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展现代肉牛产业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宝鸡市陈仓区肉牛产业发展总结报告

2014-08-15王发仓王建安

中国牛业科学 2014年5期
关键词:存栏母牛肉牛

王发仓,王建安

(宝鸡市陈仓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陕西 宝鸡721300)

宝鸡市陈仓区位于关中平原最西端,东部为较为开阔的千渭川道和台原区,南部为秦岭北麓及浅山山区,西部和北部为浅山丘陵区和中低山区。全区辖15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332个行政村,总人口60.59万人,总面积2 580km2。其中,西部山区7镇共130个村、总面积1 682km2,人口13.9万;全区有耕地4.7万hm2,天然草场2.64万hm2,气候温润,光照充足,适宜牧草种植及肉牛繁殖、生产,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条件,1985年以来,先后被列为全国、秸秆养牛示范县(区)、标准化母牛养殖示范县(区);陕西省秦川牛产业化示范区和宝鸡市秦川牛产业开发基地大区。

陈仓区秦川牛养殖具有悠久历史和发展基础,是全省秦川肉牛主产区之一。陈仓区在全省历届秦川牛大赛中,均获得过较好成绩,先后四次获得秦川种公牛亚军、母牛亚军、季军称号。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机械化的不断普及,黄牛作为役用价值降低,导致农耕地区,尤其是川原农区饲养的黄牛迅速减少。近年来由于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黄牛牛肉及其其它产品的消费日益增长,我区黄牛养殖已经基本上实现了从生产资料向生活资料的转变。目前除西部高深山区不便于机械耕作地区部分黄牛仍用作役用之外,85%以上的为肉用饲养类型。

由于上述因素,我区肉牛目前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及贾村北部地区。据调查,2013年西部山区七镇及贾村镇为主的肉牛养殖基地存栏4.76万头、出栏肉牛2.53万头,占全区的81.65% 和67.83%。这表明我区肉牛养殖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其中架子牛一部分进入渭北台原区进行异地育肥。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级畜牧、农业等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我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现代肉牛产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方式,采取政策配套、资金扶持、项目支撑、社会化服务,做大秦宝模式养殖,延伸产业链,使肉牛产业形成了龙头带动、规模推动、农户参与、数量增长、效益提升的产业化发展格局。

群体结构进一步优化。2013年全区存栏以秦川牛及其杂交后代为主的肉牛存栏53 953头,其中能繁母牛31 256头,占牛群总数的57.93%,较上年的52.63%增长了5.3个百分点;秦川牛纯种及和(牛)秦(川牛)、红(安格斯牛)38 424头,占全群71.22%,较上年67.58%增长了3.64个百分点。

布局日渐合理。坚持以市场为主导,因势利导,因地制宜,继续按照“突出优势,分区发展”的思路积极促进饲草、技术、资金等方面的最佳配置。2012年西部山区七镇饲养适繁母牛27 087头,占全区的86.66%,较上年增长了7.25个百分点,川原玉米主产区的东关办事处、周原、慕仪镇育肥牛存栏较上年增长了1 796头,进一步形成“山区农户繁育,川原规模育肥”的分区合作、异地育肥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规模养殖发展加快。2013年,全区累计建成建成存栏100头以上肉牛场17个,其中千头牛场1个,500头以上肉牛场3个,百头以上肉牛场及养殖小区13个;存栏基础母牛3头以上的肉牛户471个,存栏10头肉牛以上的养殖户达到224个,较上年新增规模场及小区4个,增长了30.77%。

产品数量持续增长。2013年全区出栏肉牛37 603头,生产牛肉6 159t,繁育秦川纯种及杂交肉牛22 030头,其中销售给肉牛屠宰加工龙头企业6 320头,分别较上年增长了 3.83%、3.85% 、8.79%和24.92%;其中以西部山区和半山区八镇为主的肉牛产业带,2013年出栏肉牛27 714万头,占全区肉牛羊出栏量的73.40%。

养殖效益显著增长。2013年全区出栏肉牛、良种繁育等综合收入3.309亿元,较上年2.472亿元增长33.86%占全区牧业产值20.20亿元的16.38%,养殖场户增加纯收入6 376万元。

产业化进程加快。我区与国家农业龙头企业秦宝牧业公司密切协作,建立并逐渐完善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供销一体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形成了“农户羊肉牛,合作社架桥梁,畜牧部门技术服务,龙头企业收购商品肉牛并进行屠宰,加工高档牛肉制品,并从销售利润中的拿出资金为养牛农户免费提供和牛冻精细管”的优势互补,双赢发展的格局。

随着市场肉牛价格的日渐坚挺和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企业及农户发展肉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2014年我区肉牛继续保持了稳定发展态势。年内已经新建了100头以上肉牛养殖场5个,新发展秦宝肉牛模式户37户。

我区肉牛养殖基地的做大做强产业,增加农民收入,主要得益于以下方面:

1 加强组织领导,坚持科学规划

一年多来,区政府主管农业的副区长高度重视我区肉牛产业发展,先后7次与区畜牧局负责人深入到县功、新街、贾村、周原、坪头镇15个村和养殖场,对养殖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调研,掌握了基本现状,了解了存在的困难及问题,提出了继续在西部山区加快基础母牛扩群,育肥适度向川原地区转移和加大争取上级财政资金力度的思路。在区政府领导的结合开展“千人千社”、“送、进、促”等群众路线主题活动从区畜牧系统抽调区、镇两级畜牧兽医站16名业务骨干,由1名局领导带队长期驻村进场以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全方位开展政策与技术咨询服务。

2 广泛宣传动员,坚定发展信心

全区先后13次组织示范区镇村干部、养殖户560人,到秦宝牧业、田犇牛场、虎娃肉牛场、宏丰肉场、新街镇老庄村等处参观考察,使他们开阔了视野,更新了观念,坚定了发展肉牛产业信心。同时将我区政府扶持肉牛发展优惠政策在项目区广为张贴,通过镇村广播和会议宣传,刷写标语1300多条,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农户发展肉牛产业的积极性。

3 政策配套、资金扶持产业发展

区委、区政府连续性3年出台了年度扶持优惠政策,其主要内容为:一是对10头以上养殖农户每户给予扶贫贴息贷款2万元,超过3万元的由秦宝牧业公司予以担保,超过10万元的贷款由指挥部协调。二是对母牛养殖大户进行扶持,凡存栏基础母牛3头以上的,从外地新购适繁母牛,每头补助1 000元。三是对示范区内养殖场、户免费开展杂交改良,免收冻精费、配种费。四是支持肉牛养殖设施改善,新建50m3永久性(砖混结构)青贮窖或氨化池一座,予以补助300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30立方米,增加补助100元;新建50平方米标准化牛舍一栋,予以补助3 000元,在此基础上,每增加1平方米,增加补助30元。五是对牧草种子和饲草加工机械进行补贴,示范村农户购买冬牧-70黑麦、紫花苜蓿等牧草种子,财政予以1/2补贴;农户购置小型饲料加工机具或肉牛合作社、百头以上养殖场、200头以上村组购买大中型饲料加工机具纳入农机具购置补贴范围,财政补贴不少于1/3。六是积极支持大型标准化养殖场建设,从用地、贷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扶持,经验收合格后,每场以奖代补5~10万元。七是鼓励、扶持有条件的养牛大村成立肉牛合作社,制定和完善章程,发展会员,开展产前的技术培训、设施建设,产中的良种繁育、商品牛育肥、饲草种植、饲料加工、疫病防治,产后的销售等全程服务,把各育肥场、分散经营的养殖户与龙头企业紧密结合起来,逐步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在养牛生产发展中的双赢。对发展好的给予5~25万元的奖励。

同时区政府领导多次出面,指导畜牧局实行项目带动战略,加大了肉牛产业产业发展方面的跑项目,争资金力度。两年来,先后争取实施了秦宝模式肉牛养殖项目、陕西省秦川牛良种核心繁育场建设项目、2012~2013年菜篮子产品肉牛生产宏丰、飞飞肉牛场标准化建设、陈仓区优质饲草基地建设、秦川牛良种繁育补贴、畜牧机械补贴等项目,累计争取上级财政资金640多万元。上述项目的实施为养殖场户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证,同时也加快了肉牛标准化的进程。

4 实施重点突破,创新发展模式

按照“因地制宜、先易后难、梯次推进、全面发展”的思路,区政府及主管部门首先确定了具有饲草优势、肉牛存栏数量较多新街、县功、贾村3镇为肉牛发展项目的核心区,筛选出10个重点村进行重点扶持。率先在北川河沿线的新街镇9村和县功镇龙渠村建设肉牛生产示范带,并加强政策扶持,技术支持,先行一步,辐射带动西部山区乃至全区的肉牛产业发展,目前示范村已经增加到15个。根据当地饲草资源、社会经济、劳动力资源、个人技术及经营管理水平,我们积极尝试推行4种适度规模发展模式。一是“5、3、2”模式。在肉牛生产集中的重点村,倡导有条件的每户建设或改扩建一个50平方米、存栏10头的标准牛舍,其中饲养基础母5头、育成母牛3头、犊牛2头,可平均获利6 000~8 000元。二是“3、3、2、2”模式。在非重点村,引导有条件的每户饲养基础母牛3头、架子牛3头、育成母牛和母犊各2头,平均获利5 000~6 500元。三是专业户肉牛育肥模式。在经济条件较好的镇村,积极引导、扶持有一定经济实力和饲草条件的农户,建设50平方米、存栏10头规模的标准化牛舍,年获利可达1.8~2.2万元。四是百头标准化母牛繁育场或育肥场模式。采取政策扶持、招商引资等方式鼓励、吸引当地和外地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个人或企业家建设100头以上的专业化繁育或育肥规模场,年可获利30万元左右。

其次,是以田奔肉牛繁育场、飞飞肉牛场为标准化建设单位,示范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以青贮玉米秸秆为主要饲料的肉牛育肥场,2012年来,先后发展了慕仪镇齐西二、洞坡、三个50头以上的育肥场。

5 建立合作组织,开拓营销市场

目前,全区已经有9个村组建了肉牛养殖合作社,开展生产服务、产销衔接、组织培训、购买原料等管理与服务工作。两年来,相关部门和合作组织多方联系,先后协调秦宝牧业每年向基地村提供和牛冻精及辅助材料约30万元左右,为群众协调贷款1230多万元,指导农户购买良种肉牛3520头。同时积极开拓市场,组织社员和其他养殖农户向秦宝牧业交售良种杂交犊牛1.03万头,销售外地肉牛0.76万头。区财政还向5个专业肉牛养殖合作社配发电脑、打印机5台,保证了合作社开展业务之用。

6 完善保障体系,降低产业风险

一是完善繁育体系。畜牧部门以14个乡镇站及10个肉牛重点村为依托,新建和完善了肉牛改良冻配站点25个,新增冻配设备18套,为冻配站点培训技术人员20人。两年聘请西农大、市畜牧兽医中心的专家教授,在区内举办了8期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兽医防疫、诊疗技术培训班,培训一线技术人员240多人次。区繁育站与各个配种站点签订了协议书,并为他们免费供应优质冻精、输精器械和辅助材料。目前各冻配站点运转良好,保障了杂交改良工作的顺利进展。2年来累计引进各类冻精3.5万支,改良配种1.62万头;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理论教学与现场操作”相结合的培训方法,先后聘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渊锡藩、昝林森,市兽医局高级兽医师尹万林等专家,区级技术部门在区内重点镇、村巡回培训17场次,参训基层技术人员和农户1 200多人次。根据不同季节的生产特点和要点编写、印发肉牛养殖及优质牧草资料6 700多份,提高了农户的科技素质与生产水平。三是加强疫病防控。镇、村两级根据肉牛产业发展的实际,为每个村确定了1~2名兽医防疫员,共110余人。由畜牧局统一组织培训和考核,发证上岗;区、镇兽医技术人员指导开展免疫注射、驱虫、定期消毒等工作。主要疫病的免疫注射率和挂标率都达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要求,实现了项目区内的清净无疫,有效地保护了肉牛产业的发展。

尽管我区在肉牛产业发展中取得了可喜成绩,但也必须看到还与先进地区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肉牛产业的整体规模发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原因一是近三年来肉牛市场价格迅速上扬,农户将存栏肉牛以及杂交牛犊不分公母出售给屠宰企业,同时还导致母牛提前淘汰,因此连年来全区总存栏量基本持平,甚至较2010年略有减少。二是近年来西部山区提倡并组织农户外出打工,同时打工报酬每天80~200元不等,且无需自有资金,导致养牛农户纷纷出售肉牛,转而打工;三是微型农机进一步普及,导致一部分农户将原来用作役用的黄牛出售。

发展资金严重不足。随着养牛经济效益的显著提升,建设规模化标准化肉牛场、引进良种、扩大育肥规模所需资金压力空前加大。由于建材、人工、肉牛的涨价等因素建设存栏10头的肉牛育肥场由三年前的6万元左右增加到11万元左右。一部分农户和规模场自有资金有限,无力启动新建或扩大规模。农民坦言“养牛现在已经成了有钱人的事业”。

优惠扶持政策的落实还不到位。陈仓区作为一个财政转移支付的县区,财力有限,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些优惠政策,如设施建设补助,先进典型奖励、饲草种子补贴还不能全部落实到位;

肉牛产业各个相连接的环节利益分配不均。根据陈仓区的情况来看,一是在生产环节内部不均匀。相对而言养育牛场户,去年每头商品牛饲养半年左右可获利2 000元乃至3 000元左右;而饲养基础母牛的农户饲养一年以上仅可获利1 000元左右;生产和秦杂交一代的六月令犊牛销售给秦宝牧业可收入5 000~6 000元,而秦川纯种犊牛秦宝公司不予收购,市场价格比和秦至少1 000元以上;导致群众不愿配秦川牛。长期以往,这将导致用于杂交繁育的秦川母牛持续较少,使产业发展基础不稳。前景堪忧。在流通加工环节,秦宝牧业通过屠宰和深加工,每头商品牛可新增价值10 000元左右,大幅高于生产环节的利润。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困难,我们应该着重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和措施:一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政府及其行政部门以及其它相关部门,必须切实转变作风,大力扫除“软、懒、散、木、拖”不良习惯,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再创新路,全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二是坚持发展产业信心绝不动摇,因势利导、抓住当前国家加大对肉牛产业扶持力度、肉牛产品供不应求,养殖效益显著增长这一历史最好机遇,广泛宣传发展养牛产业的重要意义和有利条件,提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全力做大做强肉牛产业,力争到2015年把我区建成7万头现代化优质肉牛基地。三是坚持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力度不减,继续完善和全面落实已出台的优惠政策,扩大招商引资力度,为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四是坚持产业发展机制不变,在搞好一线服务的同时,研究探讨和完善肉牛产业发展的机制和模式,并努力实践创新发展思路和发展模式。五是继续推行“一扩三改”技术措施,扩大基础母牛数量,坚持不懈地抓好品种改良、标准化圈舍改造、标准化饲养技术推广。为促进畜牧产业科学发展,带动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出积极的贡献。六是积极主动在政府以及上级有关部门的协调下,遵循市场规律、解决好肉牛产业发展体系之中各个关键环节的利益关系,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壮大、产业发展的多赢局面。七是积极主动与保险部门联系,以规模养殖场户为主要对象,开展财险试点,对能繁母牛进行保险,并逐步向育肥牛扩展试点,规避和减轻因自然灾害、重大疫病、市场突变造成养牛场户的经济损失,努力将生产风险降低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存栏母牛肉牛
母牛分娩前管理要点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冬季肉牛咋喂精料
母牛常见产科病及治疗措施
冬春如何提高肉牛采食量
肉牛口炎咋防治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初产母牛的饲养管理
母牛产犊后瘫痪该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