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当公务员热”研究

2014-08-15李巧艺

贵州民族研究 2014年4期
关键词:藏区藏族公务员

李巧艺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 610041)

藏族在当代中国政治生态系统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地位,为促进西藏等藏族聚居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政府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改善藏区基础设施,采取9+3、西藏内地班等各种措施全面提高藏族青年综合素质,着力培养藏区建设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藏族女大学生就业现状不仅仅是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指标,更兼有促进藏区社会稳定和维护祖国领土完整的政治意义。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对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就业现状的调查,找出影响藏族女大学生择业的主要因素,力图分析这种趋势可能带来的政治和社会影响,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藏族女大学生就业政策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视角。

一、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就业的政治成因

(一)保护性政策是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当公务员的首要影响因素

虽然报考公务员一直是国内大学生就业的首要选择,但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相比,藏族大学生最终进政府机关当公务员的比例明显偏高。根据媒体报道,2012年,在内地就读“9+3”免费职业教育的首届藏区学生8413人毕业,其中1948人通过藏区乡镇机关和事业单位“双招”初录进入体检,此外还有584人参军。在西藏,2007年之前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全部实行计划分配。因为西藏地区的企业相对比较少,西藏籍大学生返回西藏之后,几乎全部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尽管在2007年之后,西藏籍大学生不再分配工作,但在“全就业”的政策目标下,西藏籍大学生就业问题又成为计划分配的某种变体。在其他就业渠道缺乏的情况下,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就成为解决藏族大学生就业的主渠道。

(二)西藏特殊的政治生态是保护性就业政策的社会背景

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西藏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1980年3月14、15日,胡耀邦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专题研究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政方针问题。在这之后至今,党中央四次召开西藏工作座谈会。贯穿西藏工作座谈会的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西藏的发展问题;二是西藏的稳定问题。在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中,为保证藏族大学生的就业,明确要求“17个对口援藏省市和17家中央援藏企业每年安置100名西藏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任务。由此可见,西藏的特殊政治生态已经足以影响到西藏籍大学生就业全过程。因为按照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要求,援藏省市和中央援藏企业安置西藏籍大学生。

(三)政治因素在藏族女大学生择业行为中的影响力逐渐降低

尽管目前藏族大学生以返乡就业为主,但是随着藏区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逐渐饱和,藏区地方政府将无法完全吸纳这些毕业生。同时随着藏区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区外的老百姓对藏区了解越来越深入,更多区外的大学生将会参与藏区各种公职的竞争。此外,随着藏族大学生对区外了解的深入,就业观念的转变,在区外就业的藏族大学生将会越来越多。西藏地方政府也出台鼓励措施:到区外就业并签订3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协议的自治区高校毕业生,除给予1000元的路费补贴外,还按每人每月300元标准给予1年的生活补贴。据国际在线调查报告显示:50%以上的西藏大学毕业生表示愿意到内地就业,目前每年到内地工作的西藏毕业生占总数的10%左右。

二、藏族女大学生返乡就业的社会成因

(一)传统社会观念影响藏族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绝大多数藏族女大学生选择返乡当公务员,除了特殊的政治环境以外,他们自身因素也在就业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从在传统社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就业观念相对保守。在某种程度上,藏族大学生也具有这种特质。虽然藏区公务员收入较为稳定,但与内地一些外企、民企的收入相比,藏区公务员的收入仍然偏低。单纯从收入角度看,藏区公务员的收入水平对藏族女大学生来说并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但是,受传统文化习惯、宗教信仰、饮食习惯、人际圈等等因素的影响,藏族大学生更倾向于选择返回家乡就业当公务员。有的藏族大学生认为返乡就业是出于对家乡的热爱,甚至认为自己的最大优势就是:热爱西藏,留恋西藏,愿意扎根西藏。他们对西藏的“忠诚”是外地大学生不可比拟的。实际上,这种逻辑值得商榷。外地就业的藏族大学生未必就不热爱家乡,本地就业的大学生未必一定热爱家乡。

(二)藏族传统文化影响藏族女大学生的就业选择

藏区海拔高,气候恶劣,藏族的生存环境较为艰苦。在这种环境下,藏区形成以男人为主导地位的家庭和社会结构,男人的地位明显高于女人。在藏族的传统社会结构中,藏族男性是财富的主要创造者,是家庭的支柱,女性则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传统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藏族女大学生的自信心必然受到某些影响。此外,在内地招聘过程中,仍然存在大量歧视女性的现象。因此,藏族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会大很多,在内地择业困难也会更大,这也促使藏族女大学生选择返回家乡依赖家庭的支持和帮助。

(三)藏区就业制度改革滞后导致藏族女大学生就业准备不足

西藏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较晚,加上藏区地方实行“全就业”的政策目标,在内地已经实行多年的双向就业政策并没有完全给大多数藏区大学毕业生造成真正的就业压力。因此,许多藏族大学生对就业的竞争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不同程度地存在依赖思想,仍寄希望于政府和学校的帮助和支持。同时,部分藏族大学生的自我定位不清晰,自我期望值过高,认为只有留在城市或机关单位才能实现个人价值,不愿意去偏远地区和基层单位;认为自己是人才,理所当然地应该享受较高待遇和较好的生活条件。

(四)藏区发展滞后、就业机会少,严重制约藏区大学生就业市场化的进程

藏区交通落后,海拔高,气候严寒,人口密度小,居住分散,教育落后。这些因素导致藏区经济发展迟缓,地区经济造血功能低下,民营经济不发达,老百姓生活相对较为贫困。虽然近年来国家对藏区的财政投入力度在不断加大,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在不断拉大。藏区经济结构单一,导致吸纳大学生的工作机会和资源相对缺乏,同时由于藏区大学生就业观念保守,缺乏创业意识、资金。此外,由于政府机关的特殊性,难以大规模吸纳大学生就业。由于这些诸多因素的限制,藏族女大学生就业渠道呈现出单一化。

三、着眼藏区长期发展: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消除藏族大学生“返乡当公务员热”

(一)消除“返乡当公务员热”,有利于培养藏族高级人才

从高等教育的规律来看,本科阶段的教育仅为专业基础教育,所学专业知识并不足以满足工作实际需要。受高寒和高海拔的影响,藏区的事务不同于内地,社会与经济发展规律具有一定特殊性,内地的发展经验未必能够完全适用于藏区。因此,藏区未来发展将取决于藏区高级人才的培养状况。藏区所需要的高级人才一定是具有内地工作经验、全球性视野、熟悉藏区发展规律的复合型人才。这种高级人才对藏区发展的影响也是关键性的,他们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一个家庭或一个企业,而是一个地区或行业。如同马云所说,淘宝网不仅仅是一个企业,它改变的是人们的生活方式。目前藏区缺乏的正是这种类似马云这样的领军式人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返乡当公务员热并不利于藏族大学生发挥聪明才智,简单、重复、单调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将逐渐吞噬和消磨掉藏族大学生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同时,返乡当公务员热,也会挤压藏区民办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藏区企业经营、教育、科研、法律等方面人才严重短缺。此外,藏族大学生成长于藏区,毕业后又马上返回藏区,他们与区外世界接触的机会和条件有限,长期处于传统社会的生活圈子。这种生活经历可能对他们接受现代观念和经验造成某些影响,这也许会延缓他们成才的速度和经验。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和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在开放的环境下,藏族高级人才才能快速成长起来,才能适应藏区社会发展与全球经济融合的需要。

(二)消除“返乡当公务员热”,有利于藏区人才的良性循环

藏区特殊就业政策虽然缓解了藏族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但同时也影响到区外人才的流入,区外的大学生通过公开、公正的方式考取藏区职位的机会减少,最终受影响的是藏区人才结构和人才循环。一般来说,藏区高校比较少,如果藏族大学生长期在本地就业,势必最终导致藏区人才的同质化、裙带化。而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高校的高校毕业生,不仅可以弥补藏区高校专业的不足,更能将各个地区高校先进经验和现代观念传播,有利于人才的交流和互补,最终促进藏族人才的成长。目前藏区最需要的高级人才,恰恰是本地区在短期难以培养的,例如经验丰富的企业经营人才、科研人才等,这些人才都需要大量从区外大量引入。同时,藏族大学生也只有在区外的著名大企业、大公司长期打拼发展,才会积累起丰富的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成为藏区社会所需要的高级人才。只有当这些高级人才在藏区大量出现时,藏区经济才会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形成自我造血功能,摆脱长期靠区外输血的发展困境。

(三)消除“返乡当公务员热”,有利于藏区社会发展的现代化

众所周知,成为一个现代社会的条件是具有现代思想和现代制度。从这个角度来说,藏区的现代化还必须具有现代的法律制度、社会制度等社会环境。目前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是一个典型的熟人社会。在这些封闭的熟人社会,人们之间的人际关系盘根错节,彼此之间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亲戚、朋友、邻里等关系。藏族大学生返乡当公务员后,总是免不了受制于这种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中,人们往往会选择遵守本社会中的传统规则,对外来规则形成排斥的心态,尤其是现代法律规则很容易被熟人社会消解。事实证明,现代法律体系和法律秩序,是一个社会走向现代社会和融入全球化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从藏区长远发展来看,“返乡当公务员热”是弊多利少,有相当的改进空间和必要。

四、对策建议

虽然中央和地方政府保护藏族大学生就业的动机和出发点是好的,但是笔者认为目前藏族大学生就业政策却有相当大的改进空间。本地就业虽然可以被看成热爱家乡的表现,但不应该成为藏族大学生的主要就业模式。从藏区长远发展来看,异地就业应该成为藏族大学生未来的主流模式和方向。西藏地方政府请求17个援藏省市和17家央企安置西藏籍大学生的做法,正是这个发展趋势的体现。但是这种安置方法带有行政性质,未必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和预期目标。西藏自治区政府2007年出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意见》曾经规定:国有企业、国有控股企业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每接收一名属国家计划内招收的应届毕业生,并同毕业生签订5年以上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的,由自治区财政一次性发给用人单位2万元奖金。实际上,在藏族大学生就业这个问题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以更开放一些,不要将藏族大学生的就业单位仅仅局限于西藏地区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地方政府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嫌疑。藏区以外的著名大公司、大企业为什么就不可以安置藏族大学生呢?实际上,这些公司和企业对藏族大学生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2008年德国为应对金融风暴,采取的就业政策就很成功。其中包括就业培训、针对性工资补贴、创业补贴、公共部门岗位创造制度等方面。针对性工资补贴是把钱给雇主,而非雇员;在建立雇佣关系后的12个月内,补贴50%的工资;“保护期”延续到第二年年底;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失业或是弱势群体有不一样的补贴。德国的这些就业政策值得借鉴。因此,笔者建议:

第一,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聘用藏族大学生的内地公司、企业进行工资补贴和一定税收减免,保护期为2-3年。

第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藏族大学在内地进行定岗实习,培训工作技能,工资由财政全额支付。

第三,中央和地方政府鼓励在内地工作多年的藏族高级人才返乡就业或创业,引进项目带动家乡经济发展,政府提供必要的财政支持和税收减免。

上述政策建议,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有利于藏族大学生的成长。从政治角度看,有利于藏区民族融合,打破藏区封闭的政治和社会结构,最终有利于消除西藏分裂势力滋生蔓延的土壤。

[1]李光明.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与对策[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2]李波等.藏族女大学生自信心和进取心研究[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9).

猜你喜欢

藏区藏族公务员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演变》《藏族少女》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篮球公务员
爱在黄河第一湾:“上海女婿”的藏区传奇
甘孜藏区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