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

2014-07-29李学燕于海凤

中国医药科学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发性荨麻疹小儿

李学燕?于海凤

[摘要] 目的 研究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而治疗组应用消风散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愈率、总有效率及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消风散;地氯雷他定;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中图分类号] R758.2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06-127-03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变态反应科的常见病,主要以出现反复发作的皮肤红斑,风团,伴以瘙痒为临床表现,病程大多较长[1]。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但临床诊断比较明确,治疗方面目前只能对症治疗,如疗效不佳易出现反复。有研究指出[2],该病的发生可能与患者的自身免疫系统发生损害或者本身的缺陷有关,临床上传统使用地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但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我科在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中取得一定成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于我科的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所有患儿根据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诊断,病程均超过2个月,患儿皮肤出现大小,形状不一的风团。本次入选病例已排除患有严重肝、肾、心血管、代谢以及自身免疫疾病的患儿。其中对照组年龄1~14岁,平均(7.6±3.5)岁,病程2~24个月,平均(13.2±5.2)个月。治疗组年龄2~15岁,平均(8.3±2.9)岁;病程3~20个月,平均(13.3±5.7)个月。两组患儿在年龄与病程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将120例小儿慢性荨麻疹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地氯雷他定治疗,而治疗组联合应用消风散与地氯雷他定治疗,两组治疗疗程均为一个月,比较两组疗效,记录患儿出现的不良反应与复发情况。

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由先灵葆雅公司生产,J200801)。剂型:2~6岁为糖浆,>6岁为片剂。服药:<2岁,2.5mg(每日1次);2~8岁,5mg(每日1次);>8岁,10mg(每日1次) 。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中药治疗,口服自拟消风散加减治疗。方剂组成:牛蒡子6g,防风6g,苍术9g,荆芥6g,苦参9g,蝉蜕6g,知母6g,生地9g,当归6g,甘草5g,胡麻仁6g,煅石膏(先煎)12g。每剂水煎,分2次服用。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疗效标准》[3]:患者体征与症状的积分下降指数(SSRI)。SSRI=(治疗前体征与症状积分-治疗后体征与症状积分)/治疗前体征与症状积分×100%。

根据SSRI来评判疗效。治愈:患儿痒感消失,且SSRI降低90%以上;显效:患儿痒感明显减轻,且SSRI降低60%~90%;有效:患儿痒感减轻,且SSRI降低20%~60%;无效:患儿痒感无减轻甚至加剧,且SSRI降低不足20%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通过表1可以发现,治疗组的治愈率为40.0%,对照组仅为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与7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复发情况

针对两组患者中治愈的病例进行随访,于停药1个月后统计复发概率。治疗组复发3例(12.5%),而对照组复发5例(8.3%),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不良反应的情况

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8.3%),主要包括嗜睡,口干,恶心和食欲不振,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1.7%),主要包括嗜睡与口干。两组症状大多轻微不需停药处理,两组比较,x2=0.64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荨麻疹是皮肤科十分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据有关研究表明[4-5],约10%左右的患者会转化为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多数患者在病程开始后会以出现瘙痒为主要临床症状,而对于小儿患者来说,更容易因为瘙痒而剧烈搔抓,奇痒难忍,会导致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睡眠。有些患儿也可能会出现腹痛或腹泻,出现心慌等不适,甚至还可能发生急性的发作,症状相比以往加重许多的情况。有关研究表明[6-7],有部分的患者单纯采用低氯雷他定等抗组胺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欠佳,本文结合了中西医的治疗方法对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儿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是皮肤黏膜的多发性过敏性疾病,在儿童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病程不仅较长,且极易反复发作,迁徙难治[8-10]。究其该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主要涉及补体系统、IgE、肥大细胞释放的炎性递质等,也有研究提示可能与花生四烯酸代谢发生障碍有关联[11]。在中医上将慢性荨麻疹归于的“风疹”“瘾疹”的范畴的。基本损害主要包括风团或风邪引起的“游走不定”。有文献指出[12-14],小儿患此病多因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伤及脾胃,湿从风生,充溢肌肤。地氯雷他定作为第二代的H1受体阻断剂,具有对外周H1受体的高选择性,同时能够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减少炎症递质释放,从而抑制粘附分子表达和降低,从而成为了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一线用药。临床上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可以降低复发率的情况。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治愈概率为40.0%,对照组仅为16.7%,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7.0%与70.0%,提示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应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疗效更好。针对两组患者中治愈的病例进行随访,于停药1个月后统计复发概率。治疗组复发3例(12.5%),而对照组复发5例(8.3%),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复发率也更低。此外,治疗组出现不良反应5例(8.3%),主要包括嗜睡,口干,恶心和食欲不振,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7例(11.7%),主要包括嗜睡与口干。两组症状大多轻微不需停药处理,说明两种用药方式在安全性上来说还是可以接受的。

综上所述,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特发性荨麻疹具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袁锦权,卢金海,黄碧梅,等.消风散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32例[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7):1415-1416.

[2] 程颖,丽凤.氯雷他定联合中药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30例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 (35):4568-4569.

[3] 张琦,张利坤,黄文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50例[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57-59.

[4] 陈文彬,王玉颖,郭淑艳.当归饮子加味治疗小儿急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1,29(6):1447-1448.

[5] 李君玲.芪防消瘾汤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52例[J].中医儿科杂志,2012,8(2):34-35.

[6] 赵树芬.中药外洗治疗小儿丘疹性荨麻疹12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2):41-42.

[7]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分会.荨麻疹诊疗指南(2007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7,40(10):591-593.

[8] 刘爱民.慢性荨麻疹中医辨证要点及体会[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7,6(1):39-41.

[9] 苏宁.消风散结合放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J].广西中西药,2011,34(2):26-27.

[10] 谢长才,钟建能,孙建,等.针刺加刺络放血疗法治疗慢性湿疹20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9,41(2):91.

[11] 孔维枝.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1,26(6):749-750.

[12] 黄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研究[J].中医学报,2010,25(5):868-869.

[13] 马建国.消风散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综合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1):115-116.

[14] 曹海育,刘英权.依巴斯汀治疗慢性荨麻疹前后患者组胺含量及血清NO 和TNF-α的水平变化[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100-102.

(收稿日期:2014-01-13)

猜你喜欢

特发性荨麻疹小儿
整体护理在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讨厌的荨麻疹
荨麻疹不仅仅是皮肤病
预防荨麻疹复发 “治”“护”两手抓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专利”吗?
荨麻疹很少是过敏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
容易混淆的两种小儿紫癜