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雷雨(节选)》的舞台提示分析周朴园

2014-08-02苏蓓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4年7期
关键词:侍萍鲁侍萍周朴园

苏蓓

摘要:《雷雨(节选)》用丰富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其中周朴园这一人物更是矛盾的焦点所在。本文将关注节选部分中的舞台提示来对周朴园进行全新的解读。在笔者眼中,周朴园不仅是一个虚伪、可恨的伪君子,更是一个内心世界贫瘠与空虚的可怜之人。

关键词:《雷雨(节选)》舞台提示周朴园人物形象一、引言

《雷雨(节选)》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专题二中的第一篇课文。该专题的主题是“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在前沿导读中提到:只要有人,只要有生活,人性就会演绎出多彩的故事,而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则是它反复呈现的主题。无数的艺术作品用丰富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人性的理解,展现出人性的复杂与美丽。

《雷雨》就是这样的一部戏剧作品。该剧主要通过描写周、鲁两个家庭中的八个人物,展现了两家之间前后三十年的纠葛,表现了旧家庭的罪恶。故事以封建大家长周朴园为核心,交织成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从中展示了人性的美丽与丑陋。教材中节选了其中的第二幕,这一幕对于剧情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推动效果。当时正值鲁侍萍来周家带走女儿四凤,却意外地遇到了当年抛弃了她的周朴园。

二、舞台提示

纵观这一幕,笔者发现除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外,还有部分括号内的舞台提示。舞台提示,即舞台说明,是戏剧文学剧本中必不可少的附件。它用较为简练的语言,对时间、地点以及人物的动作、情态进行了补充说明。在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舞台说明进行范读。此外,教师也要让学生根据舞台提示进行有感情地朗读、表演,进而有助于揣摩人物的性格。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还要及时进行点评与指导。

(一)舞台提示之“看”

例1:周朴园 (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

鲁侍萍 (看着他)大概是的。

周朴园 (拿起看看)不对,不对,这都是新的。我要我的旧雨衣,你回头跟太太说。

鲁侍萍嗯。

周朴园 (看她不走)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

鲁侍萍 (看着他)不知道,老爷。

在一开始,当周朴园问“(向鲁妈)这是太太找出来的雨衣吗?”时,鲁侍萍回答“(看着他)大概是的”。接着,周朴园指责她:“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么?”鲁侍萍所做出的回应是:“(看着他)不知道,老爷。”这里两处鲁侍萍的舞台提示都是“(看着他)”。

试想,如果与三十年未见的熟人重逢,彼此都应该是怎么样的反应?

应该是感慨万千、激动万分才对。可是这里,鲁侍萍却是平静地“看着他”。接着借助“旧雨衣”“窗户”等意象,周朴园与鲁侍萍探讨着“死去”的梅侍萍。在她与周朴园之间一连串的对话中,都包含了她对周朴园的诸多明示以及暗示,例如“无锡”“这个人现在还活着”“她被一个慈善的人救活了”“也活着”“我前几天还见着她”等语言中。

(二)舞台提示之“望”

例2:周朴园好,你先下去。让我想一想。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老爷,您那雨衣,我怎么说?

就在谈话看似即将结束的时候,鲁侍萍“(望着朴园,眼泪要涌出)”。

这里为什么是“望”而不是之前的“看”呢?如果将括号内的舞台说明改成(看着朴园,眼泪要涌出)表达效果会有什么区别呢?

这“望”字相较与之前的“看”,就带了更多的感情色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望”的意思,除了我们较为熟悉的“朝着”“向远处看”,还可以用作“盼望”“怨”的解释。笔者认为,这里的“望”不仅有“朝着”,还有“盼望”“怨”的含义。

简单的一个“望”字,却流露出鲁侍萍对周朴园的深厚情感。起初,鲁侍萍再见周朴园时,的确对此感到非常意外。她早已远离了周家,未曾想多年之后还能重新踏进周家的大门。另外,就算与周朴园重逢,她也以为彼此之间只是擦肩而过,并不会有过多的交集。她已经试图将所有关于周家、关于周朴园的记忆都从脑海中抹杀出去。此外,鲁侍萍也并不打算去追究当年他对她的伤害。况且,她与他之间身份地位如此悬殊,她也根本就无力为自己讨回公道。正因如此,鲁侍萍才能在这一幕的开始就如此坦然地面对周朴园。但是,鲁侍萍根本未曾料想到会发生接下来的这番对话。当记忆的闸口一旦打开,往事便如同洪水泛滥般悉数涌上了心头。此时此刻,她再也不能压抑自己的悲痛之情,用哀怨的眼神“望”着周朴园,同时也将埋藏在心中多年的苦楚,如数倾吐了出来。

此外,毕竟三十年前那个纯洁无瑕的她是真心爱过周朴园的,她的内心或许还隐隐地盼望他能快些认出她来。所以,笔者认为当时的鲁侍萍对于周朴园还是抱着一定期待的。这一“望”是饱含复杂感情的一个眼神。

她与周朴园之间隔着三十年的悠长岁月,她好不容易才再次见到了三十年前的旧情人。一时间,各种酸甜苦辣全部涌上心头,说不清道不明。不管是三十年前她对周朴园的爱,还是三十年来她对周朴园日积月累的恨,都融入在了这一“望”中。

例3:周朴园你——侍萍?(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鲁妈)

鲁侍萍朴园,你找侍萍么?侍萍在这儿。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

同样是“望”,那么这次周朴园的“望”和前文鲁侍萍的“望”有何区别?

不管是相片,还是鲁妈,他都是用“望”的。如果说之前鲁侍萍是“又怨又盼”地“望”着周朴园,那么这里周朴园对于鲁侍萍的“望”就是表明了他理智与情感的激烈斗争过程。

当他领悟到眼前的“四凤的妈”就是“梅侍萍”时,他是惊愕的。他无法将相片中那个三十年前的人与眼前的“鲁妈”联系起来。他所怀念的“梅侍萍”就这么活生生地站在他的面前,这一点认知让他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但对于他而言,怀念所带来的欣慰,远远比不上切身利益那般重要。在周朴园的生活中,早已没有了温暖的爱,剩下的只是冷冰冰的算计。于是,他只能想方设法地留住他仅有的金钱、权力与地位,他决不允许别人来破坏自己现在所拥有的一切。所以,即便是他三十年前爱过的侍萍站在他的面前,经过电光火石的思想斗争后,理智终究还是占了上风,他终究还是选择要维护自己的切身利益。

三、周朴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十年前,周朴园抛弃了鲁侍萍,让她一个人吃尽了苦头,的确是可恨的;三十年来,周朴园保存着旧物件、旧习惯,维持着家具的旧模样,只能在这些旧事物中寻觅过去与侍萍情感的蛛丝马迹,无疑是可怜的;三十年后,周朴园忽然严厉地质疑鲁侍萍来到周家的目的,更是可恨的。我们在进行文本解读时,多会将周朴园贴上“虚伪、可恨”的标签。的确,周朴园就是这样一个虚伪的、可恨的伪君子。鲁迅曾经给孔乙己这样的评价: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孔乙己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穷困潦倒,常被嘲笑与挨打。他的一生充满了令人同情的悲剧色彩。但是,他却不求上进,只懂得好吃懒做,这又显得他是多么的可恨。相应的,笔者认为可恨之人必定也有可怜之处。《雷雨》中的周朴园其实也是一个可怜人。

还记得,央视记者曾于2012年满大街地问群众,“你幸福吗?”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幸福绝不是腰缠万贯却生活在一个没有温度的牢笼里。幸福是当你爱某个人的时候,对方也始终在爱你;当你想念某个人的时候,对方也牵挂着你。

对此,笔者也想要问一问周朴园:你幸福吗?

虽然课本中只是出示了一部分内容,但是我们仍可以通过局部来窥其全貌。笔者认为,三十年前的他远远比三十年后的他幸福得多。至少,三十年前的他是爱着侍萍的,同时侍萍也是全心全意对他的。但是现在的他呢?

让我们来看看那些陪伴在他身边的人吧。

首先,第一任妻子,是一位富家小姐,却抑郁而亡,剧中连姓名都未曾提及。

接着,第二任妻子蘩漪,却和侍萍留下的儿子周萍产生了畸形的恋情,并发生了乱伦关系。可悲的是,周朴园居然还一直都被蒙在鼓里,浑然不知自己的大儿子居然和自己的妻子做出了这样令人不齿之事。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蘩漪在周朴园身上找寻不到她所想要的那种炽热情感,虽然她的物质生活是非常富足的,但是她却饱受着周朴园的禁锢。也就是说,她并不爱周朴园。同样地,周朴园也并不爱她。他爱的是三十年前那个痴恋着他的梅侍萍。否则,他怎么会还保留着旧雨衣、旧衬衣、旧照片,还一直固守着关窗的旧习惯呢?

最后,让我们再看看周朴园的大儿子周萍。他曾经对蘩漪抱怨过他的父亲,他厌恶他的父亲。更可悲的是,周朴园却自以为是一个“好父亲”,可到头来却没有得到儿子一丝丝发自内心的尊重。

周朴园就这么孤独地生活在一个冷漠的大家庭里,从妻子那里得不到他盼望的温暖,从儿子那里更找不到他想要的尊重。那么,别无他法。他就只得通过保留那些寄托了他情感的旧事物而得过且过。他对待萍的思恋与怀念,便成了他后半生自欺欺人、经常咀嚼的一种感情了。

在1988年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曹禺文集》,第一卷里有《雷雨》的“尾声”部分。“尾声”这样写道:十年后,周公馆变成教会医院,楼上楼下分别住着两位疯了的老妇——蘩漪与侍萍,这一天,一位孤寂的老人(也就是周朴园)来到医院看望她们,彼此没有一句话。

我们不难想象,年迈的周朴园过的是怎样凄惨的日子,即使他的生活条件依旧优裕,但是他的身边却不曾有陪伴他享受天伦之乐的家人。

在这一专题中,《雷雨(节选)》的后一篇文章是《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文章节选自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伽西莫多虽然外表丑陋,但是内心却无比美好。他默默地守护着心中的美丽“女神”吉普赛姑娘爱斯梅拉达。

相比较而言,《雷雨(节选)》中的周朴园呢?

笔者认为,在《雷雨》中,周朴园就是一个悲哀、丑陋的人。悲哀的是,他没有得到家人对他真正的关爱;丑陋的是,他内心世界的贫瘠与空虚。

精神家园的寸草不生,是无法用物质来填补的。如果你拥有亲人无微不至的关爱,还有朋友的相依相伴,那么便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而相反的,假如不懂得如何去爱人,更不珍惜被他人所爱着,即便物质条件再优越也无法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四、结语

在找到人生伴侣之前,我们主要感受的是亲情与友情。

对待长辈,我们首要的是孝顺与尊重。如今社会逐渐步入了老龄化阶段,空巢老人日趋增多。学会关心长辈,将会是我们青年人的必修课。毕竟长辈们陪伴我们的时光是有限的,一定要多多珍惜与他们相处的点滴时光。随着我们日渐懂事,要尽自己所能回报父母对我们无私的呵护与爱。家长与孩子之间要建立和睦、平等的亲子关系,营造温馨、美好的家庭氛围。

朋友间相互帮助,要懂得奉献,而不是一味的索取。特别当朋友有难之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帮助朋友。

如果有了爱情,身上就会增添一份责任与担当,绝不能像周朴园那般始乱终弃。

总而言之,在生活中,即便我们物质条件并不太好,也要争取做一个内心情感世界优渥的“富人”。

参考文献:

[1]沈丽华,曾水和.戏剧文学教学应垂:见语言品味——《雷雨》教学感想[J].管理学家,2010,(8).

[2]韩雯.《〈雷雨〉(节选)》教学设计[J].现代语文,2007,(11).

[3]曹禺.曹禺文集[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

[4]吕叔湘,丁声树主编.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Z].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

猜你喜欢

侍萍鲁侍萍周朴园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不要误解了周朴园
爱与虚伪
由《雷雨》节选中的舞台说明浅析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
《雷雨》(节选)
试析周朴园认出侍萍前的心理过程
鲁侍萍的未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