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京津冀一体化的误区与突破口

2014-08-14李铁

中外管理 2014年8期
关键词:经济圈新城河北

李铁

“京津冀一体化”是近来时刻牵动着各方面敏感神经的课题,但到底该怎样京津冀一体化,却存在着一系列误区。

北京并不能辐射河北

首先,很多地方政府希望在京津冀一体化过程中,北京能有更强的辐射作用带动河北经济发展。

但是,这是在按照珠三角、长三角的发展模式来复制,不符合京津冀的实际情况。

从工业产值上来讲,北京的工业总产值不到河北的2/5,北京作为一个弱的工业地区,对广大的河北省产生的辐射作用能有多大?是存疑的。

而且,北京的工业不仅对河北没有办法辐射,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北京对自己郊区的工业都没有产生辐射。上海工业一直辐射到长三角,香港带动深圳珠三角,但是北京带动不了周边的农村,对河北的辐射也是微乎其微的。

那么天津呢?它的辐射能力只是到达郊区,是辐射不到河北的。而且天津的产业与河北是竞争关系。

而北京真正能够产生辐射作用的不是工业,主要是服务业。不仅是旅游服务业,还有优质资源如大型医院、大学等。所以,北京新的大学、新的医院、新的企业总部,将更多地向京郊、河北转移。

副中心城市是假说

其次,一些城市提出要做北京的副中心城市,认为京津冀一体化需要发展副中心城市。

但副中心城市是个假设,在世界的城市发展规律中是不存在的。以东京为例,主要人口依然集中在半径30公里以内,3400万人口集中在东京不超过50公里的半径内。很多城市提出做副中心城市,其实忘记了规律,那就是交通的成本决定城市边缘化扩张的边界。未来北京优质资源的转移,是向半径30-50公里转移,基本上还是在北京城市圈内,不要给予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沿着轻轨线发展中心城区,是符合发展规律的。

一体化核心是农业人口城镇化

那么,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我认为是河北省的农业人口怎样从农地里转移出来。目前,河北7200万人口中城镇化率是46%,另外54%的人口怎样快速步入城镇化,才是京津冀一体化的核心问题。那些把京津冀一体化归结城市扩张,建物不“建人”的规划,恐怕会让我们走弯路。

所以京津冀一体化核心的问题是怎样通过北京、天津这两个城市,把河北的非农就业和城镇化带动起来。这是在解决人的问题。

另外,京津冀一体化的过程要尊重规律,认识到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完成的事情。很多地方提出要三年大拆、大变样,我去过韩国,韩国平均一个新城的建立需要十几年,日本基本上20-30年建一个新城,可是我们现在3年就建一个新城,导致成本过高农民进不来。

再一点需要重视的规律是:不要以边界建立经济圈,比如:过去是沿北京周边建立北京经济圈,但张家口为什么可以申奥,因为它与北京服务业有天然的联系,所以,需要的是怎么依托市场规律重建经济圈,而不是简单地以边界规划经济圈。

当然,建立高层的协调机制,以市场为主导,打破行政的过度干预,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当仁不让地是京津冀一体化的关键突破点。

猜你喜欢

经济圈新城河北
河北顶呱呱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10.河北卷
珠江新城夜璀璨
一座新城的诗与远方
智慧新城,和未来的那座桥
孙婷婷
首都经济圈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新城
论兰州经济圈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立的必要性
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分产业区位优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