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外司法系列专题之一 法官的准入门槛

2014-07-31

检察风云 2014年14期
关键词:司法考试检察官律师

海外司法系列专题之一 法官的准入门槛

在我国加快推进司法改革之际,不少发达国家司法体系的成熟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从本期开始,“显微镜”将推出系列专题,从多角度为您解读海外司法的方方面面。

法律适用的过程,实际上是法官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和理性判断,把法律规定正确地运用于案件中的过程。因此,高素质的司法人员,特别是高素质的法官,是保障法律实施的关键。在发达国家,让人尊敬与羡慕的法官究竟有着怎样的准入门槛呢?

学识渊博的英美法官

在英美法系国家,普通法是由法官创造和建立起来的,法官承担着传承和创造法律的重任。因此,专业化及博学是成为法官的前提条件。在英美国家,对法科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功底,而且必须接受过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哲学等多门学科的训练。正如哈佛大学著名的司法程序专家查菲所说的那样,在普通法国家,预测一个未来法官的行为,最好看看他图书室里的藏书,而不是看他事务所里的诉讼委托人名单。英美法官非常注重经验的积累,而以判例形式表现的普通法,其本身也是一种司法经验的积累。

英美法系国家司法官遴选一般采用“经验”、“精英”、“年长”的原则,对候选人的资历要求非常高。除在一些州担任治安法官以外,一个公民欲成为司法官,首先要接受大学教育,并获得法学博士学位,然后在通过律师资格考试后从事律师职业,积累司法职业经验。经过长时间的实际锻炼,最后司法官将从律师中进行选任。实际上,具有法学学位和职业律师的经验是成为一名美国法官最普遍的资格要求。最终能否出任法官,则取决于其在律师执业中的成功度、在律师同行中的声望以及政治影响等诸多考量因素。

在英国,一个公民欲成为法官,必须先经过3年的大学法学教育,通过严格的考试,获得法学学士学位。然后,由个人提出申请,通过考试,过关者到英国律师公会所属的四大法学院之一学习一年。通过考试者,获得四大法学院授予的律师学位,并在经过一年的见习后,成为正式律师。法律从业者只有经历了一定年限的律师生涯,才能被提名为法官。一般除治安法院的法官外,地方法院的法官必须拥有至少七年的出庭律师经历,而担任高等法院的法官则必须拥有10年以上的出庭律师经验。

重重考验成就德国法官

在德国等大陆法系国家,对法官的遴选着重强调任职前的专业知识。法官作为法律工作者,是专门培养的,一般不从律师中选任。在德国,实行法律职业一体化,无论法律从业者打算成为法官、州检察官、私人开业律师、受雇于州的文职官员,还是企业中人事或法律部门的法律专家,都要经过相同的法律培训。一个公民欲从事法律职业,必须经过以下漫长而艰辛的道路:首先进行正规大学学习,最短的学期为三年半,实际上此类学习的平均时间大约为五年。大学的正规教育一般注重理论学习,正规教育结束后,学生就得参加第一次司法考试,通过者即被称为见习法官,然后开始为期两年的实习。在实习期间,见习法官被要求从事民事法庭、刑事法庭、检察官办公室、某些行政机构以及私人律师事务所五个领域的工作,在这五个领域中的每一处,见习法官需实习三到九个月的时间。实习期间,见习法官会被当做公务员,并能得到政府薪金。

两年实习期结束后,见习法官将参加第二次司法考试。这种考试持续数天,由各种书面测试和一个从不同法律职业部门选出来的四人小组进行的口试组成。通过第二次司法考试后即成为候补法官,可以从事法律职业的任何一个部门。不过想要从事法官职业的还必须向州司法部提出申请。申请被接纳后,由州司法部人事部门组织面试。面试过关且全部档案经审查和评估后认为合格者,其推荐信和全部档案材料将送交司法部长。最终被司法部长同意录取的法官有三年试用期,试用期满如果令人满意,将被任命为终身法官。申请落选者,可先加入律师行业,一到两年后再重新提出申请。

历经数次大考的日本法官

日本也实行法律职业一体化,法官、检察官和律师使用统一的选任标准。在现代法律的草创阶段,日本非常重视提高法官和检察官的素质,而着手之处正是资格考试。在日本,一个公民欲从事法律职业,必须首先取得正规大学法科的本科毕业文凭,然后参加极为严格的国家司法统一考试,司法考试由法务省的常设机构——司法考试委员会主考,每年度举行一次。司法考试都是闭卷考试,每年分三次进行。第一次是基础性考试,一般在5月份举行。考试范围仅限于宪法、民法和刑法,题型多是判断题和简答题,考生只需回答对与错即可。第二次考试通常在7月份举行,连考七天。考试内容包括宪法、刑法、民法、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这六门必修学科和一门选修学科,逐科分别考试,要求考生以论文形式完成。只有前两次考试的合格者才能参加10月份举行的口试,考生需面对面口头回答考官的提问,口试题与第二次考试的论文题大致类同。考初任法官如此,考初任检察官和律师也同样要经历上述司法考试。这种考试很难,全国每年平均参加考试的2万多名应试者中,合格者仅500人左右,可谓凤毛麟角。

此外,日本司法考试的合格者还要进入司法研修所接受为期一年半的培训。进修的前四个月和最后四个月,进修生都是在进修所内学习,其余时间被分派到全国各地的法院、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实习。进修结业前,还要进行一次毕业考试。成绩优秀且愿意并获准到法院任职的,只能被分配到全国各地的地方法院做助理法官。助理法官只能陪审,不能主审或独任审理案件。助理法官通常要工作10年后,才能担任地方法院和家庭法院的法官,其中特别优秀的可在五年后升任法官。经过数次严格的考试筛选后,只有1/60的报考者最终能成为法官。

微百科

如何成为一名韩国法官检察官?

在韩国,检察官的任职资格与法官和律师相同,任何人如想成为检察官,必须先通过司法考试。司法考试每年举行一次,每次考试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考试的内容是选择题,主要考宪法、民法、刑法、外语、经济学、文化史等八门课程,及格率一般为4%。第二次考试的内容是论述题,只有通过第一次考试的人才有资格进行第二次考试,主要考宪法、行政法、商法、民法、民诉法、刑法、刑诉法等,通过率为30%左右。第三次考试是面试,这次考试再淘汰一部分考生,最终只有约500名考生会通过考试。

即使通过了司法考试,也不能立即成为法官、检察官和律师。考试合格人员必须进入最高法院办的司法研修院完成两年的司法研修学习,在这两年中,要学习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的全部业务。通过毕业考试后,根据本人的愿望与成绩,安排其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法院、检察厅的书记员如想成为法官、检察官,也必须通过司法考试,没有其他途径。全部初任检察官都会被分配到第一线侦查部门,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掌握业务方法。

微时评

@南都评论:司法改革如何深入?从三中全会布局,到今日诸项试点安排细节公布,对于司法人员的分类管理、职业保障和严格遴选,各界的期许仍在。司法改革之所以重要,核心还在于向善的改革能保障每一个个案的正义必达,这是根本所在,也是唯一目标。宏观改革高歌猛进,个案正义没理由背道而驰。

@天涯杂谈:中国司法改革的大方向不错,然而公权力干涉是中国司法独立之克星。因此,中国进行司法改革,还须积极地不断对干涉司法独立的公权力掌握者予以严惩,并尽可能地防患于未然。否则,改革可能会事倍功半,甚至会无果而终。

@中国日报:六地试点司法改革,完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和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地方法院和检察院的人财物统一管理。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一环,这有助于司法独立、减少行政干预和治理司法腐败。建设法治社会离不开独立公正的司法,须告别“事看谁办,法看谁犯”的窘境。

@环球时报:全面深化司法改革已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的方向,但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司法公正本身,而不具有一些自由派人士所期待的政治延伸。出于这个原因,不仅司法改革,中国的整体改革都不可能让那些自由派人士发自内心地满意。

扫描二维码,关注更多内容!

本期部分资料摘自《人民检察》、《人民法院报》和光明网的有关报道

《检察风云》新媒体部

猜你喜欢

司法考试检察官律师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检察官让我重获自由”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浅谈我国司法考试制度的改革
双十一,单身检察官是怎样炼成的
司法考试背景下的卫生法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怎样才算是真正的律师?
法学本科教育与应对司法考试的反思
——以哈尔滨理工大学法学专业毕业生司法考试调研报告为基础
挽救『小男子汉』的检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