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群众路线与党风廉政建设

2014-08-13袁北星

党员生活 2014年3期
关键词:党风廉政权力监督

袁北星

◆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人民呼声,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观点的客观要求。

◆人民群众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评判者和享有者。

◆党风廉政建设史就是一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奋斗史。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民心向背,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于党风廉政建设全过程,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为了群众,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切依靠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作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总结提炼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的鲜活经验,不断拓展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道路。

一、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特别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以党风廉政建设实效取信于民

坚持人民至上,回应人民呼声,是坚持党的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也是坚持党风廉政建设群众观点的客观要求。

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把开展专项治理、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任务,坚持从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抓起、从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人民群众最盼望的地方做起,真正做到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人民群众的权益极易受到侵害,任何一个体制上的障碍或强势力量介入都可能使其陷入困境。如人民群众普遍反映在就业、医疗、养老、上学、拆迁安置与保障、环保与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诸多问题,中西部广大农村地区弱势群体与城镇下岗职工的利益维护与发展问题,进城农民工与二代农民工的发展权益保障问题,都是要下大力气解决的民生问题。要加强对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医疗卫生和食品药品安全工作、教育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社保基金、扶贫资金、救灾资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等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要认真调查研究,了解民生疾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关系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的新形势,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统筹兼顾社会各阶层、各方面的群众关切。

要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机制为重点,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人民,为民所用。实现对权力的有效制约与监督,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重要保障。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以党内民主和基层民主为突破口,以党内民主选举、党的代表大会代表常任制、党务公开等为重点,进一步增强党内民主的规范性和广泛性,拓宽党代会代表参加党内重大问题决策的渠道。要以政府组织流程优化再造为着力点,加强对权力的科学划分和合理配置,研究分权与集权、民主与集中的具体结合方式及其实现形式,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推进基层事务公开透明,把基层组织党务公开和政务公开、司法公开、厂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公共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结合起来,完善公开内容、提高公开实效,让基层各项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充分发挥各级信访、投诉接待日、投诉中心、门户网站等信访载体作用,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特别是要尊重、保障和规范以网络诉求为表达形式的民众言论自由,使网络等新媒体成为以群众路线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发挥民众在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是中国历代为政者的经验总结。我们党从中国古代廉政建设中汲取智慧,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作用,强调人民群众既是党风廉政建设实践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党风廉政建设成效的评判者和享有者。实现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机结合,其本质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核心是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基本方法是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根本目标是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合理诉求,努力拓宽人民群众参与党风廉政建设的渠道,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新局面。

人民群众的支持、参与、监督和评判是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根本保证。采取疏通群众来信来访渠道、建立群众评议干部制度、群众点评干部述廉等多种措施强化监督,保证党员干部的权力置于有效监督之下。要健全举报制度,赋予和保障人民群众拥有相应的检举、揭发、上访和协助调查等权力,切实发挥社会各界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团体监督、新闻舆论监督、网络监督等多种群众监督的作用,使各种社会管理事务中的决策和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有关漏洞和偏差,在党内监督和权力监督缺位或一时难以到位的情况下,凭借人民群众的力量,及时得到补救和处置,使权力受到有效约束,腐败得到有效遏制。要组织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检查工作,落实群众民主监督的评判权,使群众评判结果成为考查反腐倡廉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准。要尊重基层和群众的首创精神,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和群众在参与党风廉政建设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和有益做法,构建人民群众主动参与、共同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新格局。

加强相关制度的构建和完善,是保障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中主体地位的治本之策。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障。”要结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快构建保障人民群众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创造人民群众参与反腐倡廉建设的安全环境,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参与反腐败的风险和损失,探索建立反腐败信访举报经济补偿制度,完善对参与反腐败群众的奖励制度,保护和激发群众参与反腐败斗争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健全完善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带动政风民风

90多年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群众也从党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深刻认识到党的伟大,坚定了永远跟党走的信念。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长期执政和改革开放的条件下,党员干部中存在不少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党员干部宗旨观念不强,党性意识淡化,群众观念淡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铺张浪费严重,有的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针对部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四风”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提出抓作风建设,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反对奢靡之风,就是提出了一个反腐倡廉建设的着力点,提出了一个夯实党执政的群众基础的切入点。

围绕反对“四风”,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健全完善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是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客观要求。要从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做起,通过与群众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全面掌握真实情况,充分了解社情民意,积极汲取群众智慧,使各项决策和工作更加符合客观实际。要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机制,使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真正成为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要加快构建党政机关密切联系群众的体制机制,增加和扩大召开民情恳谈会、意见征询会、民主评议会、听证会的频率和范围,创新会议形式,注重会议效果。要通过着力改进会风文风,健全严格的财务预算、核准和审计制度,完善选人用人专项检查和责任追究制度,规范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保障制度等,不断提高党风廉政建设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史就是一部实现、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利益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的奋斗史。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坚持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才能使全体党员干部坚持深入基层亲近群众、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带动人民群众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才能使党员干部不犯或少犯错误,使人民群众利益不受或少受损失,切实保障党的群众路线落到实处。

(作者系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

猜你喜欢

党风廉政权力监督
突出“四个注重” 预算监督显实效
不如叫《权力的儿戏》
加强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 落实“一岗双责”
淮委召开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
监督见成效 旧貌换新颜
夯实监督之基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三不”与“三无”
落实“两个责任”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与权力走得太近,终走向不归路
唤醒沉睡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