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校体育课的创新与教学

2014-08-15黄作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14年17期
关键词: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黄作平

(广东省惠东中学初中部 广东惠州 516300)

为适应新的课程标准,体育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充分运动,从而心理上获得满足感,身体上得到锻炼,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充分利用上课时间,为学生营造活泼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喜欢体育运动。

1 创新体育教育的意义

1.1 促进体育教师提高素质

在创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课前查阅资料来寻找新的更有效的方法来用于日常教学课程中,首先教师回去进一步了解和明确体育课程意识,来进行从没尝试过的创新教学,来发现平时体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来承担体育教学改革与创新的责任意识,在这过程中,教师不知不觉地就将专业素质提高上来,并且也会增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责任感。

1.2 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师在对体育教学进行创新后,打破了传统的乏味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对学生的培养不再仅仅是停留在原来的身体素质的提高上面,而是延伸到对学生个人的品质、精神和思维的培养上,尤其是创新教学在各个学科中的广泛利用,更可以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进入高中后的学习生活。

1.3 技术达标变为健康达标

传统体育的教学思想主张知识传授学生体育运动技术和技能,学生的运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就算教学完成标准,虽然也提出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1],不过这只是一项附加任务,传统的认为技能达标健康肯定能达标。虽然技术达标,但很可能出现运动创新少、耐力不强等劣势,学生如果在身体素质发展上取得重大成绩,也会增进他们的情感、思维等一齐进步,进而他们的运动能力也会有明显的进步。所以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就将专业技术和运动能力以及身体素质概念完全混淆,没有抓住工作重心。

2 体育教学的创新途径

2.1 教师观念的转变

大部分体育教师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传统的教学思想已经不能适应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要求,也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运动习惯,使学生被迫式的学习转变为主动地求知才是现在体育教学的目的所在。将课程的中心转移到学生身上,强调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与国际上的“人本主义”有效结合[2],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教师的教学目的并不只是教,更应该掌握教学生的方法,教学生学会学习。在当今社会,学会学习比学到只是重要得多,传统教育着眼于知识,而现代社会要着眼于智慧,智慧和方法是同步进行的,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闲时间来产生奇思妙想,独立思考学生才能有创新意识。教师并不是发令者,教师应注意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对于个性张扬的学生予以包容和发现优点,并发挥其特长,引导这类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老师仅仅是教授学生知识和基本技术,增强学生的体制,而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体育活动不能只是为学生学业而进行,也是对学生的心理方面进行良好训练,学到一生做人的基础知识,学会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做到平易近人,和学生成为朋友,倾听学生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烦恼,给出建设性意见,帮助学生简单、快乐、健康的学习。尤其是在初三关键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更应该加强,来应对即将到来的大型考试,所以体育老师在除了教知识和技术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新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基础。

2.2 创新教学方式

(1)体育教师要具备系统知识能力,“多媒体”教学,以成为体育课堂中不可缺少的教学手段,体育课上有很多动作要领、方法、练习步骤等,教师难以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清楚,而多媒体课件及声音、图像、文字、动画、视频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化静为动,直观形象,虚实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试听等感官的需求,轻而易举地突破重难点[3]。

多媒体即是教师教学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手段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体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也要随之不断提高和更新,要由过去侧重掌握运动技术向知识结构合理化,并具备较高运动能力的“智能型”过渡。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使学生学会锻炼、学会评价、学会改进自我健身的能力,因此,体育教师更应不断学习和扩大学科知识面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融洽贯通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2)运用音乐配合体育课堂教学,能使教学形式更加活泼新颖,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练习情绪,增加动作的节奏感,并能创设特殊的教学情境,并且针对学习压力较大的初三学生,在进行中考体育耐力训练时,可以播放了几段有节奏的的音乐,使学生练习时精神振奋,情绪高涨。还有在进行仰卧起坐训练时,可以播放节奏感强的音乐,让学生伴着音乐进行训练,可以忘却训练的艰苦和乏味,让学生运动起来更有动感,从而提高训练效率。

(3)增加课堂游戏。单调的为了中考而训练,训练项目的枯燥乏味使学生对训练产生抵触心理,在进行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可以安排班集体做个体育小游戏来缓解课堂气氛。游戏的魅力贵在创新,对于一些常用的游戏则必须根据实际需要注入新的内容,才能起到调节课堂气氛的实际效果,比如可以进行“两人三腿”的游戏来提高学生的灵敏度[4],提高了全体学生的练习情绪,通过游戏调节增强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提高了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同学之间也变得团结互助。并且在教学比赛中,还应经常鼓励他们锻炼身体,激发了他们为国争光的强烈愿望,同时也感染了课堂气氛。

(4)每堂体育课都应提前计划、有系统的设计好,不但有利于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掌握,还有利于改进教学、提高质量,更能进一步调动和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适当与否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基础。“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出发[5],通过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对新的体育教学的需要。将体育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明白体育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3 结语

体育教学是一种贴近生活实际的创造性劳动,不能遵循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因为这关系着学生终生的体育健康基础。所以,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就要不断地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新信息,再结合自身经验和对学生的了解,来给学生设计有效的身体练习手段和健身方法,尤其是对初三即将中考的学生,不能只是高强度的训练考试科目,应注意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来培养学生的体育素质。

[1]罗建英.大学城体育教学创新环境要素的构建[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1):229-233.

[2]罗建萍,陈家起,徐武.体育信息素养与公共体育课教学创新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1,1(14):110-112.

[3]赵芳,罗梅纳,苏政.非智力因素与体育教学创新[J].体育科技,2013,3(15):48-49.

[4]霍军.创新教育理念下体育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12(18):56-57.

[5]张楠.论体育教学创新的思维方法及其获得途径[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2,2(23):108-109.

猜你喜欢

体育课体育教师体育
体育课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