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公路的工程特点及总体设计思路

2014-08-11董战霞杨允

中国科技纵横 2014年7期
关键词:互通路线山区

董战霞 杨允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山区公路的工程特点及总体设计思路

董战霞 杨允

(河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郑州 450052)

文章主要总结论述了山区公路项目建设的特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思路,以供同行商榷。

山区公路 工程特点 环境保护

1 引言

山区公路由于其复杂的地形和区域内目前相对落后的交通状况导致工程实施难度大,深挖防护,沿线排水,桥隧等结构物的布设实施方案等等,因此,在设计时必须重视并综合考虑总体设计方案。

2 工程特点分析及总体设计思路

2.1 地形复杂、起伏大、相对高差大

山区公路因地形复杂,桥隧比例一般较高;高填深挖在所难免;互通设置受地形条件、互通与隧道的距离要求等因素限制,工程规模一般较大;土石方量大、废方较多;高边坡防护及治理工程费用较高;平曲线半径一般较小、纵坡较大,对行车安全和公路通行能力有影响。

(1)技术标准:设计标准拟定及路线技术指标选用应主要考虑公路与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协调性,考虑线形指标的连续、均衡,不盲目追求高标准、高指标。(2)路线长度:不宜过分强调路线短捷,应顺应地势、贴切地形。(3)路线布设:应全面调查了解清楚制约路线布设的各种控制因素,结合地形条件对路线指标的选用做出宏观布局。设计布线时应从关键控制性路段(如特长隧道、大桥、大型枢纽位置、城镇过境段等)着手,以控制性工程控制主要线位,逐步向两端展开。

2.2 工程地质条件复杂

山区是地质构造运动活动区,一般存在滑坡、泥石流、崩塌、滑塌、岩溶、采空区、软弱地基、不稳定边坡、活动性断层等多种不良地质现象或特殊地基。工程病害处置的费用一般较高。

(1)强调地质选线,高度重视地质勘察。要求对路线走廊内的区域地质环境进行全面综合勘察,以地质勘察成果选择路线方案并指导设计。(2)对不良地质应首先考虑绕避,必要时应对不良地质路段绕避与处治方案进行比选。

2.3 耕地珍稀

(1)应特别强调保护沿线居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尽量避让基本农田和经济作物区。(2)必须通过高产田路段、应设法降低路基填高或采取收缩坡脚、在路基坡脚设置挡墙等工程措施,减少耕地占用数量。

2.4 常与既有公路、铁路、河流等共走廊布设,相互影响大

山区公路由于考虑到地形、沿线经济布局、方便地方利用高速路出行等原因,一般顺河、沿沟布设的情况较多,往往与既有的铁路、公路、管线等位于同一走廊带,出现平行或交叉情况。

(1)应注意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与铁路交叉应根据铁路部门的相关要求确定上跨或下穿方案,并应考虑其发展规划(如复线);与管线交叉时应设置检修通道。既有公路是高速公路建成后交通来源的路径,注意保护。对路线与其它道路的交叉方式,要结合地形、水文、被交路改建难易程度、工程规模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做上跨与下穿的综合比选。(2)路线方案研究时,应对沿河流或冲沟两侧布线的方案或沿同一山坡布设的高、低线方案进行比较。

2.5 人稀路少、经济欠发达、可吸引的交通量小

山区高速公路因地形原因,一般服务型互通的主线与被交路间的相对高差一般较大,互通多需要设置连接线。服务型互通的交通量一般较小。

(1)互通设置应以满足功能为主,互通型式的选择应结合交通量及地形情况,因地制宜、灵活设计,尽量减小互通工程规模。(2)在克服主线与被交路高差的问题上,应首先考虑增长连接线长度,确因条件限制、连接线增长困难时,方可考虑采取增长主线出入口连接匝道的方式。

2.6 工程方案的拟定与路线方案布设相互影响较大

山区公路路线控制因素主要以地形、地质、各种资源(土地、矿产、水资源等)分布等自然条件为主;工程方案与总体方案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山区公路路线及工程方案布设呈现多样化特点,只有经多方案的比较才能最终选出综合最优的方案。

2.7 对环境及景观的影响较大

山区植被茂密,风景秀丽,公路建设对自然环境及景观的影响较大。

(1)路基高填深挖与施工爆破作业改变了周围岩土的应力状态,影响山体的稳定,可能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病害;弃方弃渣不当可能引发泥石流、滑坡等灾害;(2)陡坡上的桥梁基础开挖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并对桥梁安全构成威胁;(3)隧道开挖可能改变水资源的状态、可能引起地表沉陷,或引起地表水枯竭,影响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4)占用土地总量较大,虽占用耕地数量相对较少,但相对于山区的耕地总量而言,对群众的生产及生活影响较大。

在具体设计中应贯彻落实环保设计理念;方案比选应将环境保护及占地作为重要内容;减少大填大挖,保护植被;加强取弃土设计,重视环境的恢复;注重公路与自然环境景观的协调、融合。

3 结语

山区道路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区公路特点,不刻意追求高标准线形。顺应地势、贴切地形,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证工程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充分和谐。

[1]《交通部公路司降低工程造价》公路设计指南[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2]《交通部公路司新理念》公路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

[3]李红,林宣财.白浩晨.基于运行速度的路线方案研究[J].公路,2008(7).

猜你喜欢

互通路线山区
最优路线
『原路返回』找路线
《山区修梯田》
编读互通
中日ETF互通“活水来”
编读互通
山区
画路线
找路线
邮一堆微笑到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