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与安徽的不解之缘(二)

2014-08-05匡吉平

党史纵览 2014年7期
关键词:前委淮海战役野战军

匡吉平

决战淮海,总前委驻扎文昌宫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对于这次战役,国共双方都非常关注。淮海战役前夕,蒋介石曾几次强调此战实为国家存亡的最大关键。毛泽东也明确指出: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及全国局面基本可以解决。1948年11月6日,人民解放军围歼黄百韬兵团的战斗正式打响,这也标志着历时66天的淮海战役的正式开始。在淮海战役期间,以邓小平为领导核心的淮海战役总前委先后进驻濉溪县临涣集的文昌宫、韩村镇的小李家村和萧县蔡洼村,在淮北这片热土上,运筹帷幄,度过了50个永载史册的日日夜夜。

1948年10月11日,中央军委和毛泽东主席电告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指示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执行淮海战役的计划。

为了迎接淮海战役,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都做了周密的战前准备。中原野战军前委发出“配合友邻兵团,歼灭大量敌人,全部解放中原”的战前政治动员令。1948年10月13日,中原野战军前委召开中原军区直属机关部队干部会议,邓小平传达了中央政治局九月会议精神,并动员各级党委迅速开展以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和反对地方主义、游击主义为中心的教育,以进一步增强部队的组织性纪律性。

在淮海战役发起的当天,驻守徐州东北贾汪地区的国民党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秘密共产党员张克侠、何基沣率两个军起义,为华东野战军主力插向徐州以东碾庄地区围歼黄百韬兵团,让开了道路。

这时,蒋介石发现,解放军的首要目标是吃掉黄百韬兵团。他连日召开会议,商讨解救黄百韬兵团的办法。虽经多方计议,但由于兵力不足,始终拿不出什么良策妙计。此时,蒋介石手中已无战略机动部队可供使用。辽沈战役结束以后,华北傅作义集团须防备东北解放军南下,无法向中原抽兵;白崇禧有意保存实力,亦拒绝从华中调兵。因此,蒋介石只得指望淮海战场的军队自寻出路。他将邱清泉第二兵团、孙元良第十六兵团,分别由砀山、蒙城调回徐州;又电令黄维兵团加快行动,及早投入徐州战场;令李延年第六兵团、刘汝明第八兵团,从蚌埠向北增援,企图猬集主力于徐蚌之间,与人民解放军进行“徐蚌会战”。

为了加强徐州刘峙集团的指挥力量,蒋介石调杜聿明重新担任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前进指挥所主任,实际负责淮海战场的指挥。杜聿明原来就担任这个职务,因东北战场吃紧,被蒋介石调到东北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冀热辽边区指挥部主任,辽沈战役失败后,又被调回,并被赋予更大的职权。

此时,邓小平、陈毅正率中原野战军主力攻击商丘地区的国民党军刘汝明部,于11月8日解放了砀山,从西面进逼徐州。中共中央军委于11月9日至11日连电中原野战军,要他们采取切实措施攻占宿县,切断徐蚌路。邓小平于10日立即同刘伯承、陈毅研究从速攻取宿县,截断徐蚌间敌人联系的问题,并于11日下达了徐蚌线作战的命令,以第三纵队和第九纵队一部攻取宿县;第四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两广纵队,沿津浦线宿县、徐州段向东向北攻击,钳制邱清泉、李弥兵团东援黄百韬;第九纵队及豫皖苏独立旅沿津浦线固镇、蚌埠段向南推进,阻击李延年、刘汝明兵团北援;第一纵队为预备队。

同一天,中原野战军指挥部召集各纵队领导开会,进行了具体部署。12日,参战部队开始行动。中原野战军第四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两广纵队向宿县至徐州一线的敌人出击。孙元良兵团闻风北逃,一部在夹沟地区被歼。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和第九纵队一部乘势包围了宿县县城,随即在宿县以南设置阵地,准备诱歼北援的李延年、刘汝明部,同时积极准备攻城。

宿县是津浦路徐州、蚌埠之间的一个要点,位处徐蚌战场的枢纽地带,扼南北交通要冲。国民党军徐州重兵集团在这里存有大量武器、弹药、被服、装具等军需物资,是他们极为重要的后方补给基地。因此,其战略地位显得十分突出。

解放军围攻宿县的举动,震动了徐州和蚌埠的国民党军。但徐州的邱清泉兵团和李弥兵团,正东援被困碾庄的黄百韬兵团,无法倾力南下。位于蚌埠和固镇地区的李延年、刘汝明两兵团,兵力较弱,唯恐陷入解放军的重围,畏缩不前。宿县之敌就这样陷于孤立,守敌仅有第二十五军第一四八师等1.3万余人。但他们仗着高墙深壕、坚固工事,以及铁甲列车、装甲车等,力图固守。14日,解放军第三纵队及第九纵队一部扫清外围,完成攻城的准备。15 日下午总攻开始,经10个多小时的激战,至16日拂晓全歼守敌,攻占了宿县。与此同时,第四纵队和华东野战军第三纵队、两广纵队及豫皖苏独立旅等部占领了固镇,控制了100公里铁路及沿线两侧地区。

攻克宿县,打到了敌人的致命之处,造成了对徐州国民党军的战略包围,截断了他们南逃的退路。

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鉴于淮海战役规模日趋扩大,南线战略决战的态势已经形成,决定成立淮海战役总前委,统一领导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执行领导淮海前线军事和作战的职权。中央军委在给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原局、华东局等单位的电文中说:中原、华东两野战军,必须准备在现地区作战3个月到5个月,吃饭的人数连同俘虏在内,将达80万人左右,必须由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会同华东局、苏北工委、中原局、豫皖苏分局、冀鲁豫区党委统筹解决。此战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亦可基本解决。望从这个观点出发,统筹一切。统筹的领导,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5同志组成一个总前委,可能时,开5人会讨论重要问题,经常由刘、陈、邓3人为常委,临机处置一切,小平同志为总前委书记。

总前委的成立使淮海前线有了统筹一切的总指挥部,这对于正确贯彻中央军委的战略意图,统一指挥两大野战军作战,组织战区党政军民对敌斗争,动员后方人力物力支前起到了重大作用。毛泽东说:两大野战军加在一起,不是增加了一倍的力量,而是增加了几倍的力量。

总前委成立后,中原野战军指挥部驻地安徽省淮北市濉溪县临涣集文昌宫便成为了总前委驻地。文昌宫建于唐代,原名“尚书官”,又名“藏书宫”,曾是当地历代文人荟萃之地。可谁也不曾想到,若干年后这里竟然成为叱咤风云、惊天动地的将帅府。总前委5位成员中,只有刘、陈、邓3位常委常驻总前委指挥部,粟裕、谭震林分别驻华东野战军指挥部和山东兵团指挥部。总前委对战役的指挥通常由3位常委酝酿决定,以电报、电话同粟、谭磋商实施。战况紧急时由常委随机处置,重大问题报告军委。

猜你喜欢

前委淮海战役野战军
从淮海战役档案见人民解放军思想政治工作的伟力
陈毅、毛泽东与古田会议
瑶岗:见证指挥渡江战役的那些日子
韩国防改革取消野战军编制
“野战军”父亲
从淮海战役看管理者的科学决策步骤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共中央如何统一各根据地军事力量
南昌起义军事领导指挥机构初探
沙角处,奔跑在智慧海事路上的“野战军”
陈云领导经济战线上的“淮海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