台套袋红富士苹果率先进入国际市场。市场上出现了有特色的早采套袋果,并占据市场十多年,却最终得到“好看不好吃”的评语。随着消费者消费观念的改变,“好看又好吃”成为苹果品质竞争的核心。红富士苹果早采,虽然满足了部分市场需求,却违背了果树生长发育规律。回归适时采收,最终将成为市场的必然选择。

近几年,烟台市的招远、蓬莱等地红富士苹果发展的新老典型,基本已将红富士苹果的采收期放在了霜降之后。招远老典型前孙家白占霞现代苹果示范园、蓬莱“红孩儿”示范园,都是在11月5—10日采收,苹果可达到全红、浓红,黄肉蜜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达15%以上。国家有关部门在高海拔山区生态条件下生产的苹果,在树上生长时间可达190~200天。5年前,北京中日友好果园的宫崎富士苹果是论个儿卖的,精装礼品盒,85 mm以上的苹果每个8~10元。这些示范基地生产的精品果,综合品质都不亚于日本的优质红富士。

苹果早采不符合果树正常生长、生理成熟的自然规律,达不到国家法定标准,这不单是技术问题,必须由相关部门联手采取宣传发动、政策引导、市场调整、产业布局等综合措施,才能得以纠正。

单就产业布局来讲,品种的超前性、特色性、多用性、多样化,乃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需求的客观要求。目前红富士苹果栽培面积和总产量都占80%以上,这个比例是不合理的。可以这么说,缺少中晚熟品种,是“两节”苹果市场出现空档、给早采红富士苹果以生存机会的根本原因之一。笔者认为,早、中、晚熟苹果品种的比例,应稳定在1∶3∶6较为适宜。调整苹果品种结构,适当发展“两节”前成熟的中晚熟优质品种,是解决红富士早采问题的长久之策。无论科技如何发展,生产体制如何改革,我们都应该本着尊重自然、回归自然的原则从事生产管理和市场经营。

猜你喜欢

采果红富士糖度
糖度高、类型多、瓜味足 “炫彩”系列小西瓜 亩产值3.5万元
采果后不要放松管理
中国热科院椰子所与2家单位合作研发油棕机械采果机
安徽:砀山红富士苹果价格持续攀升
利用采果手套和虚拟仪器测定苹果机械损伤
甜菜块根糖度检测使用重复检测进行质量控制的方法
红富士
基于不同物候期苹果树叶片光谱特征预测果实糖度
全国首条蜜橘糖度分选机落户南丰
分次追施氮肥对红富士苹果叶片衰老及15N吸收、利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