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民族声乐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08-07田文泉

读与写·下旬刊 2014年7期
关键词:衬词民歌声乐

田文泉

摘要:民族声乐是学前教育专业一门重要的必修课,但在教学过程中却存在学生学习兴趣低,教学效果差的现象。为此,我们分析了其中原因,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提出改革措施并予以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改革;实践中图分类号:G7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4-0250-01民族声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重要课程。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该课程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实践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对本课程学习兴趣低、教师的教学效果差的现状。

1.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

学习这门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拓展声乐视野,掌握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族声乐风格,热爱民族文化。可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上课听不懂、没兴趣、学了不实用等问题。这些问题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1.1教学方法单一。长期以来民族声乐采用讲授法教学,即教师通过口头语言向学生讲授技巧、解释概念、阐明规律的教学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信息量大、灵活性大、逻辑性强、教学进程中便于调控。缺点也非常明显,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缺乏直接实践和及时做出反馈的机会。这种方法影响学生积极性的发挥,忽视个别差异的存在,师生间缺乏互动,课堂气氛单调。

1.2教学手段落后,教具单一。长期以来,本课程还是采用粉笔、黑板、收音机、钢琴等传统教学设备。学生无法感受立体、直观、生动的感性知识。教学手段落后,导致 "海量"信息难以传输。

1.3教学实践单一。一是学生缺乏将这门课的知识运用到相关课程领域的能力;二是缺乏课外实践能力。"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民族声乐是一门"活"的课程,不深入民间进行实践采风就难以真正掌握民族声乐精髓。

2.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民歌的兴趣

在流行文化盛行的今天,民歌距离学生的生活比较远,教授学生民歌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应该是通过激发,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这就需要使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就民歌学习而言,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2.1选择地方风格最为明显的民歌。我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民歌种类和数量极其丰富。在浩如烟海的民歌中,选择适合中小学学生及幼儿的民歌,尤其需要强调民歌的地方风格性。民歌的特色在于它浓郁的风格性,当今中小学生接触较多的是流行文化,只有让他们感觉到强烈的民族意味,才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刺激他们学习的欲望。所以,我建议教师应选择能够代表一个地区民族声乐风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的民歌来作为教学,而不选择改编过的作品或不具有民歌风格的原创作品。

2.2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内容的民歌。民歌自古以后,都是劳动人民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长的历史中,民歌中积淀、流传了许多民俗内容、文化内容和历史内容。选择适合的民歌进行教学就势必要注重民歌的内容,而以激发学生学习民歌兴趣为目的需要选择具有趣味性生活场景内容的民歌。比如:表现劳动人民生活场景的民歌、表现历史故事的民歌等。通过诙谐、幽默,富有民俗性的内容引导学生接触与他们生活具有时空感和距离感的声乐,会形成一种遥望美。而趣味性较强的民歌内容将激化他们对遥望美的兴趣,进而培养他们对民歌及民俗文化的探寻与热爱。

2.3选择衬词具有特点的民歌。衬词是民歌的一大特色,也是能够引发学生学习民歌兴趣的直观方式。民歌中大量使用的衬词,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在民歌中,衬词种类比较多样,带有强烈的地方特点和口语特点。它的使用有着两方面的作用:(1)对歌词进行补充,衬词内容具有实质意义。(2)通过模仿和拟声,渲染歌曲气氛,衬词内容没有实质意义。衬词具有特点的民歌会让学生产生新奇感,进而激发起他们学习全曲、了解歌曲特点及文化的欲望。

3.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我们从多种方法教学、网络多媒体运用、多课程渗透、实践基地建设四个方面对民族民间声乐 进行了教学改革。

3.1加强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现代高等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我们将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介入课堂,不仅有效弥补讲授法的不足,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如在讲"民族民间声乐的传播、交融与板块分布"一节的内容时就可以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很多民歌虽然曲名、流行地域不同,可旋律、节奏、调式、结构却惊人的相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能否说它们是"同宗"民歌?它们的"宗"在哪里?如何流传到各地的?不同地域的"变体"间有何差异?教师先用启发法启发学生思考,然后用演示法向学生展示直观的视频资料,接着用分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辨,最后由学生自己提出论点、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以上启发法、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达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效果,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整堂课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强了同学们的参与意识。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现代教育观。

3.2加强网络多媒体的运用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网络多媒体技术逐渐走进了课堂。它集文字、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以材料逼真、信息量大、人机互动、教学立体等优势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它还实现网络异地、同时、互动教学。网络多媒体教学是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总体趋势和目标。也是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强有力的补充。例如,讲授民歌中"号子"时,如果仅凭从听觉上来学习是难以完全掌握"号子"的风格与特点的,而现在讲授船工号子时播放一段船夫搬船的视频,讲授归楞号子时播放一段伐木工人归楞的视频,就可以让学生耳目一新、找到此类歌曲的歌唱感觉了。此外,我们还建立了网络教学平台,通过网络多媒体技术,将教师上课视频、教案、音响、歌曲简介等资料传输到网络上,让学生能随时自学。这样,实现了资源共享,学生在课堂上没听懂的内容,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平台查找,实现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柳潇.新形势下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大众文艺》 2012年21期

[2]刘勇.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改革探讨《艺术教育》 2012年12期

猜你喜欢

衬词民歌声乐
藏族古乐谱《目意耳之喜宴》中的衬词研究
扬州民歌中衬词的语音特点及其来源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藤县水上民歌
声乐诊疗室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中国民歌衬词的音乐性
穿花衣 唱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