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 年秦皇岛市主要猪病流行情况和免疫效果分析

2014-08-10

中兽医学杂志 2014年8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猪病耳病

常 丽

(1.河北省秦皇岛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066000;2.河北农业大学,071001)

近年来,随着秦皇岛市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的迅速发展,规模猪场的防疫形势也更加严峻。当前国内外猪病的流行特点是:非典型性疫病、混合性或继发性感染疫病以及条件性疫病增多[1],我市2013年全年动物疫情分析数据显示,主要猪病如口蹄疫在一定区域零星发生,A型口蹄疫病毒感染的畜种范围逐渐变广,蓝耳病和猪瘟仍有零散的发生。秦皇岛市猪场疫病防控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进行免疫接种,本文选取了秦皇岛市的4个规模化养猪场(位于秦皇岛市抚宁县内),1~3号猪场为种猪场,存栏量在1000头左右;4号猪场为种公猪场,存栏量400头左右。这4个规模场生产管理水平较高,场内均有严格的免疫消毒制度。此4个规模猪场已进行了1年多的猪瘟、口蹄疫、蓝耳病免疫抗体效价的定期监测,实时监控猪场的抗体水平,并将实验数据反馈给猪场,为其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定合适的免疫时机,降低染病风险。

1.规模猪场O型口蹄疫的抗体水平监测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2013年猪O型口蹄疫(O-FMD)疫情较为平稳,以散发为主,缅甸-98株仍是主要的流行毒株。少数地区猪场出现A型口蹄疫,疫源为境外传入的A/Sea-97/G2毒株[2]。

1.1监测数据

截止今年8月份,已对4个规模场的抗体水平监测数据如下表1。

疫苗采用的是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和合成肽疫苗两种,试验方法分别是液相阻断ELISA和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由表1可以看出这4个规模场O-FMD免疫抗体合格率均在70%以上,抗体效价水平都很理想。

表1秦皇岛市2013年3月-2014年7月规模猪场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

1.2免疫效果分析

我市O-FMD的整体免疫效果比较理想,从表1来看,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防疫过后,抗体免疫水平更高,家畜获得的O-FMD免疫保护力度也更大。但是在去年国内一些省份A-FMD疫情频繁发生,对我市已经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加强流通环节的监管也是防疫的关键环节。

2.规模场猪瘟的抗体水平监测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我国猪瘟(HC)的流行特点:范围广,散发流行;发病日龄小,成年猪不发病但长期带毒;发病时多呈现非典型症状和繁殖障碍,混合感染严重;免疫失败导致的猪瘟发病时有发生[3]。我市猪瘟大面积发生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排除有零散病例发生的可能,因此对猪瘟的控制一定不能疏忽大意。

2.1监测数据

这4个规模场采用的疫苗是猪瘟细胞苗,本实验通过猪瘟病毒间接ELISA抗体监测方法对4个规模场的血样进行检测,得出其猪瘟抗体合格率变化趋势,所得数据见表2。

表2秦皇岛市2013年3月-2014年7月规模猪场猪瘟抗体合格率

由表2可知,此4个猪场中,1号、3号和4号猪场的猪瘟抗体合格率大于等于70%,只有2号猪场在今年5月份的检测中合格率是61.7%。按照《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要求免疫抗体合格率全年保持在70%以上,一旦低于70%,猪场应该立即调查分析猪瘟免疫水平低的原因并及时补免,避免疫病的发生。

2.2免疫效果分析

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分析,猪瘟抗体效价的整体水平基本达标。1号猪场在去年7月份和今年同期的抗体效价均为70%,其余时间段的效价水平都很高,这就说明1号养殖场在这个月份里免疫不及时,分析数据认为并不是防疫意识淡薄的原因,2号和3号猪场也存在同样的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他们的免疫程序有漏洞,应该调整之前的免疫程序,在抗体水平低的关键时期进行补免,并密切观察猪场的实际情况和猪只个体的差异等。4号猪场为种猪场,其免疫合格率明显整齐,这跟猪场完善的硬件设施和严格的防疫制度有直接的关系。

通过对规模场猪瘟疫苗抗体效价水平的定期监测,可以实时掌握其猪瘟的免疫情况,是猪瘟防控的重要手段。只有完善的硬件设施、科学的饲养管理、有效的猪瘟疫苗、规范的免疫程序,同时加强猪场周围及其环境的卫生消毒,才能提高免疫抗体水平,减少猪瘟发生。

3.规模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抗体水平监测及其免疫效果分析

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是影响养猪业生产的主要疫病,散发流行。我市在使用蓝耳病弱毒疫苗以后,临床上发生的病例明显减少。但仍旧存在一定隐患。因为部分养殖户对蓝耳病的免疫认识不到位,免疫密度达不到100%;猪的调运、补栏频繁,不注意隔离会导致外来疫病流行的可能;中小型猪场和散养户饲养环境和卫生条件差、饲料营养水平低、管理方式落后等现象致使发生疫病的风险较大。

3.1监测数据

这4个规模化猪场采用的蓝耳病疫苗均是弱毒活疫苗,然后随机取样,采用PRRS-ELISA抗体检测方法进行定期监测,其抗体合格率见下表3。

表3秦皇岛市2013年3月-2014年7月规模猪场蓝耳病抗体合格率

1、3号猪场的PRRS抗体合格率均大于等于70%,能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形成有效的抗体保护,而2号猪场的抗体水平很不乐观,4号猪场正在逐步开展蓝耳病净化方案。

3.2免疫效果分析

开展定点监测以来,这4个猪场均未发生过PRRS,但是2号猪场在今年初的监测数据来看,不免让人担忧,经过及时的紧急补免,在7月份的抗体监测中,合格率达到了100%。然而就目前PRRS弱毒疫苗的返祖毒力增强的现象和安全性等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因此对于PRRS的净化也不失是一个有效的免疫防治措施。通过完善的硬件设施以及科学的饲养管理,4号猪场逐步开展PRRS的净化工作,并初见成效。

4.2014年秦皇岛市主要猪病的控制对策

通过以上监测数据的分析,对2014年秦皇岛市主要猪病防控提出以下六点建议:科学的饲养管理,健全猪场管理制度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应将预防为主的防治原则贯穿于饲养管理的全过程;规范的免疫程序能够保证猪群在生产期限内保持较高的抗体滴度;定期的抗体监测是免疫程序制定和疫病预防的主要手段;搞好消毒工作,及时清理猪舍粪便及排泄物,并对栏舍、用具等周围环境周期消毒;合理使用抗生素药物,猪场尽量少用或不用药,必要时严格要求使用剂量,避免猪只产生抗药性;完善应急处理机制,防止疫情的扩散。

[1]顾高林.猪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措施[J].湖北畜牧兽医,2014(35)2:30;

[2]杨汉春.2013年猪病流行情况与2014年流行趋势及防控对策[J].猪业科学,2014(2):42;

[3]郭又春,贾泽颖,刘邓.2011~2013年北京地区主要猪病流行情况和免疫效果分析[J].猪业经济,2014(2):3.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猪病耳病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耳病治鼻,事出有因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血清驯化在猪蓝耳病防控中的应用
猪蓝耳病(PRRS)综合防控对策
RNA干扰技术的生理功能及其在猪病中的应用
两种猪蓝耳病活苗单独与同时免疫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