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振戏剧湘军需要多管齐下

2014-08-12尹雨

艺海 2014年7期
关键词:汇演湖南戏剧

尹雨

尹 雨:陈老师您好!作为长期活跃于一线的编剧,能谈谈您对湖南戏剧创作现状的认识吗?

陈义平:我觉得湖南戏剧现在不如以前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是湖南戏剧最辉煌的时期,形成了湖南戏剧文学的湘军。其实投资并不大,我记得当时文化厅刘健民厅长说,湖南戏剧是全国第26位的投资,成绩却在全国排名第四。如陈亚先的《曹操与杨修》、盛和煜的《山鬼》、吴傲君的《喜脉案》等,在中国戏剧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尹 雨:辉煌局面的开创,它必然有特定的基础做支撑。

陈义平:那个时期的总体感觉是,剧作者队伍心态不浮躁,不功利,真正是奔事业。当时整个民族、整个国家那种百废俱兴、拨乱反正给人带来的那种信心、那股劲鼓动着大家在自身岗位上做出成绩,没有那份事业心,也就没有那份成绩。另一方面,在于政府的重视,这种重视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制度上,如剧本题材规划会,收集全省的作者创作规划,包括各地区有哪些方面的题材,反映哪方面人物,哪方面生活内容,有什么样的文化视角,作者的风格,作者关于题材的处理方法等,都做到了心里有数;二是剧本讨论会,对有潜质的或是写出苗头的剧本,设置重点作品研讨会,在南岳衡山、桃花源等地针对某个作品集中全省重点作者进行讨论把脉,这戏要进行哪方面提高,如何提高,大家出点子想办法,把自己的生活积累、创作经验、创作体会掏出来,无偿贡献给别人,这样启发一个作者。那个时候,一个剧本的成功,很大程度是凝聚了众多人的智慧。任何一个作者,如果你不把那个剧本改好,好像对不住大家,人家都在给你出主意,出点子。

尹 雨:那么,这样一比较我们就不难发现湖南戏剧下滑的症结了。

陈义平:是的。这样重视,这样抓,现在缺少了。再加上后来多元文化带来文化分流,如盛和煜、刘和平等,他们对同一个题材,往往有非凡的发现,能用不同的文化视觉审视。商人的发现是对市场的发现,剧作家的发现是对人生的发现,有了对人生的发现,作品就有了文学底蕴;对人生的独特发现,对社会的独特思索,作品就不是一般化的东西。这样一批思维特别活跃的作者,分流走了。当然,有的还在继续戏剧创作,但他们不一定仅给湖南写,也给外省写。如盛和煜,后来给外省写的甚至更多,如他的《小乔初嫁》《十二月等郎》《梅兰芳》《蝴蝶梦》等。这种对人生有独特发现的作者,本来就凤毛麟角,而他们要么在给外省写戏,要么走上影视剧创作。这类人才是不可多得,甚至是可遇不可求的,他们离开湖南戏剧创作,无从找到替代的,短时期内也无从培养。

尹 雨:这对戏剧湘军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陈义平:湖南短时期内再出一个盛和煜,再出一个陈亚先,短时期内再出《山鬼》《曹操与杨修》是不可能的。要有人才,才会有作品,我觉得湖南的人才流失,还有抓创作的政策、手段问题,应引起重视。湖南戏剧编剧现在老的老了,后续人才没上来,青黄不接,要解决这个问题,不是短时期能完成的。因为写剧本是所有文学形式中最难掌握的,不是大学毕业就能当作家的,有很多作家是当了作家再回学校深造。这与每个人的生活阅历有关。当然,今天朱(建纲)厅长的讲话,使我看到了一些前景,他对湖南戏剧有较为全面的思索,很务实,加之时代对文化的需求,让我看到云隙中透出了阳光。至于具体的发展,得看大家的创作实践了。

尹 雨:省文化厅对繁荣湖南戏剧创作有较多举措,如编剧班、导演班的举办等,通过这些努力,我们能否看到湖南戏剧的复苏?

陈义平:难。它有几点难:一、剧作者青黄不接,这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需要较长的时间。那个时候的湖南戏剧湘军,是集中了三部分人才,一是幼年即从事艺术,从舞台中滚过的剧作者,还有一批是知青,有特殊的人生经历,独特的人生视角,再就是大学毕业生。三部分人才的汇集才有戏剧湘军的基础,现在的情况就难说了。另外,今天的戏剧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戏剧不光是创作者的事,剧作者的剧本是一度创作,表导各门类是二度创作,二度创作还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才能完成戏剧。今天,我们没剧场演出了。

尹 雨:剧场是戏剧生存发展的依托。

陈义平:我当时做过一个统计,长沙北到湘春路,南到劳动路,东边到老火车站芙蓉路,西到湘江河边,就有十几个剧场,天天演,现在还剩几个?只剩红色剧院、湘江剧场,和一个少有戏剧演出的田汉大剧院。观众没有看戏的场地,文化生态遭到破坏。

尹 雨:这还是老城区,周边的发展起来的新城区,文化基础设施基本空白。

陈义平:社会的发展,城市的膨胀,让人看场戏不容易啊!几十里路还到处堵车,为了看场戏六点就得出来赶公共汽车,散场后还不一定有公交车回去。自己的交通工具,汽车愁停车,电动车、单车又愁被偷。戏剧是需在内剧场观众与演员共同完成的,不像电视是单向传播。这些现实严重破坏了看戏的条件。

尹 雨:观众看场戏不容易,戏剧长期与观众隔离,必然会失去观众。

陈义平:好在现在还有流动舞台演出车,能够到社区去演,但是现在如此丰富的物质生活,如此先进的科技手段,汽车能载动的那一桌二椅的舞台,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戏剧是综合艺术,从最元初的祭祀舞蹈,通过不断综合其他艺术门类、科技手段发展到今天这个面目,社会发展新出现的东西它还能综合得下来吗,我们现在的戏剧实际上是停留在前工业文明,不能反映后工业文明的社会生活。因此,湖南戏剧需要努力的还很多,戏剧既要有精品式精英式的戏剧,也有要群众意义上的戏剧,有企业行业需要的戏剧,要满足社会各阶层的精神需求。湖南的戏剧观念很陈旧。

尹 雨:湖南目前就三种戏剧,一是体制内的,二是民间业务话剧社团,三是街边老头老太的自娱自乐,但他们没有新创作。

陈义平:湖南戏剧的复苏,是有那么一线希望的。但我觉得现在单纯办班不能解决问题,我很赞同盛和煜讲话中的拜师,正如孙文辉说的这个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那些东西,学院里学的都是理论,理论是灰色的,实践才是丰富的。这个还需要采取多方面的努力,但有一点,我认为湖南艺术节必须坚持下去。目前来看,促使戏剧发展,推动现实戏剧运动的是汇演、艺术节,没有别的形式可以替代。湖南戏剧是汇演一次次把它推上去的。

尹 雨:只有汇演,院团才有创作的激情,要不,创作主体不会去创作。

陈义平:是的,汇演是个好的形式,非得要搞,还得层层搞,每个地市都搞,有了地市的汇演,再有省里的汇演,再有全国的汇演,都是三年一届。第一年地市级汇演产生好的作品,参加省里汇演,省里汇演优秀作品参加全国汇演。这样既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又满足了精品需求。

尹 雨:层层递进,优胜劣汰,经过多轮淘选,产生优秀剧目。

陈义平:我觉得省里应该把这种机制推行下去。从经济上来说,各地都有实力创作。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如果搞汇演,给予它机遇,它就会创作。另外,为了满足县级剧团获得更大的荣誉,也可以考虑跳出地市级的剧团汇演,专门搞全省县级剧团汇演,让他们拿到省里的奖项。

尹 雨:这个我们省里近年也组织过几次。

陈义平:这是好的。这就调动了院团创作的积极性,同时包括演职人员。原来县级剧团只能拿中级职称,有高级职称的水平也只能拿中级职称,但如果他们能在省里获奖,职称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尹 雨:有机遇就有动力,汇演给他们提供了展示平台与获奖机会。

陈义平:另外,这种层层递进的遴选机制,也给剧目提供了多次修改打磨的机会,好剧目不会在汇演后束之高阁,而是在不断修改中提高。我跟今天会上有些专家的观点不同,我觉得一个剧本在某种程度上要改,不是折腾不得,文章不怕千回改,一篇文章都能改上千回,当然这是夸张,一个戏要和表、导、音、美等各个艺术门类打交道,想一显现而就啊,难哪。中国戏剧奠基人田汉,文革前出的一本集子,叫《白蛇传》,前言第一句话是“十年磨一剑”。他这个《白蛇传》就是经历多少次的打磨。

尹 雨:他这个戏改了十二三年。

陈义平:是的,叫十年磨一剑啊。戏要改,戏是改出来的,今天我们传统戏的经典,都是几代人,十几代人磨出来的。磨是什么,就是改啊。但我们今天的作者,浮躁了。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功利性更强一点,艺术节上没获奖就质疑评奖有猫腻。我认为评奖是公平的,评委也是公正的,获奖的戏都比不获奖的戏好,要有差别也是在那种水平不相上下,相互持争议的剧目上,艺术上有点差别那是正常的,但基本上是公平的。拿到奖的戏,肯定有它的长处,要善于去发现。一个作者不可能每个戏都写得好,前一个戏成功不见得后一个戏就成功,这与生活阅历等都有关系。一个名作者的戏没拿到奖,不是质疑评奖公正的理由。凭心而言,我认为湖南省历次汇演评奖都是公正的。

尹 雨:对于繁荣湖南戏剧创作,您认为文化主管部门和创作团体、创作个体应该做那些方面的努力?

陈义平:我认为首先是改变戏剧观念。我感觉我们的戏剧单一了,过多把戏剧看成是宣传工具。文艺作品要给人以正能量,要对社会有推动作用,但又不能变成纯粹的宣传工具,作品要感染人,而不是靠理论来灌输。作者要反映现实,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另一方面要克服那种宣传意识对我们的制约,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深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我们会发现很多可歌可泣的事例,也会出现新时代的经典。因为今天这种变革,社会转型,有丰富的内容,各种思潮的激荡,相互的那种碰撞,给了我们很多丰富的生活具象,搞得出好作品出来的,而且只有我们真正有好思想,真正从某种角度去观察,去提炼,就能出现很多反映现实的好作品。湖南,是以反映现实生活题材戏剧为特点的省份,湖南的戏,原来很多都是以现代题材的作品,希望湖南能坚守这个文化底蕴,坚守这个戏剧传统,要敢于创新,敢于贴近现实,敢于干预生活,反映老百姓当下的生活。我们不排斥古代题材,但要反映现实,湖湘文化主张经世致用,湖南人一直坚持这种传统,一直时时刻刻关注贴近现实。戏剧运动也是社会现实运动。

尹 雨:改变戏剧观念这是需要主管部门和创作主体共同努力的。

陈义平:另外,我觉得湖南文化厅应该做一个工作,只有做好这个工作才能够避免小众,就是戏曲进学校、戏曲进课堂,这是很要紧的。湖南的很多文化基因,在戏曲声腔里头。外出几十年的人,哪怕是五六十年了,听到花鼓戏、湘剧等湖南地方戏曲时都有一种亲切感。为什么?那是一种文化的基因在他身上,因此这东西我们不能把它丢了。但是随着整个语言的北方化,包括文字语言的北方语系化,我们这种湘音有着一种断层现象。如何保持这种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多元化,我们觉得应该进学校。就像我们这一代人,认得繁体字但使用简体字一样。年轻人运用北方语音,但他们要有一种亲切的湘音感,不然我们的戏曲会越来越小众化,因为你的观众越来越少了。不仅是培养一代戏剧人,还要培养一代观众。

尹 雨:只有接触了戏曲,他们才有喜欢戏曲的基础。

陈义平:我的《古画雄魂》到大学里去演出我就知道,开始他们还不是很感兴趣,看你湘剧不起,搞了以后他们愿意唱湘剧了,如长沙理工大学,看了这个戏后成了湘剧基地。因为他们感觉到有意思,感觉很好,这个东西是可以培养的。

尹 雨:希望我们的主管部门和创作主体能认识到这些问题并有所举措。

陈义平:做好这些,湖南戏剧会有大的改观,也就不难复苏。

尹 雨:让我们期待它的下一段繁荣吧。谢谢陈老师!

(责任编辑:文键)

猜你喜欢

汇演湖南戏剧
Indoor orchids take the spotlight
有趣的戏剧课
全省审计机关第四届运动会及文艺汇演取得圆满成功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徐闻县举行庆“六一”少儿才艺汇演活动
三线建设在湖南
湖南是我家
国学文化汇演
戏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