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揭秘ARM服务器生态战略

2014-08-08袁斌

中国信息化周报 2014年22期
关键词:合作伙伴厂商处理器

袁斌

ARM已经提供了通用的CPU平台,合作伙伴努力在性能等方面进行加强。但ARM的生态系统,不仅有硬件,也有软件。

当ARM处理器在移动终端攻城略地,成为移动端霸主的时候,ARM又联合合作伙伴希望抢滩服务器领域。在这个市场,会是跟移动领域完全相同的局面吗?AMD作为ARM芯片在服务器领域的重要伙伴,能为ARM带来什么?为此,记者在前几天独家采访了ARM公司的服务器系统与生态系统总监Lakshmi Mandyam女士,为大家揭开ARM在服务器领域生态系统的整体建设规划。

问:ARM在移动领域里面有多种授权模式,在服务器领域里面也是如此吗?对于加盟厂商有什么样的要求?

Lakshmi Mandyam:用同一款CPU经过不同的配置就能适合于不同的用途,这是ARM处理器最美丽、也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手机或者移动领域,客户会把CPU往低功耗的方向去配置;而同一款CPU也可以配置为适合服务器和企业级应用的高性能版本。应该说,ARM在各个领域的授权模式是一致的,并无明显的不同。那么,哪些厂商能够加盟?我们并没有设限,重点是这些厂商能为市场带来。以跟AMD的合作为例,我们提供最基本的平台,而AMD将带来非常具有创新性的其他部分。

问:那么,您是怎么看待AMD和ARM的合作?AMD ARM核心的优势在哪里?

Lakshmi Mandyam:我们跟AMD的合作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刚刚我也提到,我们跟合作伙伴之间的合作基点是创新,AMD在这方面的表现很出色。我们之间的基本合作情况是,ARM提供最基本的硬件平台,包括CPU、ARM 芯片组之间的互联;而从AMD也能将非常有创新性的东西集成进SoC。实际上,在过往的合作过程中,AMD从服务器到未来数据中心的这些领域上都带来了很多创新。例如,AMD除了用Cortex-A57的标准内核之外,还获得了ARM的架构授权,他们可以开发具有自己创新性的 微架构产品,可以覆盖不同性能点的应用。对于终端客户而言,整个ARM家族所覆盖的性能范围已经极为广泛。

问:您一直都在强调创新,那么您认为AMD在ARM上的64位架构创新会给市场带来什么样的影响?ARM芯片未来在服务器领域的应用方向会是什么?

Lakshmi Mandyam:我们的观点是,要用合适的CPU、合适的I/O和合适的存储子系统整合在一起为来为匹配的应用提供服务。因此,ARM芯片在服务器或者说企业级领域有一些特定应用,例如存储、Web分层服务、内容分发网络(CDN)和大数据分析等对内存和I/O更敏感的应用上就有非常大的优势。以我们对数据中心的工作负载分析为例,以前有CPU、I/O卡、网卡,而AMD提供的片上系统(SoC)“西雅图”相当于把多个功能高度集成在了一个芯片上,这将极大地改变数据中心的应用型态,降低数据中心当中服务器所占用的空间,提高集成度。

另一方面,尽管ARM芯片具有很高的集成度,但由于ARM架构具有巨大的灵活性,它也可以在不同的市场上集成不同的部件和功能,为合作伙伴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在服务器领域,过去的方案比较集中,只有一两个方案。但在整个产业链上,大家对这种情况已经厌倦了,正在寻求更大的革新、寻求新的解决方案。

现在,AMD已经取得了ARMv8架构授权,而AMD在服务器、企业计算、高性能计算领域也非常有经验,他们完全有可能在这些领域开发出具有极高性能的CPU来。以高性能计算为例,AMD可能会集成许多个K12核,然后配上不同的加速器形成非常新颖的方案。而AMD也提到过在嵌入式市场的很多种方案。可以说,加入ARM阵营可以用相同的处理器来覆盖不同的市场,在方案上有极大的灵活性。因此,从我们的角度来看,和AMD这样的合作伙伴在一起可以覆盖更多的应用领域。

问:您刚刚提到了ARM的灵活性,但这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兼容性。就如早期的Linux一样,版本层出不穷,导致最终用户无所适从。ARM授权的不同厂商之间会设计出不同的芯片组合,这会造成整个生态系统的混乱吗?

Lakshmi Mandyam:你提到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我来解释一下ARM在硬件上灵活性和兼容性。如你所知,为应对不同的市场需要,授权厂商可以在ARM芯片上集成不同的功能和特性,但这是有前提的——需要围绕AMBA总线标准。AMBA标准完美地满足了超过300家ARM授权客户的需求——从硬件的角度来看,AMBA总线标准可以让合作伙伴很容易地将其IP集成进来。而集成不同的IP,产品就有不同的形态,就可以覆盖不同的市场,这也是你能在嵌入式市场、服务器市场、移动市场上看到种类繁多的ARM产品的主要原因。

因此,你会发现ARM已经提供了通用的CPU平台,合作伙伴是努力在性能、特性等方面进行加强。但ARM的生态系统,不仅有硬件,也有软件。以AMD的西雅图为例,它是符合SBSA标准的,SBSA标准清晰地定义了软件和硬件之间的接口,这就实现了在软件上兼容和统一。以Red Hat为例,他希望对所有基于ARM的服务器提供一个标准版本的操作系统,而无需针对不同的(OEM)厂商提供多个不同的版本。这对最终用户同样意义重大:当你想要在不同硬件厂商组成的服务器集群上安装补丁包(Patch)的时候,你可以一次安装完毕,而不用安装多个patch才能运作。

问:ARM现在是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那么ARM在整个生态系统建设如何与其他合作伙伴互动,以保证大家都处在同一个节奏上?

Lakshmi Mandyam:从ARM而言,无论合作伙伴是采用哪种授权模式,我们都是非常乐见的。在生态系统当中,不同的合作伙伴肯定会有各自的蓝图和计划:例如AMD这类非常有能力的合作伙伴会自行研发,加上自己独特的IP;但也有很多合作伙伴是在ARM现有核基础上进行开发,甚至有很多合作伙伴就是直接应用ARM的成品内核。可以说,无论哪种情况,都对ARM的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好处。

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我们最强调的是软件的兼容性,即使现在进入了64位v8架构。过去在32位的Cortex-A9、A15开发的软件也完全可以在(64位v8架构的)Cortex-A57上运行。可以说,我们非常注意指令集的相互兼容性。因为ARM覆盖了非常广泛的市场,例如嵌入式市场在32位指令集上就会停留很长时间,我们在指令集上就需要保证向后兼容性。另一方面,当我们开发下一代产品时,继续保持软件兼容性,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合作伙伴投资,让整个生态系统更加繁荣——毕竟,只要他的软件在32位处理器上能运行,就能在未来架构的ARM处理器上运行。

问:在ARM芯片的服务器领域,您认为未来会是什么样的格局?会通过少数的领导厂商来推动这个市场,还是授权更多的厂商来推动这个市场?

Lakshmi Mandyam:ARM授权了300多家客户,他们分别在不同的领域提供基于ARM的产品,但现在只有五六家公司公开表示要进入ARM服务器的市场。ARM的原则一直是“不挑选赢家”,完全由市场决定。回顾一下ARM服务器芯片的发展历程:五六年前,我们说做服务器的时候,基本上没人相信这事,但我们的做法是什么呢?继续发展,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让合作伙伴相信,我们的技术可以帮助他们进入这个市场,并在这个市场中竞争,由市场决定最终格局。市场显然希望能有多选的方案,多选才能有真正有创新——如果你渴了,面前只有水,你就没有选择;但如果面前有水、汽水、果汁、红茶等等,你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

猜你喜欢

合作伙伴厂商处理器
分不开的合作伙伴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聚焦IBIS全球合作伙伴——Carstar及Mitchell公司
美印合作伙伴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CHIP全球合作伙伴
考虑产能约束的耐用品厂商易耗部件兼容策略
电视厂商与好莱坞公司将制订超高清标准
Imagination的ClearCallTM VoIP应用现可支持Cavium的OCTEON® Ⅲ多核处理器
ADI推出新一代SigmaDSP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