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园情 养殖梦

2014-08-02李进卿何佩佩

决策探索 2014年12期
关键词:襄城县凯歌养殖

李进卿++何佩佩

六月的襄城大地,到处孕育着成熟的麦香气息,同时又承载了播种的希望。在这个麦收秋种的季节里,记者再一次来到了许昌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见证了该公司的成长。

“真的没有想到,我会走上养殖这条道路。”在接受采访时,姚凯歌说道。姚凯歌现任许昌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回忆起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他不禁感慨:一步步走来,实属不易。去年12月份,该公司又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这是襄城县唯一一家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的公司,不仅扩大了影响力,而且使公司的管理更加规范,当地政府也对该企业加大了扶植力度。

目前,许昌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是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是一家“产、供、销”一体化的现代化综合养殖企业,已经建立了包括种猪繁育,生猪、羊、鸡、鱼养殖,养殖技术研发、疫病防治,饲料销售等在内的多元化经营模式,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完善。

回到梦想最初的地方

记者:您为什么会走上养殖这条路,能否讲述一下您之前的经历?

姚凯歌:1994年,十几岁的我就到武警8632部队去服兵役,部队是个锻炼人的地方,不仅磨炼了我的心智,也让我深深地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退役之后,我于1998年来到河南大学中文系深造,开启了自己全新的大学生活。大学时代是美好的,我非常珍惜,也在努力学习各种文化知识,在学习中,我一直思考着以后要做什么,这令我十分迷茫。大学毕业后,我经营过建材厂,在大集团做过采购专员,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我想要的,也许在我心中,一直有一个挥之不去的农业梦。

2007年,我带着自己的农业养殖梦回到老家许昌襄城县十里铺镇进行投资考察。十里铺镇是传统农业地区,也是黄河水源保护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自然条件,而我的创业计划也很符合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经过对襄城县的自然条件、投资环境更为细致的了解,我坚定了在这片热土上创业的信心。

2008年9月,在当地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注册成立了许昌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占地面积1100亩,建设规模60万平方米。如今,6年的时光过去了,襄城县中凯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已经建成集品种繁育、改良、推广于一体的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被许昌市人民政府评为许昌市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

记者:能否简述一下目前公司的情形?

姚凯歌:公司远离村庄,场内环境优雅,生活区与生产区严格隔离,场门口设有各种消毒设施,猪、羊、鸡舍实现恒温管理,建立了每栋猪、羊、鸡舍的监控设备及最先进的自动喷雾消毒设施,全天候监控猪、羊、鸡群的变化。公司采用机械化的粪污处理方式,将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与综合有效利用等理念贯彻到公司的实际运营当中,引进了“水泡粪+固液分离”工艺,达到节省人力、节省建筑面积、减少污水量的目的,改善了猪、羊、鸡的生长环境。与此同时,公司参加了河南农业大学组织的联合育种,由河南农业大学指派资深专家对公司的猪、羊、鸡进行严格的测定和选育,全程指导监督公司的猪、羊、鸡养殖,经过专家推荐引种和对猪、羊、鸡品种的更新,使公司繁育生产功能获得了很大的提高,更好地推动了周边地区养殖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村、农民。

记者:听说您自掏40万元,把村里的泥泞的道路修成了水泥路,这是真的吗?

姚凯歌:没想到这事你们也知道了。是有这事,我老家是襄城县十里铺镇东姚村的,这也算是为家乡百姓办一点实事。去年,因为县里施工的缘故,把路压坏了,导致村民出行不便,看着乡亲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情形,我心里也非常着急,作为当地的企业人,各级党委、政府和乡亲们对我们企业一直大力支持,我总想为大家做点什么,没想到上天真的给了我这个机会,现在看到家乡畅通的道路,我的心也畅快了起来。

养殖艰难百战多

记者:养殖这个行业是一个又苦又累的行业,您会一直做下去吗?

姚凯歌:选择了养殖业,就是选择了一种挑战自我的人生。我要在襄城县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上,把我的汗水、我的理想化作前进的动力。我要让时光在养殖中绽放,让梦想在拼搏中奋飞,养出更多更好的畜牧产品,带给大家幸福和健康。

记者看到,养殖场很干净,办公区与养殖区划分明确,路两边翠绿的树叶迎风摇曳,美丽的花儿散放出迷人的清香,生态化建设风格让绿色养殖的概念具体化了。走进姚凯歌的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各种奖章、奖牌:国家级良种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区、国家级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河南省农科院良种猪示范场、许昌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企业等,每一个都分量十足。

其实,姚凯歌能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并不容易。养猪这事说来容易做起来难,由于刚开始不懂饲养技术,不知道给生猪防疫治病,姚凯歌连简单的猪栏定期消毒也没做。一个月下来,100多头活蹦乱跳的猪又是喘咳又是拉稀,他天天守着这些小猪仔,夜不能眠。由于猪饲料全部外购,饲养成本高,别人养猪三四个月就可以出栏,他家的猪却整整养了六个月。半年下来,不但没有一分钱赢利,反而亏了几万元。为了掌握更多的养猪知识,姚凯歌利用闲暇时间阅读专业书籍,平时经常浏览专业网站,遇到有用的内容就打印下来认真琢磨,一有时间就去拜访专家,在与实践的结合中,他的专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熟练掌握了一整套养猪技术。今年,勤奋好学的姚凯歌还特意去河南农业大学深造,准备探索一条更专业、更现代化的综合养殖发展之路。

有了系统的养猪技术,姚凯歌开始大显身手。他先是雇用当地的养猪能手当工人,一开始,工人们很是怀疑这个小青年是不是能经营好生猪养殖,凭啥指手画脚指导自己?三个月后,这种怀疑渐渐变成心服口服:小伙子不仅踏实能干,而且头脑灵活,他对猪粪便实施无害化处理,对养猪场周边进行绿化和道路硬化,实行无污染、无公害饲养,不影响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壮大,他又因势利导,以养猪场为基地,种苗木、养牛羊、养鱼,实施立体生态化综合养殖。

记者看到,养殖区外干净的水泥地上晒着刚收获的小麦,光泽明亮,颗粒饱满。据姚凯歌介绍,猪吃的饲料都来自于公司的绿色原料基地,采取公司加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生产格局种植原材料。公司定期组织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技术规程,提高种植户的科技素质,把国家禁止的农药和肥料品种印成明白纸发到种植户,做到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接收饲料时,首先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入库,然后按照饲养标准配制饲料,做到营养全面平衡。

为了亲眼目睹养殖区的真面目,姚凯歌破例同意让记者进入养殖区:先进入隔离室,接着进入安装着自动感应消毒雾化器、紫外线灯等卫生防疫相关设施的消毒室,换穿防护服后才可进入。

在姚凯歌及公司技术员的带领下,记者首先来到猪舍产房,这是出生28天之内的仔猪生活的地方,屋内设置了空调,以保持四季温度适宜,一张张产床放置井然有序,中间摆放着母猪产床,两边是仔猪保温床,保温床下铺设了电热板,上挂保温灯。记者看到,每只小猪身上都干干净净,胖嘟嘟的身子泛着光亮,探头探脑,憨态可掬。

“仔猪对温度要求严格,过低易使其生病。别看长的差不多,其实脾性各异,有的温顺,有的脾气可火爆着呢!”姚凯歌边介绍边调整着保温床上的灯,“养殖区的猪舍及其周围环境会定期消毒,每月进行一次水质检查,猪舍通风口设置纱窗或安装了铁丝网,防止鸟、兽进入。还要及时通风,防止呼吸道等传染病的发生”。

随后,记者走进仔猪保育房,也就是28天以后的小猪生长的地方。同样,小猪睡的是保育床,住的是空调屋,吃的是绿色无公害饲料,喝的是纯净水。

endprint

随后,记者又参观了种猪培育区、育肥区和化验室等,整个流程下来,姚凯歌始终用专业的语言介绍着养猪的方法和技巧,这其中用的最多的词语就是“综合养殖、生态农业”。

信誉美名传万家

姚凯歌和他的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始终秉持“成功建于信,努力终有回报”的创业理念,诚实做人,踏实做事,对客户、对员工、对社会,践行诚信,遵守承诺,坚持说到做到。“诚信做事不是一句空话,只有通过真正践行,贯彻落实才能成为一句实在话。”他认为,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答应了别人,就要去践行诺言。在养殖过程中,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都给予了姚凯歌极大的支持,特别是在用电、用水、用地等方面给予他最优惠的政策。他铭记乡亲们的支持,承诺一定要回报社会,回报乡邻。于是他把自己多年积累的养殖技术和经验,通过举办专题技术讲座等方式,无偿传授给周边的村民和前来参观学习的外地群众,甚至登门进行技术指导,并从经济、社会等方面帮养殖户算明白账,鼓励他们进行科学饲养、实施规范管理,加快良种改造步伐。对有养殖愿望的无资金户、特困户,他免费提供仔猪和养殖技术,帮助他们脱贫致富。近年来,他先后帮助多家养殖户走上致富之路,带动多个村发展养猪业。

每个人都有梦想,有的人经过努力奋斗实现了,有的人却终其一生与理想擦肩而过。这中间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有没有脚踏实地地朝着目标去努力。姚凯歌也是一个有梦想的人,也想过人生应该到达某个阶段。但是他更是一个务实的人,他把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用在了现在所做的工作上。在他的笔记本上,他的工作计划详细到了每一天应该做什么。他说:“我很少去想未来,我觉得把每天的工作安排好了,把时间充分利用了,把每个细节都照顾到了,把现在都做好了,未来才能做好,没有现在,怎么去谈未来?”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姚凯歌大力推行的“公司+农户”养殖模式,不但为散养户提供技术、管理,还帮助广大养殖户销售,提供好的饲料,真正带动大家实现了共同富裕的梦想。

看着红红火火的公司,姚凯歌也不忘思索一个沉重的问题,那就是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创新。办法要自己想,路要自己闯,眼光要面向大市场。踌躇满志的姚凯歌目前正在积极调研市场信息,描绘着新的发展蓝图。

目前,姚凯歌在襄城县山头店乡投资1.2亿元、规划建设容纳5000头种猪的养殖场已经开始建设,该养殖厂占地300亩,预计年出栏量在10万头。养殖厂建成后将在周边地市区起到规模、技术上的带头示范作用。

姚凯歌,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凯旋高歌,他在中凯的舞台上努力的同时,也在书写着自己人生的灿烂篇章。他希望在中凯的舞台上,发挥自己创业的激情,在自己的带领下,把许昌中凯综合养殖股份有限公司做大做强,为更多的养殖户提供帮助,共同推动许昌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endprint

猜你喜欢

襄城县凯歌养殖
青山绿水 健康养殖
红螯螯虾的养殖技术
黄颡鱼养殖,不变不通
李小梅:传承非遗技艺,奏响致富凯歌
襄城县2021年红薯品种比较试验示范报告
我想
襄城县
王鹏书法作品欣赏
襄城县
远方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