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引领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2014-08-15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政治课中心教材

一、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内涵

在教育教学领域,教师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将素材与教学方法相结合于课堂教学实践中,也就形成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即素材教学法。

中心素材教学是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一种以素材为依托,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要求,运用精选出来的素材,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通过中心素材问题串让学生进入某种特定的事件或环节中,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形成教学双向互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活动样式。这模式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主要是指在教师设计的中心素材的指导下,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他们的独立思考,自主地建构政治知识架构的学习。简单地说,以素材为媒介的教学方法就是中心素材教学法。

二、中心素材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

(一)面向全体原则

面向全体原则是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实施的首要原则。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包括中心素材的选择、问题难度的控制、教学情境的创设,都以班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参与和能够接受为依据。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课堂行为,特别是关注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为他们创造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努力实现“让每位学生都得到教师的重视”的课堂教学目标。

(二)课堂简约原则

特级教师林华民老师曾经说过:“简单的才是美丽的,这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也是人类最普遍的审美观。只有追求把课上得简单的教师,才是有前途的教师。”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简约而不简单。笔者在日常教学中也真正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每一节课学生清楚地知道学习的重点、难点。用该模式进行教学,教师的讲述减少,学生的思考增多了;知识直接的灌输减少了,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增多了;机械重复减少了,学生探讨的时间增多了。学生成为了真正的主体,积极参与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切身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而且不同学生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知情合一原则

高中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就是将旧课程中的两维体系目标变成三维体系目标,指的就是知识目标、技能目标,过程目标、方法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价值目标。这为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在具体实施中,笔者将情感目标与知识目标合二为一,做到知识目标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同样重要。在学生情感目标实现的过程中渗透知识目标,最终达到知情合一。

(四)问题教学的原则

爱因斯坦曾说,问题的提出比问题的解决更显得重要,问题的解决只是一个技能问题,但问题的提出,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在科学上还标志着真正的进步。由此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多么重要!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素材与教材的联系点上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串”,然后师生围绕“问题串”展开讨论,始终注重对学生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当然,问题教学原则要求教师注意:问题不能太难或太易,问题不能不着边际,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抹杀学生的思维,不能直接给出问题答案等。

(五)先学后教原则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的实施是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为前提。在正式讲课之前,学生先阅读教材、先对教材上的问题进行思考,然后尝试解决教材所设计的问题,最后师生在课堂上共同探讨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先学后教原则要求教师将“学生如何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教师应把素材的选择、问题的创设、课堂的思考与发言权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

三、中心素材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

(一)研究考纲,明确教学目标

构建中心素材模式教育的重中之重是要明确指出高中政治教学的目标。在目前高中政治教育方面,对教学以及教育有方向性指引的资料主要有《高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省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等。以上三本资料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为我们指明了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是高中政治新课程改革和政治课教学总的执行标准。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明,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习并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在现代社会中要有自主、独立、自强的态度和能力;还要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思想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人生观。显然,无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取何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都必须紧紧围绕《课程标准》中规定的总目标开展。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建构和应用的过程中,既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又充分体现《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

《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考考试说明》是依据教育部新课程考试大纲和浙江省的实际编制的,对历年的考试内容、要求、形式做了具体解释,细化了教育部新课程考试大纲对考试的知识内容和能力要求,是浙江省高考的主要依据。显然,《浙江省普通高中高考考试说明》从高考层面和中观层面指出了思想政治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为学生的考试和升学服务。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建构和使用的过程中,从中观层面表现为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学生能够顺利地升入高等院校尽一份力。

《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意见》对高中政治课所涉及的必修四个模块和选修六个模块从微观方面进行了解读与说明,是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主要依据和参考。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主要以《思想政治教学指导意见》为依据。从教学素材的采集、情境的创设到问题串的设计与呈现,再到知识的总结、拓展,紧紧围绕《教学指导意见》中所要求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而开展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结合目前的社会实际,更加突出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教育。

(二)研读教材,吃透知识内涵

研读教材首先对教材的正文进行认真细致的阅读。从宏观角度来说,要弄清楚整本教材的逻辑体系与知识结构,明确每一个模块的特点、规律,理解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从中观角度,了解每一模块各个单元之间的逻辑结构,单元内部目与目之间、框与框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微观角度,了解每一框题具体要掌握的知识点,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每一框的重点与难点分别是什么,重点与难点与其他知识点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等等。

研读教材还要紧紧抓住教材的辅助文。高中政治教材的辅助文分为:专家点评、相关链接和名词点击。专家点评是偏重于经济学理论上的一些学术性观点,并不是对教材正文中阐述观点或经济事实的评价,基于此,教师可以以专家观点为典型材料,帮助形象化(感知化)理解教材正文知识;相关链接是经济学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包括基本理论内容及其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我国现行基本经济法规、政策中的一些最基本的内容,是我们理解教材的必要帮手。名词点击是对教材上基本理论的一种有益补充,也是解读教材所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解读教材时应注意教师与学生一起解读,反对教师唱“独角戏”;在解读过程中将模块之间,模块内部各单元之间,每一框体之间联系起来进行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辅助文的作用;解读的最终目的是明确每一框题的知识体系、重点与难点、三维目标,为中心素材的选取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紧扣教材,选择提炼素材

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建构的基石便是中心素材的选取。对于要讲解的内容,可供选择的素材非常多,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有其他相关学科的;有校内的也有校外的。而并非所有的素材都可以用来当作“中心素材”进行教学模式建构。因此,教学素材必须选择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有利于课堂问题串的创设、有利于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同时,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因此,教学素材的选择要坚持开放性、教育性、科学性和整体性。

“中心素材”的搜集要体现开放性。首先是主体的开放,将教师搜集与学生搜集结合起来。特别注重发挥学生在搜集素材方面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社会调查、研究性学习、参观考察等进行素材的搜集。其次是内容的开放性,在坚持对教材进行再度开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淳安美丽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文化、灿烂的发展成果以及感人的英雄事迹等提炼“中心素材”,促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所选素材要具备教育性。“中心素材”的选择要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基本知识和伟大成就、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及方法论,提高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以及社会民主政治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

所选素材要具备科学性。高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的不同之处在于对学生进行基本政治素养和基本道德素养的双向和谐教育。因此,中心素材的选择首先必须符合党在现阶段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科学发展观;其次,教学素材的选择还应符合高中政治课教学的基本规律,符合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特点。只有具备科学性的素材,才能真正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才能对学生有教育意义。

所选素材要具有整体性。一般的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素材可以是一个简单的事例,可以是一幅漫画,也可以是一句广告语。中心素材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素材与其他教学模式所要求的素材不同,我们所搜集的素材要求坚持整体性原则。我们所选择的素材强调一件事情发展的全过程(纵向的整体性),或强调所选素材与其他素材之间的联系(横向的整体性)。

(四)设置情境,引领学生“入戏”

在教学过程中,好的情境设计会激起学生热烈的情绪,驱动他们情不自禁地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中心素材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围绕“中心素材”进行直观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的创设,其目的是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以引领学生尽快“入戏”。

在讲“经济生活”模块“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一框时,我选用了“邻居张阿姨最近比较烦”作为中心素材,创设了如下情境:首先,将张阿姨的生活近况展示给学生,张阿姨下岗后,家里上有两位患病的老人,儿子正在读高中,丈夫收入也不是很高。后来,张阿姨在朋友的帮助下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在她打算要去上班时,却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在学生还沉浸在张阿姨的“故事”中时,我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你是张阿姨的家人,你会不会反对张阿姨去上班?”问题一抛出,学生的热情立刻被调动起来,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整整一节课学生围绕“张阿姨的烦恼”这一教学情境展开,在老师的引导下,水到渠成地得出了什么是正确的就业观,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五)设计问题,师生互动探究

课堂提问又称“设疑”,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粗看起来,“提问”这一教学手段每位教师都能得心应手。可是,当笔者仔细地观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发现无论是日常的课堂教学还是各类公开课、优质课、评比课都比较注重课堂中的热闹,而对课堂提问的科学设计关注的少之又少,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往往是教师问得不着边际,学生答得一头雾水。

(六)总结提升,构建知识体系

在师生对“中心素材”问题串进行由浅入深、环环相扣的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依据“问题串”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内涵、实质、条件和应用范围。要使学生在总结知识的过程中学会概括、分析、抽象与综合,最终形成知识体系,完成对新知识的构建。

如在对“国家宏观调控”一节进行总结时,我引导学生重新回到“千岛湖镇药品市场”这个“中心素材”上,用“千岛湖镇市区的药品市场是不是完全由市场调节?”“为什么众人要争相在千岛湖镇市区开药店?”“如果你是投资者,你会不会在千岛湖镇市区开药店?”“面对药价虚高的现象,你认为政府应该怎么办?”将所学知识水到渠成地构建起来,课讲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七)拓展延伸,拓宽学生视野

用中心素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个误区,那就是本框所学的知识点只适用于这个特殊素材,一旦离开该素材,教学便不成立。因此,在对知识进行总结之后,要及时进行课外拓展。也就是说要告诉学生,本课的知识体系不仅适用于教师所选用的“中心素材”,同样也适用于其他素材。此外,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活动的开放性,学生总是在“中心素材”内部兜圈子,不利于学生视野的开阔。及时进行拓展延伸,一方面可以弥补教材知识内容、材料有限的不足;另一方面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开拓视野,实现个性化学习。

中心素材模式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了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实效,减少了教学的无用功,提高了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政治课中心教材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谈初中政治课中兴趣教学法的运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巧设导入,精彩课堂——浅析政治课导入的几点见解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