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高尔夫课现状及课程设计浅析

2014-08-15吴志洪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7期
关键词:高尔夫目标运动

吴志洪

(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 广东珠海 519090)

现今社会,以时尚绅士和绿色有氧著称的高尔夫运动正在我国逐渐普及,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独有的健康文明的价值取向和消费方式吸引了大批民众。将高尔夫运动引入大学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文化素养,还可以将“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体育教育思想完美结合,对推进我国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1 高尔夫运动概述

1.1 高尔夫运动的基本知识

所谓的高尔夫运动,就是利用球杆将高尔夫球依次送入前方的18个球洞中。通常情况下,高尔夫球以宽广的大自然作为运动场地,并以击球次数作为评定胜负的依据,击球次数最少的为胜利的一方。

据南唐史书记载,在中国古代,高尔夫运动被称为“捶丸”。关于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各国说法不一,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其中,最著名包括高尔夫运动荷兰起源学说、罗马起源学说、英国起源学说和中国起源学说。对现代高尔夫运动而言,其发展最早的地区是苏格兰,并在推广的过程中不断完善,逐渐形成了现代高尔夫运动的规则。

15世纪时,高尔夫运动在苏格兰盛行,虽然经过了当权者的多次禁止,但其生命力并未减弱。17世纪时,欧洲人将高尔夫运动传入美洲,促进了世界上第一个高尔夫俱乐部,即后来的圣安德鲁斯古老皇家高尔夫俱乐部的成立。其后高尔夫运动在18世纪传入英国,19世纪传入亚洲,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飞速发展。

为满足我国社会对高尔夫运动相关人才的需求,部分高校相继设立了高尔夫管理、高尔夫草业、高尔夫旅游等专业,将高尔夫运动纳入了高校专业课程教育之中。随后,部分大学开设高尔夫选修课,将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体育公共课程在高等院校中逐渐普及。

1.2 高尔夫运动的特点

发展至今,高尔夫运动已不仅仅只是一种娱乐,它有着其他运动难以企及的历史、规则、故事、服饰、发展和民俗。这些特点为高尔夫运动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氛围,使其逐渐转变成为一种文化。

高尔夫是最贴近大自然的运动。它将最原始的大自然作为球场,使人们可以在一个广阔的空间中呼吸新鲜空气和沐浴日光。他以一种最贴近自然的方式缓解人们内心的压力,松弛人们紧张的神经,使人们获得身体的放松和心灵的宁静。

高尔夫运动是最优雅绅士的运动。目前,对大多数人来说,高尔夫运动既是一种体育运动,也是一种社交运动。它对打球者的文化素质有很高的要求,可以在打球者的着装和举止上体现传统的礼貌和文明。

高尔夫运动是挑战自我的运动。作为一项最具挑战性和最有意义的体育项目,高尔夫运动对球员的心理素质要求很高。因为,在高尔夫运动的过程中,球员不需要击败敌人,其对手只有自己。每一次打球都是一个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都会有一种全新的体会,体现出球员不断超越自我的追求。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提升人格的运动。在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只有高尔夫运动不需要裁判。它需要球员具有自律性和诚实性,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不欺人也不自欺,为自己的击球水平做出最公正的裁决。所以,高尔夫运动不仅能磨练人的意志、改变人的性格,还能陶冶情操、提升人们的人格素养。

高尔夫运动是一项享受终身的项目。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所有的人都可享受高尔夫运动为人们带来的乐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人们具有一种特殊的吸引力,使人们一生都无法放弃。

2 高等院校高尔夫课程现状

近年来,部分高等学校将高尔夫运动作为一项体育课程逐渐在学生中普及。本文主要对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农学院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所高等院校进行调查,研究其高尔夫课程开设现状。

2.1 开设时间

2006年以后,高尔夫运动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其锻练价值和文化意义吸引了大批的民众。随着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在体育教学中引入受学生欢迎的、具有时代特色的、具有教育意义的体育项目成为必然的趋势。所以,大多数院校是在2006年及其以后开设高尔夫体育课程,由于师资等原因,有些学校还没有开设此课程。

2.2 课程形式

由于各个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和各方面的条件,如教学场地、学生接受程度、学校重视程度的不同,各个学校开设高尔夫运动的课程形式也各不相同。必修课和选修课是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两种主要形式。其中,体育必修课包括保健体育课、普通体育课、专题体育课、专项体育课和选项体育课五种类型,体育选修课包括指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两类。所谓指定选修课,就是指学生从学校指定的若干课程中选择一门进行学习。任意选修课是指学生对开设的课程可选可不限,一切由学生自己决定。

2.3 教学目标

作为课程目标的具体化表现,教学目标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预期应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它不仅是各个学校进行课程编制和课程教学的重要准则,还是实施、评价和指导教学水平的关键依据。

在我国的高等院校中,高尔夫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和体制目标四个方面。高尔夫课程的认知目标是使学生详细了解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发展、规则、服饰、礼仪等基本知识,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一系列关于高尔夫运动的知识体系。技能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高尔夫球的基本动作,在不断的练习和实践中摸索出最适合自身的击球方法,逐渐形成自己的运动风格和运动习惯。所谓情感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高尔夫运动的学习兴趣,并在运动过程中教导学生如何亲近自然、释放压力、放松身心,不断陶冶自身清高,提高人文素养。体制目标是使学生在高尔夫运动过程中学会健康的、绿色的、有氧的运动,努力提高器官机能,增强自身的体质,保持身体健康。

目前,我国的教育机构还没有制定出标准的高尔夫课程教育目标。因此,部分学校在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时没有相应的参考标准,订立的目标在结构和分类上过于模糊和形式化,指导性和操作性低,不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

2.4 课程内容的选择

作为体育课程目标实现的中介和载体,体育课程内容对体育教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课程内容,体育教学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徒有其形。目前,各高校选择的高尔夫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中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如高尔夫运动的起源、发展、着装、礼仪、规则等,以及运动损伤的处理和防止。另一部分是技术知识,包括瞄球、站位、握杆、推杆等技术。

通过仔细的调查不难发现,由于普通高校高尔夫课程起步较晚、教学场地和器械不足、高尔夫技术参差不齐、没有标准的教材等原因,高校高尔夫体育教学的内容选取上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教学内容太过于笼统,不够详细。其次,教学重点不突出。同时,教学内容对教师的水平和经验依赖性过大。

2.5 开设学时

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的学时学校规定,每学期在30~36学识不等,每周开设一次课,每次课大约1.5h。但是,作为一项特殊的体育课程,高尔夫教学通常需要在校外的练习场进行训练。由于教师没有授课时间自主权和课程时间设置不合理等原因,目前规定的教学课时很难满足高尔夫教学的要求,极大的降低了教学的效果。

3 高尔夫课程设计

3.1 课程设计的指导思想

目前,各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出发点各不相同,如通过高尔夫的文化特性教育学生、丰富学校体育运动项目等。但是,所有的高校都有同一个指导思想——使大学生能够了解高尔夫运动,对高尔夫文化进行推广和普及。

通过开设高尔夫课程,可使学生充分了解到高尔夫不是专属于贵族的运动,所有的人都可充分体验高尔夫的乐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同学可亲身体验高尔夫文化,掌握相关的知识。

3.2 课程目标的提出

通过对高尔夫运动特点和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的详细思考,结合实际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高尔夫课程目标的提出应包括五方面的内容。第一个方面是运动参与目标,使学生充分了解高尔夫的起源、特点、规则、礼仪及其文化内涵,积极培养大学生参与高尔夫运动的兴趣,使其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第二个方面是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推杆技术和击球动作。第三个方面是身体健康目标,通过高尔夫运动,增强大学生的器官机能和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第四个方面是心理健康目标,教导学生在高尔夫运动中亲近自然,释放压力,放松身心,并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格素养。第五方面是社会适应目标,通过体验高尔夫“优雅绅士”的文化氛围,培养学生自律、诚信的人格,提高其人际交往能力。

3.3 课程内容的确定

高尔夫教学内容的选取,不仅要考虑学生自身的需要,还要结合高校的师资、场地等方面的实际情况,以保证教学课程的趣味性、文化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完整性。在理论内容方面,应包含高尔夫基本知识、基本规则和礼仪、文化和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技术内容方面,主要有握杆和站姿、挥杆技术、各种球杆技术等。

4 结语

总而言之,高尔夫运动对大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将高尔夫运动引入普通高校是一种十分正确的选择,是我国教学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但是,在实际的高尔夫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结合教学理论和实际不断对其进行完善。

[1]吴亚初,李康,张洁.上海高校高尔夫课程设计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13):107-108.

[2]冯蕴中,李少龙.关于环中心城市普通高校开设高尔夫运动课程的探讨[J].体育与科学,2010(5):98-99.

[3]林玉青,林波萍.广东高校开设高尔夫课程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研究[J].广东体育学院学报,2013(6):25-26.

猜你喜欢

高尔夫目标运动
高尔夫MK7.5的 10位对手
不正经运动范
高尔夫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休闲高尔夫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