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大众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热”

2014-08-15丁丽艳

科技传播 2014年12期
关键词:传播者客体聊天

丁丽艳

东北师范大学,吉林长春 130024

互联网在中国已经走过20年,而移动互联网是近几年逐渐兴起的新名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大众由传统的PC端转到如今的手机客户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腾讯公司旗下的“微时代”产品微信正成为移动互联网最主要的商品之一。从微信出生到现今不过三年左右时间,如何从初出茅庐的聊天软件到今天坐拥5亿用户的超级APP,笔者将以大众传播学角度分析“微信热”的原因。

1 微信的传播特点

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如今的社会已经渐渐的进入微时代。微时代下的“微媒体”正成为当今文化社会的主流:以微小说、微电影、微博、微信等为代表的“微”产品让移动互联网概念进入人们的视线中。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年初发布的一款可以发送图片与文字、多人聊天、手机支付的多功能APP。用时433天,微信用户突破1亿;不到6个月,微信用户已经突破2亿;截止到2013年8月,国内用户成功激增至4亿。传播学最基本的理论是5W即谁(who)、说什么(what)、在哪(where)、何时(when)、为什么(why)。考察微信的传播特点可以看出,以上五要素都在这样一款手机聊天软件中有所体现。

首先是who,即是谁在说。微信出现前,以QQ和微博为代表的聊天工具成为人们的首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总是通过QQ聊天来相互沟通,而微博成为人们发现热点并分析的最重要信息平台。随着微信的横空出世,更多的大众把目光放在了微信这里,因为微信不仅可以聊天,更可以通过语音来彼此交流,更多的信息也逐渐从微信的朋友圈优先发布。拥有微信的每个个体成为了发送消息的“自媒体”。其次是what,即说什么。微信的朋友圈基于自身独特的涉及,其发布的内容也多是与自己有关。任何一条感悟、任何关于热点事件的评论,都有可能通过微信的朋友圈迅速传播开来。再次是where,即在哪里说。无论你是在新闻事件的第一现场;还是在工作之后,下班之余;或是去外地旅行;亦或是车站等车的无聊时刻,任何地点都可以拿出手机,在微信上发表此时此刻你的心情,你所照的图片,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第四是when,即何时。微信的出现,使每个人都成为了信息传播者与接受者,任何人都可以变成自媒体。无论是清晨、午后、还是傍晚,甚至是深夜乃至凌晨,都可以通过微信来进行交流与分享信息。最后是why,即为什么。为何进行聊天,为何通过朋友圈发布信息,为何通过微信进行支付?人是具有情感的动物,这就需要彼此进行交流,而开心与伤心也更需要与人分享,微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不言而喻,这也正是为何如此多的人使用微信的原因,“微信热”也逐渐成为一种潮流。

2 微信热的原因

微信从默默无闻的APP成长为手机下载量最高的应用之一,自然有其内在与外在的原因。以下将以大众传播学中传播者、接受者、传播效果角度分析其原由。

首先是以传播者角度即双向性的传播过程。在微信中,传播的主体与传播的客体之间的关系已显得不那么重要。传播主体可以成为传播客体,反过来也一样,传播客体同样能成为传播主体,传播者的身份发生了变化,微信中的任何人都是集信息生产者、信息传播者、信息接收者为一体的,而微信充当了每个人传播的媒介。有了这样的平台,大众可以不去关注门户网站中长篇大论的新闻报道,朋友圈内就会有传播主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做为传播客体的自己可以随时随地接受信息,而下次自身更可以充当传播的主体来发布信息,让更多的传播客体接收到消息。重点信息的传播已经不再是少量专业媒体机构的特权,大众也可以成为信息的发起者。

其次从接受者角度即使用与满足心理。接受者的使用媒介,是在某种特殊的需求与目的驱动下,通过接触使用这些媒介而让自己的需求和目的得到满足的一个过程。随着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在工作之宇,下班之后把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网络上,而微信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相互交流、接受信息的最主要工具之一。大众在微信中可以便捷的获取海量的信息,这极大的满足了受众的使用与满足心理。

再次是从传播效果角度即大众传媒推波助澜。“微信热”早在2013年就已初露端倪,微博在微信未出现之前一直是最火的社交软件,而微信的半路杀出使微博日渐衰落。在当今的网络时代,信息传播无论从速度、范围、影响力都比之间更加的广泛。大众接触信息的途径也不仅局限与电视与广播,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成为了人们接受信息的最新路径,更多的受众希望将信息共享,而不是单独享有,他们更期待的是与他人分析热点新闻。大众传播通过重塑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人们也会根据所处的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来判断周围的意见。因此,大众传播媒介对人们的环境认知活动产生极大的影响,以“微信热”为代表的“微媒体”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在微信上,即使少数人的观点也依然可以相对独立地存在,让受众感受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成为微信里的主人。

3 结论

微信以其简单的页面、快捷的聊天方式赢得了众多网络用户的青睐。发布朋友圈、语言聊天、快捷支付这些微信的基本功能更加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习惯。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与应用更加让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可以迅速发展,也使得用户更加容易对熟人的语音留言进行回复,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可以说,微信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形态,改变了人类收取信息、交流的传播和获取的方式,是一种独特的信息渠道,这是微信强大的生命力所在,但互联网发展速度惊人,产品的周期也更替的更快。由此可以说,微信未来的路还很长。

[1]微信[DB/OL].百度百科.

[2]隋红.简析“微时代”的文化传播特征——从以微博为首的“微媒体”说起.载《大众文艺》,2012(1).

[3]吴波.从“微媒体”到“自媒体”.载《商务周刊》,2011(1).

猜你喜欢

传播者客体聊天
误传了几千年的俗语,你也是传播者吗?
符号学视域下知识产权客体的同一性及其类型化解释
让我们都成为直销正能量的传播者
敞开门聊天
新闻传播者的现代意识
旧客体抑制和新客体捕获视角下预览效应的机制*
关税课税客体归属论
“活”源于怦然心动——写生对客体借用中的情感因素
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忠诚传播者
聊天不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