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直错诸枉

2014-08-11翟宝辉

经济 2014年7期
关键词:户籍管理高标准户籍

翟宝辉

有人说,城镇化就是城市现代化,城镇化就意味着城市建设要向欧美看齐,城市功能和运行的正确方向是高标准、现代化、人性化、精细化,这些都与抬高农民进城落户门槛没有任何关系。

但笔者认为,以上观点存在误区。首先,大家都明白,城镇化的目标就是让农民进入现代化的城市。然而,现在城里的有识人士、精英、管理层、决策层,包括媒体、教授、学者、专家、政府管理层,都在向欧美看齐,导致了千城一面、以欧美为样板的城市形态。归其原因,一方面他们对城市现代化的认识存在误区,另一方面对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认知存在偏差,即片面地认为城镇化就是要高标准、高档次地进行城市建设,而对高标准、高档次体现在哪里并不清楚就会出现名不副实的城市建设实践。

对于城市现代化,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大城市和欧美国家大城市从表面看并无二致。但细细一看,我们的大城市禁不起“风吹雨打”。虽然高楼林立,娱乐、办公场所比比皆是,可是供孩子们免费踢球的足球场寥若残星,游泳馆更是九牛一毛。

拿北京来说吧。北京汇集了中国最优质的公共资源,这是它具有超大吸引力的原因所在,不在这方面想办法分流,其集中发展、集聚发展的态势就不可能扭转。所以,因达不到公办学校的标准和水平而关闭农民工子弟学校,是可以理解的。没有哪一个城市会向低水平看齐,这不符合起码的逻辑。所以要想实现稳定健康的城镇化,关键是要做到全国一盘棋。笔者认为,下一步政策应提升中小城市的承载能力,给2.5亿进城农民工提供一定的产业空间和生活空间,从宏观上调整优质资源的分布,才是国家层面需要重点考虑的。

说到调整优质资源的分布,不得不让人联想到提高户籍管理和居民生活福利这一点。有人说,城镇化和户籍、居民生活福利是有联系的。不可否认,提高户籍管理、增加居民生活福利至少是城镇化的目标之一。上海世博会传达给我们一个声音: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联合国报告的一个结论也得出城市是人类迄今为止能够找到的最佳聚集方式。这两个引证足以描绘城镇化的目标,即让城市居民的生活更美好。但户籍居民生活福利最大化未必能够促进城市运行效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因为人的懒惰是天性,而且福利越高惰性越强,这不,欧洲国家正在一个一个验证这个定律。所以提升户籍居民生活福利至少不是城镇化的唯一目标。

总体上看这是计划体制和市场机制的较量问题,虽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实际,但从推进城镇化战略进程的角度看,户籍制度改革是最基础和最艰难的领域,其他领域以此为平台,这不只是户口本的统一,而是户口后面的利益调整。但我们不应把这些归罪于城镇化,而应把城市整体福利水平的提升作为城镇化追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户籍管理高标准户籍
山西省2020年建成高标准农田16.89万公顷(253.34万亩)
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确保按时保质完工
高标准高质量转入“三年行动”
“两委”换届发动攻坚——确保啃掉“硬骨头”、实现“高标准”
高校户籍管理模式探索
推动户籍改革要完善考核问责
浅析如何做好企业职工家属户籍管理工作
试论北宋户籍管理的特点
户籍改革:社会变革带来大机遇
户籍改革倒逼医保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