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略论军官德的考评的实践价值

2014-08-15张兵湘

党史文苑 2014年3期
关键词:军官道德修养高素质

张兵湘 颜 松

(96634部队 陕西 西安 710068)

军官德的考评是军队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干部考核和干部队伍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军队贯彻落实我党“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重要手段。认清军官德的考评的重大实践价值,对于不断深化军官德的考评工作,有效落实总政《关于加强团级以上领导干部德的考核意见》,提高军队选人用人准确度、公信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官德的考评是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实践举措

军官考评是军队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是选拔培养优秀军官的重要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科学剖析考评工作,抓住考评工作中的重点、关键,也就是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突出对军官德的考评正是军官考评工作抓重点、抓关键的具体手段,符合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首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本身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产物。两点论和重点论是统一的,重点论要以两点论为前提,两点论要以重点论为补充,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德才兼备,是从军官素质的角度提出,德与才构成了衡量军官素质的两个基本面,在军官的工作实践中发挥着不同作用。但是,在主体社会实践的能力结构中,在体能主要起支撑作用的基础上,德能主要是起主导作用,才能主要是起应对作用。[1]因此,从两者的重要性角度分析,德更具有统帅和支配的作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相对于才而言,德更具有根本性的作用。以德为先,正是抓住了德与才的辩证关系中的德的统帅性与才的实践性这一本质,充分突出德在军官选拔任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选人用人以“德”为前提、以“德”为先决。只有军官的德合格了,军官的才才能真正对部队建设发挥积极作用,如果军官在德方面存在问题,必须实行“一票否决”,才能再高,本事再大也不能选用;如果军官在才能上相当,那么就重点依据德的表现,选拔使用在德方面更突出的军官。

其次,在传统观念中,由于对德缺乏充分的认识,没有认识到德也是一种能,并且是一种更重要的能。因此在军官考评过程中,往往把外显的才的能力作用当成是“硬”指标,把内在的德的能力作用当成是“软”指标,因而对德的考评缺乏足够的重视。同时,由于在德的考评中存在一系列的难点,在实践操作中难以考实、考准,也导致了德的考评在军官考评中容易考虚,沦为走过场,成为才的考评的陪衬。当前情况下,深入研究军官德的考评,正是要纠正传统观念中对德的认识误区,不断提高考德、识德的水平,使德的考评真正成为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的有力举措。

最后,在军队贯彻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需要准确识别军官的德才素质,相较于对才的识别而言,对德的考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重视对军官德的考评就是抓住了干部考评工作的重点,突破军官德的考评这一理论和现实难题,就是为准确考评军官解决了难点,就是为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扫清了障碍。在军队推进军官德的考评工作,既是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又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必然要求。

二、军官德的考评是和平时期军官选拔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尽管养兵和用兵在理论与实践上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在实践中,战争年代与和平时期还是具有截然不同的特点,这使得在部队的日常工作中,特别是干部的培养选拔方面,需要突出不同的重点。军官选拔包括发现、鉴别、考核、选定四个主要环节。[2]P177发现是基础,鉴别、考核是关键,选定是结果。鉴别和考核本质上是识人的过程,江泽民曾指出:“识人是用人的前提。只有把人看准了,才能把人选好、用好。 ”[3]P679

军官德的考评是鉴别与考核军官的重要内容,是 “识人”的重要环节。基于德在军官素质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军官德的考评,无论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现代化建设的今天,都始终是军官选拔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在战争年代,杀敌立功、保存有生力量是军队最重要的使命,能够带领部队打胜仗,以最小的代价更多地消灭敌人,是选拔军官的重要标准。即便如此,我党仍然十分重视对军官德的考评,因为德具有社会集团从属性和社会价值双向性。战争年代,阶级矛盾十分尖锐,军官的信仰、立场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军官为谁服务、为谁打仗的问题。因此,在战争年代,军官的信仰、立场是军官德的考评的主要内容,是军官选拔的关键所在。

新世纪新阶段,党中央、中央军委提出我军的历史使命是: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与战争年代相比,我军的使命任务不断拓展,除了能打仗、打胜仗外,还必须履行更多的使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军官选拔时,对军官德才的标准将更加严格,对军官德的具体要求上有了新的变化和特点。一方面,作为军人而言,信仰和立场仍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军队的性质和宗旨;另一方面,由于军官的德在社会道德建设中有着先导性、示范性,因此军官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等方面的表现也将成为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加强军官德的考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然成为军官选拔任用不能忽视的关键环节。

三、军官德的考评是促进军官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重要手段

《礼记·大学》说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就是说古时候,无论贵为天子,还是普通百姓都把修身养性当作根本,这与古代儒家所倡导的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一致的。“有身不治,奚待于人?”当官不能修身克己,怎么能够治理别人呢?“治天下国家,必本诸身。其身不正,而能治天下国家者,无之。”可见,古代的思想家都是把官员能否修己作为治国的先决条件。

当前,克己修身仍是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的。道德修养是一种道德素质方面的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主体性活动,但提升道德修养也并非完全是主体的自觉行为,能够长期自觉地做到“慎独”“日三省吾身”“省察克治”“积善”等行为的,毕竟是少数在品德上几近于圣人的人。对于大多数人来讲,为了在具有明显契约性的社会中更好地生存,维系良好的社会关系,获得普遍的认可和赞誉,客观上都需要主体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那么提升道德修养就不仅是一种主体的自觉需要,更是一种客观现实的必然要求。因此主体在提升道德修养时,就不仅具有主观能动性,而且具有客观必要性,使主体逐渐地由道德他律转化为道德自律。

官德的自我修养离不开外部约束,只有制度规范的他律与操守信念的自律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使道德的软约束获得法律制度的支持,避免官德建设陷入空谈。[4]P260军官德的考评作为制度规范的重要手段,为选拔任用和教育管理军官提供了依据,考评结果会直接影响到军官在部队的声誉和发展。因此,军官德的考评必然能够促进军官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提高自觉性,增强紧迫感。

四、军官德的考评是建设高素质军官队伍的必然要求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军官队伍是我军在新形势下面临的一个历史性难题。十三届四中全会提出:“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主要不在于党员的数量,而在于党员的质量。”[5]P553江泽民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75周年座谈会上首次完整地提出了“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命题,并对此作出系统的论述。2011年,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抓紧培养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习近平明确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央军委出台了《中央军委加强自身建设十项规定》,等等。同时,世界新军事变革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军推动国防和军队科学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主线。所有这些都对建设高素质军官队伍提出了迫切要求,并明确包含了德方面的内容。

高素质军官应具备相应的政治素质、理论素质、思维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素质要求,对军官来说是一个综合要求。胡锦涛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把干部的德放在首要位置。因此,道德建设、作风建设就成为建设我军高素质军官队伍的关键所在和首要任务。

军官德的考评是贯彻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是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具体手段。从识别功能上看,它能够从根本上对军官的道德素养作出正确的评价,为军官的使用提供依据;从校正功能上看,它能够使军官有自我了解、自我反省的机会,及时发现问题,纠正自己的行为;从激励功能看,它能够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对军官重视德,主动修德提供导向;从监督功能看,它能够对军官的各种行为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督促军官严于律己,始终保持较高的道德行为水平。

[1]蔡永宁.论“德能”[J].社会科学,2006.

[2]陈文义.军事人才学[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6.

[3]江泽民.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选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李建华.官员的道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5]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军官道德修养高素质
基于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有机化学教学改革
跳伞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全国高素质农民超1700万人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哥伦比亚 军官
创新德法兼修高素质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培养造就高素质咨询工程师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